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9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別,惟《武陵記》云:「四角三角曰芰,兩角曰菱,其花紫色, 晝合宵炕,隨月轉移,猶葵之隨日也。」群說鏡謂之蔆 花,以其面平,光影所成如此。庾信《鏡賦》云:「照壁而蔆 花自生」是也。諸盜朱書句疑有誤

《羅願爾雅翼》

《䔖》

䔖生水中,實兩角或四角,一名芰。古者加籩之實,䔖 芡栗脯。䔖芡栗脯再言之者,兩設之盛禮乃用焉。楚 令尹屈到嗜芰,且死,以為屬,及祥將薦,而屈建去之。 其說引《祭典》:君大夫士庶人有牛羊豚犬魚炙之羞, 籩豆脯醢則上下共之,不羞,珍異不陳,庶侈於是乎 有羊饋而無芰薦。君子曰「違而道。」蓋籩豆脯醢雖上 下所共,然以多少為差,則珍異庶侈者,非大夫所宜。 昔者季武子聘晉,晉侯享之,有加籩,辭曰:「寡君猶不 敢請。」徹加而後卒事,則非屈到所宜薦明矣。芰以為 加籩則為貴者所珍,用以接糧,則為賤者所食。朱厲 附事莒穆公,不見識焉。冬處於山林,食杼栗;夏處洲 澤,食蔆藕,以愧穆公。菱葉覆被水上,「其花黃白色,其 實餌之可以斷穀。古者洲澤之利,與民共之。吳楚風 俗,當菱熟時,士女相與采之,故有《采菱之歌》以相和, 為繁華流蕩之極。」《招魂》云:「『涉江采菱發《陽阿》』。《陽阿》者, 采菱之曲也。」《淮南》曰:「欲學謳者,必先徵羽。樂風欲美 和者,必先始於陽阿采菱。」許叔重曰:「《陽阿采菱》,樂曲 之和。一曰《陽阿》,古之」名俳善和者。蓋采菱者眾所共, 故取節奏宜和為曲,以與眾樂之。《風俗通》曰:「殿堂象 東井形,刻為荷菱,荷菱皆水物,所以厭火也。」又昔人 取菱花六觚之象以為鏡。《離騷》曰:「製芰荷以為衣兮, 集芙蓉以為裳。」蓋芰葉雜遝,荷葉博大,有為衣之象, 而芙蓉若可緝者也。古者士服元衣纁裳,屈原恐進 而遇禍,故退修初服,初服則士服耳。芰荷,綠色,有元 之象;芙蓉朱色,似纁故反。《離騷》曰:「矜芰荷之綠衣,被 芙蓉之朱裳也。」原之始而結茝貫薜也已,曰「願依彭 咸之遺。」則然此佩之小者,又皆陸草。衣者,身之章也, 用以自表而皆取小物焉,則其從彭咸也審矣。彭咸, 商之介士,不得其志,投江而死者也。至王褒《九懷》云: 「紅采兮騂衣。翠縹兮為裳。」則與此取象不類。《子虛賦》 外發「夫容陵華。」《說文》。「楚謂之芰。秦謂之薢茩。」

《謝翱楚辭芳草譜》

《䔖》

䔖生水中,實兩角或四角,一名芰。《離騷》曰:「製芰荷以 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蓋芰葉雜遝,荷葉博大,有為 衣之象,而芙蓉若可緝者也。

《王世懋瓜蔬疏》

《菱》

菱即芰也,而多種,有紅、有綠,有深水,有淺水,有角、有 腰。而產於郡城者曰「哥窯蕩」,產於崑山者曰「婁縣」,皆 佳甚須其種種之。

《徐光啟農政全書》

《菱》

種法:重陽後收老菱角,用籃盛浸河水內,待二三月 發芽,隨水淺深,長約三四尺許,用竹一根,削作火通 口樣,箝住老菱,插入水底。若澆糞,用大竹打通節注 之。

王禎曰:「生食性冷,煮熟為佳。蒸作粉,蜜和食之尤美。 江淮及山東曝其實以為米,可以當糧,猶以橡為資 也。」

元扈先生曰:「莖之嫩者,亦可為菜茹。」

救饑

採菱角鮮大者,去殼生食。殼老及雜小者,煮熟食之。 或曬其實,火燔以為米,充糧作粉,極白潤,宜人。服食 家蒸曝蜜和餌之,斷穀長生。又云:「多食臟冷,損陽氣 痿,莖腹脹滿,可暖薑酒飲之,或含吳茱萸,嚥津液,即 消。」

《本草綱目》

芰實釋名

李時珍曰:「其葉支散,故字從支。其角稜峭,故謂之蔆, 而俗呼為蔆角也。」昔人多不分別,惟王安貧《武陵記》 以三角、四角者為芰,兩角者為蔆。《左傳》:「屈到嗜芰」,即 此物也。《爾雅》謂之蕨攗。又許慎《說文》云:「蔆,楚謂之芰, 秦謂之薢茩。」楊氏《丹鉛錄》以芰為雞頭,《離騷》「緝芰荷 以為衣」,言蔆葉不可緝衣,皆誤矣。按《爾雅》薢茩乃決 明之名,非蕨攗也。又《埤雅》:「芰荷」,乃藕上出水生花之 莖,非雞頭也。與蔆同名異物。許、楊二氏失於詳考,故 正之。

集解

陶弘景曰:「芰實,廬江間最多,皆取火燔以為米充糧, 今多蒸暴食之。」

《蘇頌》曰:「蔆處處有之。葉浮水上,花黃白色,花落而實 生,漸向水中乃熟。實有二種,一種四角,一種兩角。兩 角中又有嫩皮而紫色者,謂之浮蔆,食之尤美。江淮 及山東人暴其實,以為米代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