盪浦搖江
吳人於港浦間用篙引小舟沉鐵腳網以取之,謂之 「盪浦。」於江側相對,引兩舟中間施網,搖小舟徐行,謂 之「搖江。」〈上接斷下接于陂塘〉
《通志》
蟹
蟹之類多,而螃蟹為勝。又有蟛螖。蠘蟛螖,吳人語訛 為蟛𧑅,南人謂之「林禽」,可食,作�尤佳,小者名「擁劍」, 一名「桀步」,一名「執火」,此三種皆如小蟹而蝤。蛑一名 蟳,大者徑尺,小者如螃蟹大,兩螯至強,故云「能與虎 鬥。」蠘如升大,頗似蝤蛑而殼銳。
《蠡海集》
庶物類
蝦與蟹,堅在外,《離》象也。熟之而色歸赤,離中含陰,陰 中虛不生,故蝦蟹之子皆在腹外。
《中饋錄》
蟹生
蟹生用:生蟹剁碎,以麻油先熬熟冷,并草果、茴香、砂 仁、花椒末、水薑、胡椒俱為末,再加蔥、鹽、醋共十味,入 蟹內拌勻,即時可食。
醉蟹
醉蟹用香油入醬油內亦可,久留不沙。糟醋、酒醬各 一碗,蟹多加鹽一碟。又法,用酒七碗,醋三碗,鹽二碗, 醉蟹亦妙。
《埤雅》
蟹
蟹,水蟲,殼堅而脆,團臍者牝,尖者牡也。八月腹內有 芒,真稻芒也。未被霜食之有毒,外骨內肉旁行,故今 里語謂之螃蟹。《梓人注》云:「卻行,螟屬,仄行,蟹屬」是也。 《易》曰:「離為蟹。」言卦體外剛內柔,而性又大躁,故為蟹 也。螯蓋蟹首,二鉗如鉞者,今蟹皆八跪二螯,螯蓋其 兵也,所以自衛。《神農本草》以為蟹性敗,漆燒之致鼠。 蟹性走明,漆見之而輒解,名之曰蟹,一似出于此。《淮 南子》曰:「漆見蟹而不乾」,此類之不可推者也。一曰:蟹 解殼,故曰蟹。《禮》曰:「蠶則績而蟹有匡,范則冠而蟬有 緌,兄則死而子皋為之衰。」言蟹甲象匡。其衰之不為 兄死,猶蟹之有匡,豈為蠶之績也哉?《造化權輿》曰:「龍 易骨,蛇易皮,麋鹿易角,蟹易螯。折其」螯,足隨後更生。 蟹類甚多,若蝤蛑、擁劍、蟛螖、蟛蜞之類,凡十數種。蝤 蛑大者長尺餘,兩螯至強。擁劍一名「桀步」,豈非以其 橫行,故謂之桀步歟。一螯極小,以大者鬥,小者食。蟛 蜞有毛,海人亦食之。
《爾雅翼》
蟹
蟹八跪而二螯八,足折而容俯,故謂之跪。兩螯踞而 容仰,故謂之敖。字從解者,以隨潮解甲也。殼上多作 十二點深臙脂色,如鯉之三十六鱗,其腹中虛實亦 應月。《淮南子》曰:蛤蟹珠龜,與月盛衰。以臍大小為雄 雌。雄曰蜋螘,雌曰愽帶。其種類甚多,擁劍,一螯大,一 螯小。以大者鬥,小者食。其大而有虎斑文,隨波湮淪 者名「虎蟳。」小如蟛蜞,殼白。見潮欲來出穴,舉螯迎之 者名「招潮。」隨潮退殼,潮退徐行泥中者名「攤塗。」在蠣 殼中為蠣取食者名「蠣奴。」又有蟛蜞、倚望、竭朴、沙狗、 蘆虎之屬,大抵皆蟹之族。蟹始穴于沮洳,秋冬之交, 稻熟時必大出,各執一穗以朝其魁,然後從其所之, 晝夜觱沸,望江而奔。既入於江,則形質大于舊。自江 復趨海,如赴江之狀,入海益大,海人亦異其稱謂矣。 《春秋外傳》曰:「吳稻蟹不遺種。」《月令》亦曰:「介蟲敗穀。」然 則持稻穗是其常。惟至于敗穀與不遺種,然後為異。 漁人取者,即江與海之道,緯蕭承流而障之,竭朴大 于蟛螖,黑斑有文章,以大螯障目,屈小螯食沙狗蘆 虎。似蟛螖,數丸似蟛蜞,皆南海之物也。今岳陽蟹大 而殼少軟,漁者得之以為厭。故諺曰:「網中得蟹,無魚 可賣。」近歲如珍食之。《周書》:王會「海陽大蟹。」《禮》「庖人共 祭祀之好羞。」註謂若荊州之䱹魚,青州之蟹胥。《考工 記》:仄行蟹屬。
蛣〈按蛣實海鏡別名此條自宜入海鏡部中然恃蟹為命則蟹部亦不容略此條故兩載之〉
「蛣蚌也。長一寸,廣二分,大者長二三寸,腹中有蟹子 如榆莢,合體共生,時出取食,復入殼中。一名𧑀蛣。」《江 賦》曰:「𧑀蛣腹蟹,水母目蝦。」微物之相為用有如此者, 何必囓甘之獸,迭望之民乎?《抱朴子》曰:「伐木而寄生, 枯芟草而兔絲萎。川蟹不歸而蛣敗,桑木見斷而蠹 殄。」然則蛣蓋恃蟹以為命,不可一日無也。漢會稽鄞 「縣有蛣埼,亭埼,曲岸也。中多此物,故以為名。」然《南越 志》稱:「蟹子合體共生,俱為蛣取食」,似是二蟹。而顏師 古以為有一小蟹在腹中,則為不同。《海物異名記》謂 此為蠣奴。又《北戶錄》稱:「海上有小蟹,大如錢,腹下又 有小蟹,附之如榆莢,名曰蟹奴。」然則附蛣者名蠣奴, 附蟹者名蟹奴,皆附物而為之役,故以奴名之。段成 式又言:「寄居蟲,殼似蝸,一頭小蟹,一頭螺蛤也。寄在 殼間,常候螺開出食,螺欲合,遽入殼中,則小蟹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