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2 (1700-1725).djvu/6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者化而成。但言補之以辛甘溫熱及氣味之薄者,即 助春夏之升浮,便是瀉秋冬收藏之藥也。在人之身, 肝心是矣。但言補之以酸苦鹹寒及氣味之厚者,即」 助秋冬之降沈,便是瀉春夏生長之藥也。在人之身, 肺腎是矣。淡味之藥,滲即為升,泄即為降,佐使諸藥 者也。用藥者循此則生,逆此則死,縱令不死,亦危困 矣。

王好古曰:「升而使之降,須知抑也;沈而使之浮,須知 載也。辛,散也,而行之也橫;甘,發也,而行之也上;苦,泄 也,而行之也下;酸,收也,其性縮;鹹,耎也,其性舒。其不 同如此。鼓掌成聲,沃火成沸,二物相合,象在其間矣。」 五味相制,四氣相和,其變可輕用哉?《本草》不言淡味 涼氣,亦缺文也。

味薄者升, 甘平,辛平,辛微溫,微苦平之藥是也; 氣薄者降, 甘寒,甘涼,甘淡,寒涼,酸溫,酸平,鹹平之 藥是也。

氣厚者浮, 甘熱、辛熱之藥是也。

味厚者沈, 苦寒,鹹寒之藥是也。

《氣味平》者,兼四氣四味: 甘平、甘溫、甘涼、甘辛平,甘 微、苦平之藥是也。

李時珍曰:「酸鹹無升,甘辛無降,寒無浮,熱無沈,其性 然也。而升者引之以鹹寒,則沈而直達下焦;沈者引 之以酒,則浮而上至顛頂。此非窺天地之奧,而達造 化之權者,不能至此。一物之中,有根升稍降,生升熟 降,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四時用藥例》

李時珍曰:《經》云:「必先歲氣,毋伐天和。」又曰:「升降浮沈 則順之,寒熱溫涼則逆之。故春月宜加辛溫之藥,薄 荷、荊芥之類,以順春升之氣;夏月宜加辛熱之藥,香 薷、生薑之類,以順夏浮之氣;長夏宜加甘苦辛溫之 藥,人參、白朮、蒼朮、黃蘗之類,以順化成之氣。秋月宜 加酸溫之藥,芍藥、烏梅之類,以順秋降之氣;冬月宜」 加苦寒之藥,黃芩、知母之類,以順冬沈之氣,所謂順 時氣而養天和也。《經》又云:「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夏 省苦增辛,以養肺氣;長夏省甘增鹹,以養腎氣;秋省 辛增酸,以養肺氣;冬省鹹增苦,以養腎氣。」此則既不 伐天和,而又防其太過,所以體天地之大德也。昧者 捨本從標,春用辛熱以伐木,夏用鹹寒以抑火,秋用 苦溫以泄金,冬用辛熱以涸水,謂之時藥。殊背《素問》 逆順之理,以夏月伏陰,冬月伏陽,推之可知矣。雖然 月有四時,日有四時,或春得秋病,夏得冬病,神而明 之,機而行之,變通權宜,又不可泥一也。

王好古曰:「四時總以芍藥為脾劑,蒼朮為胃劑,柴胡 為時劑,十一臟皆取決于少陽,為發生之始故也。凡 用純寒純熱之藥,及寒熱相雜,並宜用甘草以調和 之。惟中滿者,禁用甘爾。」

《五運六淫用藥式》

厥陰司天。巳亥年風淫所勝,平以辛涼,佐以甘苦,以甘 緩之,以酸瀉之。

王注云。「厥陰氣未為盛熱。故以涼藥平之。」

清反勝之,治以酸溫,佐以甘苦。

少陰司天。子午年熱淫所勝,平以鹹寒,佐以苦甘,以酸 收之。

寒反勝之,治以甘溫,佐以苦酸辛,

太陰司天。丑未年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 燥之,以淡泄之。

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

身半以上,濕氣有餘,火氣復鬱,則宜解表流汗而袪之也。

熱反勝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

少陽司天。子午年火淫所勝,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 收之,以苦發之,以酸復之。子午二字當作寅申

熱氣已退,時發動者,是為心虛,氣散不斂,以酸收之,仍兼寒助,乃能除根。熱見太甚,則以苦發之;汗已便涼,是邪氣盡;汗已猶熱,是邪未盡,則以酸收之。已汗又熱,又汗復熱,是臟虛也,則補其心可也。

寒反勝之,治以甘熱,佐以苦辛,

陽明司天。卯酉年燥淫所勝,平以苦溫,佐以酸辛,以苦 下之。

制燥之法,以苦溫,宜下必以苦,宜補必以酸,宜瀉必以辛。

熱反勝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

太陽司天。辰戌年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佐以甘苦,以鹹 瀉之。

熱反勝之,治以鹹冷,佐以苦辛。

厥陰在泉。寅申年風淫于內,治以辛涼,佐以苦,以甘緩 之,以辛散之。

風喜溫而惡清,故以辛涼勝之,以苦隨所利也。木苦急,以甘緩之。「木苦抑」 ,以辛散之。

清反勝之,治以酸溫,佐以苦甘,以辛平之。

少陰在泉。卯酉年熱淫于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