魚去頭尾,切作段,用油炙熟,每段用箬間盛,瓦罐內 泥封。」
《本草綱目》
《釋名》
李時珍曰:魚形如劑物,裂篾之刀,故有諸名。魏武《食 制》謂之「望魚。」
《集解》
李時珍曰:「鱭生江湖中,常以三月始出。狀狹而長,薄 如削木片,亦如長薄尖刀形。細鱗白色,吻上有二硬 鬚,腮下有長鬣如麥芒,腹下有硬角刺,快利若刀。腹 後近尾有短鬣,肉中多細刺。煎炙或作鮓鱐食皆美, 烹煮不如。《淮南子》云:『鮆魚飲而不食,鱣鮪食而不飲』。」 又《異物志》云:「鰽魚,初夏從海中泝流而上,長尺餘,腹」 下如刀,肉中細骨如毛。云是鰽鳥所化,故腹內尚有 《鳥腎》二枚。其鳥色白如鷖,群飛至夏,鳥藏魚出,變化 無疑。然今鱭魚亦自生子,未必盡鳥化也。
肉氣味
甘溫無毒。
孟詵曰:「發疥不可多食。」甯源曰:「助火動痰發疾。」
鮓主治
李時珍曰:「貼痔瘻。」
《附方》
瘻有數孔,用耕。土燒赤,以苦酒浸之,合壁土令熱。 以大鮆鮓展轉染土貼之,每日一次。〈千金方〉
《閩書》
鰶魚
鰶魚如鰣而小,鱗名「青鯽」,又名「青鱗」,以其鱗脊俱青 也。冬月味腴。
江鰶魚三、四月有之,味美,但小而多刺。淡、鹹之間,江 溪之匯泉,人謂之「刺芒。」
《直省志書》
江寧府
《刀鰶》魚出水而死,類鰣魚,頭有長鬣二。漁者言:「鰶魚 最愛鬣,捕用絲網最柔,稍𦊰其鬣,魚輒伏不動,隨網 舉矣。」
招遠縣
鰶魚麥黃時始肥,八月尤美。
《正字通》
《釋鮆》
鮆,此禮切。齊,上聲。《爾雅》:「鮤,鱴刀。」魏武食制謂之望魚, 一名鰽魚,又名鱭魚。春到上側薄類刀,大者曰母鮆, 宜膾。《說文》:鮆,飲而不食刀魚也。九江有之。《長箋》曰:今 江南在在有之。海出者佳而孕子,江出者大而不孕, 湖出者分大小二種,味薄。
鱭魚部藝文一
《水族加恩簿》宋·毛勝
《鱭》名「白圭夫子。」
「令爾白圭夫子」,貌則清臞,材極美俊,宜授《骨鯁》卿。
鱭魚部藝文二〈詩〉
《走筆謝王去非遺餽江鱭》宋·劉宰
「環坐正無悰,駢頭得嘉饋。鮮明訝銀尺,廉纖非蠆尾。 肩聳乍驚雷,腮紅新出水。芼以薑桂椒,未熟香浮鼻。 河豚愧有毒,江鱸慚寡味。更咨座上客,送歸煩玉指。 飣餖雜青紅,百巧出刀匕。翩翩鶴來翔,粲粲花呈媚。 頗疑壺中景,髣髴具盤底。又疑三神山,幻化出人世。 更於屬饜餘,想像無窮意。知君束裝冗,不敢折簡致。」 厚賜何可忘,因筆聊舉似。
鱭魚部雜錄
《異苑》「蝴蝶變作鮆。」
《輟耕錄》:「鱭魚子名螳螂子,松江之上海,杭州之海寧, 人皆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