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9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中央也。

螣蛇

「螣蛇,龍類,有鱗無足,能興雲霧而遊其中,其行千里, 因風而化。」《淮南子》曰:「蛟龍伏寢於淵,而卵剖於陵。螣 蛇雄鳴于上風,雌鳴于下風,而化成形,精之至也。」甘 戊曰:「螣蛇遊于霧露,乘于風雨而行,非千里不止。然 則暮託宿鰌鱣之穴,所以然者何也?用心不一也。」二 說不同,蓋《淮南子》說其風化之時,則其感至精。《甘戊》 言其乘游之時,則用心不一,各有所主。今卜筮者得 螣蛇,輒以為疑滯不決,蓋亦足以見螣蛇之趣操云。 又《淮南子》稱上古聖人,服駕應龍,驂青虯,前白螭,後 奔蛇,說者以為奔蛇即螣螣龍,皆瑞應之物,乃知前 古蓋嘗為用矣。郭氏所注《淮南》云:「螣蛇者蟒」,蓋奔字 之誤。亦有時以蛻,故仲長統詩云:「飛鳥遺跡,蟬蛻亡 殼;螣蛇棄鱗,神龍喪角。」是也。

巴蛇

巴者,食象之蛇,其字象蜿蜒之形,其長千尋,青黃赤 黑。《海內南經》曰:「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 無心腹之疾。」言取所出象骨而佩服之。今常蛇啖一 鼃,輒疈塞宛轉,尋即脫裂,而巴乃獨吞象,逮三歲,始 出其骨。巨細之不同蓋如此。其出骨當亦自鱗甲中, 不須復蛻也。《天問》曰:「靈蛇吞象,厥大何如?」古稱堯使 羿斷修蛇於洞庭,許叔重以為修蛇,大蛇吞象之類。 洞庭,南方澤名,近巴陵。說巴陵者以為巴蛇之死,其 骨為陵。此地至今往往多大蛇,豈其種裔耶?按:今岳 陽郡獄之側,巍然而高,草木翳鬱者,人指以為巴蛇 積骨之處。城外嘗有巴蛇廟,已而廢。又有象骨山,以 為象暴骨之所。其旁有湖曰象湖。

《輟耕錄》

骨咄犀

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蓋以毒攻毒也, 故曰蠱毒犀。《唐書》有古都國,必其地所產,今人訛為 骨咄耳。

《海槎餘錄》

蚺蛇

蚺蛇產于山中,其皮中州市為縵,樂器之用。其膽為 外科治瘡瘇之珍藥,然亦肝內小者為佳。此地兼產 山馬,其狀如鹿,特大而能作聲,尾更板闊,與鹿稍異。 蚺蛇嘗捕吞之,從后腳而入,雖角實大,二倍于鹿,毒 氣呵及,即時解脫。初吞時亦不能轉動,略向水次伸 舒,消盡無餘矣。途人卒然相值,雖持木棍,亦將無施 「解事者執指大蛇皮木在手,一揮即止。」可見物貴得 其制,不在操利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