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6 (1700-1725).djvu/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汁煮粥長食,令人肥白身香。」

陳日華曰:「調中,益五臟,止霍亂、嘔吐、反胃,補虛勞,肥 健人,利大小便,破癥結,消五膈,消痰止嗽,潤心肺。」 寇宗奭曰:「治肺氣喘急。」

李時珍曰:「治風順氣,利膈寬腸,解魚蟹毒。」

發明

陶弘景曰:「蘇子下氣。與橘皮相宜。」

李時珍曰:「蘇子與葉同功。發散風氣,宜用葉;清利上 下,則宜用子也。」

附方

感寒上氣:「蘇葉三兩,橘皮四兩,酒四升,煮一升半,分 再服。」肘後方

傷寒氣喘不止:用赤蘇一把,水三升,煮一升,稍稍飲 之。肘後方

勞復食復欲死者:蘇葉煮汁二升飲之。亦可入生薑、 豆豉同煮飲。肘後方

卒啘不止:香蘇濃煮,頓服三升良。千金方 霍亂脹滿,未得吐下:用生蘇擣汁飲之佳。乾蘇煮汁 亦可。肘後方

諸失血病:紫蘇不限多少,入大鍋內水煎令乾,去滓 熬膏,以炒熟赤豆為末,和丸梧子大,每酒下三五十 丸,常服之。斗門方

金瘡出血不止,以嫩紫蘇葉、桑葉同擣貼之。永類鈐方 攧撲傷損,紫蘇擣傅之,瘡口自合。談埜翁試驗方 傷損血出不止,以陳紫蘇葉,蘸所出血挼爛傅之。血 不作膿,且愈後無瘢,甚妙也。永類鈐方

風狗咬傷:「紫蘇葉嚼傅之。」千金方

蛇虺傷人,紫蘇葉擣傅之。千金方

食蟹中毒:「紫蘇煮汁,飲二升。」金匱要略

飛絲入目,令人舌上生泡,用紫蘇葉嚼爛,白湯嚥之。 危氏得效方

乳癰腫痛:紫蘇煎湯頻服,并搗封之。海上仙方 欬逆短氣:紫蘇莖葉二錢,人參一錢,水一鍾,煎服。普濟 順氣利腸:紫蘇子、麻子仁等分,研爛,水濾取汁,同米 煮粥食之。濟生方

治風順氣,利腸寬中用「紫蘇子一升微炒杵,以生絹 袋盛,於三斗清酒中浸三宿,少炒飲之。」聖惠方 一切冷氣:「紫蘇子、高良薑、橘皮等分,蜜丸梧子大。」每 服十丸,空心酒下。藥性論

風濕腳氣:方同上。

風寒濕痹,四肢攣急,腳腫不可踐地:用紫蘇子二兩, 杵碎,以水三升,研取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蔥、椒、薑、 豉食之。聖惠方

消渴變水服此,令水從小便出。用紫蘇子炒三兩、蘿 蔔子炒三兩為末。每服二錢,桑根白皮煎湯服,日三 次。聖濟總錄

夢中失精:蘇子一升,熬杵研末,酒服方寸匕,日再服。 外臺祕要

食蟹中毒:「紫蘇子煮汁飲之。」金匱要略

上氣欬逆:紫蘇子入水研,濾汁同粳米煮粥食。簡便方

水蘇釋名

李時珍曰:此草似蘇而好,生水旁,故名水蘇。其葉辛 香,可以煮雞,故有龍腦、香蘇、雞蘇諸名。芥蒩芥苴當 作「芥蘇」,乃是一名而誤錄耳,亦因味辛如芥,故名。宋 惠民《和劑局方》有龍腦薄荷丸,專治血病。元吳瑞《日 用本草》謂即水蘇,必有所據也。周憲王《救荒本草》言 薄荷即雞蘇,以生東平龍腦岡者為良,故名。陳嘉謨 《本草》蒙筌以薄荷種於蘇州府學。地名龍腦者,得名 俱不同,何哉?

集解

《別錄》曰:「水蘇,生九真池澤,七月采。」

陶弘景曰:「方藥不用莫能識,九真遼遠,亦無能訪之。」 蘇恭曰:「此蘇生下澤水側,苗似旋復,兩葉相當,大香 馥青。齊河間人名為水蘇,江左名為薺薴。吳會謂之 雞蘇,而陶氏更於菜部出雞蘇,誤矣。」

韓保昇曰:「葉似白薇,兩葉相當。花生節間,紫白色,味 辛而香。六月采莖葉,日乾。」

《蘇頌》曰:水蘇處處有之,多生水岸旁,南人多以作菜, 江北甚多,而人不取食。又江左人謂雞蘇、水蘇是兩 種。陳藏器謂薺薴自是一物,非水蘇。水蘇葉有鴈齒, 氣香而辛;薺薴葉上有毛,稍長,氣臭也。又茵蔯注云: 「江南所用茵蔯,莖葉都似家茵蔯而大,高三、四尺,氣 極芬香,味甘辛,俗名龍腦薄荷。」

寇宗奭曰:「水蘇氣味,與紫蘇不同,辛而不和,然狀一 如蘇,但面不紫,及周圍槎牙如鴈齒耳。」

吳瑞曰:「水蘇即雞蘇」,俗呼為「龍腦薄荷。」

李時珍曰:「水蘇、薺薴,一類二種耳。水蘇氣香,薺薴氣 臭為異。」水蘇三月生苗,方莖中虛,葉似蘇葉而微長, 密齒面皺,色青,對節生,氣甚辛烈。六、七月開花成穗 如蘇穗,水紅色,穗中有細子,狀如荊芥子。可種易生, 宿根亦自生沃地者,苗高四、五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