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
蒲部雜錄
《詩經小雅魚藻》:「魚在在藻,依于其蒲。」
《儀禮公食大夫禮》:「宰夫自東房薦豆六,設于醬東,西 上,韭葅以東,醓醢。」昌本。〈注〉《昌本》,昌,蒲本,菹也。
《左傳·晏子》曰:「澤之萑蒲,舟鮫守之。」
《詩》含神霧,「菖蒲益聰,茱萸耐老。」
《孝經援神契》:「椒薑御濕,菖蒲益聰,巨勝延年,威喜辟 兵。」此皆上聖之至言,方術之實錄也。
《淮南子》:「昌羊去蚤虱而來蛉窮。」〈注〉昌羊、菖蒲。
《史記索隱》:「蒲是草之美者,故《禮》有蒲璧。」
盧毓《冀州論》:「常山為林,大陸為澤,蒹葭蒲葦,雲母御 席,地產不為無珍也。」
《癸辛雜識》:「菖蒲花候結子老收之。至梅月用米飲同 子嚼碎,噴在大炭上,則自然生苗,極細可愛,然止是 虎鬚耳。昌化有此苗。」
繼古藂編周益公校正《文苑英華序》云:「以堯韭對舜 華」,非一。《本草注》安知其為菖蒲?按梁元帝《元覽賦》曰: 「金鹽玉豉,堯韭舜華」,論此也。余讀他書,亦有用者,如 顏聚載梁太子賚河南菜啟,則云「堯韭未儔,姬歜非 喻」,又以堯韭對姬歜矣。固曰堯韭本於本草,而不知 所以名之之義。後見《典術》曰:「聖王之仁,功濟天下者, 堯也。天星降精於庭為韭,感百陰為菖蒲焉。」今菖蒲 是也。
《元亭涉筆》:「堯韭,菖蒲也,見《呂覽》。」
《三柳軒雜識》:「菖蒲花為隱客」
《澄懷錄》:「山齋之用采蒲花如柳絮者,熟鞭貯以方青。」 作坐褥或臥褥。春則暴收,甚溫,燠木棉不及也。
蒲部外編
《拾遺記》:周穆王時,西王母來,敷碧蒲之席,黃莞之薦。 《洞冥記》:帝起俯月臺眺月,亦曰眺蟾臺。酌雲菹酒,菹 以元草、黑蕨、金蒲、甜蓼。
《神仙傳》:王興者,陽城人也,居壺谷中,乃凡民也,不知 書,無學道意。漢武上嵩山,登大愚石室,起道宮,使董 仲舒、東方朔等齋潔思神。至夜忽見有仙人長二丈, 耳出頭顛,垂下至肩。武帝禮而問之,仙人曰:「吾九嶷 之神也,聞中岳石上菖蒲一寸九節,可以服之長生, 故來採耳。」忽然失神人所在。帝顧侍臣曰:「彼非復學 道服食者,必中岳之神以喻朕耳。」為之採菖蒲服之。 經二年,帝覺悶不快,遂止。時從官多服,然莫能持久, 唯王興聞仙人教武帝服菖蒲,乃採。服之不息,遂得 長生。鄰里老少皆云世世見之,竟不知所之。
《十洲記》:「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萬里。 上有風生獸,似豹,青色,大如狸。張網取之,積薪數車 以燒之,薪盡而獸不然,灰中而立,毛亦不燋,斫刺不 入,打之如灰囊,以鐵鎚鍛其頭數十下乃死,而張口 向風,須臾復活。以石上菖蒲塞其鼻即死。取其腦和 菊花服之,盡十斤,得壽五百年。」
《列仙傳》:「商丘予胥者,高邑人也,好牧豕吹竽,年七十 不取婦,邑人怪之,從受道,問其要,言但食木菖蒲根 水,不饑不老如此。傳世見之三百餘年,貴戚富屋聞 之,取而服之,不能終歲輒止,謂將復有匿術也。」 《番禺雜記》:「菖蒲澗,昔刺史陸引之所開也,至今重之。 每旦輒傾州連汲,以充日用。咸安中,姚成甫常採菊 澗側」,遇一丈夫,謂成甫曰:「此澗菖蒲,昔安期生所餌, 可以忘老。」於是迴翔俯仰,倏然不知所終,蓋仙者焉。 《幽明錄》:河東常有醜奴,將一小兒湖邊拔蒲,暮宿空 田舍中。時日向暝,見一少女,姿容極美,乘小船載蓴 逕前投醜奴舍寄住。因臥覺有臊氣,女已知人意,便 求出戶,變而為獺。
莫部彙考
釋名
莫。〈詩經〉 酸迷。〈詩疏〉
乾絳。〈詩疏〉
圖缺
《詩經》。
魏風汾沮洳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正義〉莫:《陸璣疏》云:「莫,莖大如箸,赤節,節一葉似柳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