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0 (1700-1725).djvu/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擔生,長而吞噬人,里中患之,遂捕繫獄。擔生負而奔,

邑淪為湖,縣長及吏咸為魚矣。」

《後漢書。安帝本紀》:「帝,肅宗孫也。父清河孝王慶。帝自 在邸第,有赤蛇盤於床笫之間。」

《解奴辜傳》:「章帝時,有壽光侯者,能劾百鬼眾魅,令自 縛見形。其鄉人有婦為魅所病,侯為劾之,得大蛇數 丈,死於門外。又有神樹,人止者輒死,鳥過者必墜。侯 復劾之,樹盛夏枯落,見大蛇長七八丈,懸死其間。」 應劭《風俗通》:「予之祖父郴為汲令,以夏至日詣見主 簿杜宣賜酒,時北壁有懸赤弩,照於杯,影如蛇,宣畏 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 用羸露,攻治萬端,不為愈。後郴因事過至宣家,闚視, 問其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聽事,思惟良久,顧 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待徐扶輦載宣 於故處設酒。杯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 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

《後漢書竇武傳》:「武母產武,而并產一蛇,送之林中。後 母卒,及葬未窆,有大蛇自榛草而出,徑至喪所,以頭 擊柩,涕血皆流,俯仰蛣屈,若哀泣之容,有頃而去。時 人知為竇氏之祥。」

《方術傳》:許曼者,祖父峻,字季山,善卜占之術。曼少傳 峻學。桓帝時,隴西太守馮緄始拜郡,開綬笥,有兩赤 蛇分南北走,緄令曼筮之,卦成,曼曰:「三歲之後,君當 為邊將,官有東名,當東北行,三千里。」復。五年,更為大 將軍南征。延熹元年,緄出為遼東太守,討鮮卑。至五 年,復拜車騎將軍,擊武陵蠻賊,皆如占。

《搜神記》:漢桓帝即位,有大蛇見德陽殿上,洛陽市令 淳于翼曰:「蛇有鱗,甲兵之象也。見於省中,將有椒房 大臣,受甲兵之象也。」乃棄官遁去。到延熹二年,誅大 將軍梁冀,捕治家屬,揚兵京師也。

《後漢書謝弼傳》:弼除郎中時,青蛇見前殿,大風拔木, 詔公卿以下陳得失。弼上封事曰:「臣聞和氣應於有 德,妖氣生乎失政。上天告譴,則王者思其愆,政道或 虧,則姦臣當其罰。夫蛇者,陰氣所生,鱗者,甲兵之符 也。《洪範傳》曰:『厥極弱,時則有蛇龍之孽』。又熒惑守亢, 裴回不去,法有近臣謀亂,發於左右,不知陛下所與 從容帷幄之內,親信者為誰?宜急斥黜,以消天戒。」 《五行志》:「熹平元年四月甲午,青蛇見御坐上。」是時靈 帝委任宦者,王室微弱。按《張奐傳》:「建寧二年夏,青 蛇見御坐軒前。奐上疏,陳蕃、竇武未被明宥,妖眚之 來,皆為此也。」《敦煌實錄》曰:「蛇長六尺,夜於御前當軒 而見。」

《神仙傳》:壺公者,不知其姓名也。費長房詣公,公乃留 房於群虎中,虎磨牙張口欲噬房,房不懼。明日又內 於石室中,頭上有一方石,廣數丈,以茅綯懸之。又諸 蛇來嚙繩,繩即欲斷,而長房自若。公至,撫之曰:「子可 教矣。」

《後漢書華佗傳》:「佗嘗行道,見有病咽塞者,因語之曰: 『向來道隅有賣餅人,蓱虀甚酸,可取三升飲之,病自 當去』。即如佗言,立吐一蛇,乃懸於車而候佗。時佗小 兒戲於門中,逆見,自相謂曰:『客車邊有物,必是逢我 翁也』。及客進,顧視壁北懸蛇以十數,乃知其奇。」 《搜神記》:「沛國華佗,字元化,一名旉。瑯邪劉勳為河內 太守」,有女年幾二十,苦腳,左膝裏有瘡,癢而不痛,瘡 愈數十日復發,如此七八年。迎佗使視,佗曰:「是易治 之。當得稻糠黃色犬一頭,好馬二匹。」以繩擊犬頸,使 走馬牽犬,馬極輒易。計馬走三十餘里,犬不能行,復 令步人拖曳,計向五十里。乃以藥飲女,女即安臥不 知人,因取大刀斷犬腹,近後腳之前,以所斷之處,向 瘡口令二三寸,停之須臾,若有蛇者從瘡中出,便以 鐵椎橫貫蛇頭,蛇在皮中動搖良久,須臾不動,乃牽 出,長三尺許,純是蛇,但有眼處而無瞳子,又逆鱗耳, 以膏散著瘡中,七日愈。

《瑯嬛記》:甄后既入魏宮,宮庭有一綠蛇,口中恆有赤 珠,若梧子大,不傷人。人欲害之,則不見矣。每日后梳 粧,則盤結一髻形於后,前后異之,因效而為髻,巧奪 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號為「靈蛇髻。」宮人擬之,十不 得一二也。

《拾遺記》:張承之母孫氏,懷承之時,乘輕舟遊於江浦 之際,忽有白蛇長三尺,騰入舟中,母祝曰:「若為吉祥, 勿毒噬我。」縈而將還,置諸房內,一宿視之,不復見蛇, 嗟而惜之,鄰中相謂曰:昨見張家有一白鶴聳翮入 雲,以告,承母使筮之,筮者曰:「此吉祥也,蛇鶴延年之 物,從室入雲,自下升高之象。」昔吳王闔閭葬其妹,殉 以美女,珍寶異劍,窮江南之富。未及十年,雕雲覆於 溪谷,美女游於冢上,白鶴翔於林中,白虎嘯於山側, 皆是昔時之精靈,今出于世,當使子孫位超臣極,擅 名江表。若生子,可以名曰「白鶴。」及承生位至丞相,為 輔吳將軍,年踰九十,蛇鶴之祥也。

《廣州記》:「晉興郡蚺蛇嶺去路側五十里,忽有一物,大 百圍,長數十丈,行者過視,則往而不返,積年如此,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