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所不知為問。《兵法》曰:「其節短。」故此以誕節譏切衛 伯。又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葛所以為絺 綌。」言事雖小,一日不見于君,憂及于讒矣。又曰:「綿綿 葛藟,在河之滸。」河滸為水所盪,危地矣。然潤澤葛藟 而生之,則亦所以自固。今王棄其九族,則曾是之不 如也。瓜葛皆延蔓相及,故屬綿遠者,取譬瓜葛。又曰: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言葛生高而蒙楚,蘞生卑,蔓于 野,各繫所遇,猶之婦人外成于夫,榮悴隨焉,所以一 心乎君子。語曰:「嫁雞與之飛,嫁狗與之走。」此之謂也。 《左傳》曰:「葛藟猶能庇其根本。」
《羅願爾雅翼》
葛
葛,絺綌草也。《國風》曰:「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惟葉莫莫, 是刈是濩。」又曰:「葛生蒙楚,蘞蔓于野。旄丘之葛兮,何 誕之節兮。」葛生山澤閒,其蔓延,盛者牽其首以至根, 可二十步。《釋丘》云:「前高後下曰旄丘。旄丘之葛,其節 誕闊。」此言雖同根一體,然相去差遠,其緩急不相應 也。故曰:「叔兮伯兮,何多日也。」黎之望於衛,亦如此矣。 《吳郡賦》:「蕉葛升越。弱於羅紈。」《禹貢卉服》注云。草服葛。 越葛花藤。皆可醒酒。去酒毒。
漢·《江都王建傳》云:「繇王閩侯,遺建荃葛。」 注云:「荃,細布也。字本作絟葛,今之葛布也。」
《雞齊》
雞齊,一名鹿藿,一名黃斤。今之食葛,非為絺綌者也。 其生延蔓甚者,其蔓首至根可二十步,人皆掘食之。 生食甜脆,亦可蒸食,有粉。今江南人凶歲則掘取,以 禦凶荒。大抵南康、廬陵者最勝,多肉而少筋,甘美,然 當取入土深大者。或又曰:「入土五六寸以上者,名葛 脰,服之令人吐,以有微毒也。」其花藤皆可醒酒,而去 酒毒。服方寸匕,飲酒不知醉。《博物志》曰:「野葛,食之殺 人。家種之,三年不收,後旅生,亦不可食。」《吳都賦》:「食葛 香茅。」注云:「食葛蔓生,與山葛同根,特大,美於茅也。」
《徐光啟農政全書》
葛根考
一名「雞齊根」,一名「鹿藿」,一名「黃斤。」生汶山川谷,及成 州、海州、浙江並澧鼎之間,今處處有之。苗引藤蔓長 二三丈。莖淡紫色,葉頗似楸葉而小,色青。開花似豌 豆花,粉紫。結實如皂莢而小,根形如手臂。味甘性平 無毒。一云性冷。殺野葛、巴豆、百藥毒。
救饑
掘取根入土深者,水浸洗淨,蒸食之。或以水中揉出 粉,澄濾成塊,蒸煮皆可食。及采花,曬乾,煠食亦可。
《王象晉群芳譜》
采葛
夏月葛成,嫩而短者,留之一丈上下者,連根取,謂之 「頭葛。」如太長,看近根有白點者,不堪用,無白點者,可 截七八尺,謂之「二葛。」
練葛
采後即挽成網,緊火煮爛熟,指甲剝看,麻白不粘,青 即剝下,長流水邊捶洗淨,風乾,露一、二宿。尤白,安陰 處。忌日色,紡之以織。
洗葛衣
清水揉梅葉洗,經夏不脆。或用梅葉搗碎泡湯,入磁 器內洗之,忌用木器則黑。
《本草綱目》
葛釋名
李時珍曰:「葛從曷諧聲也。」鹿食九草,此其一種。故曰 鹿藿。黃斤未詳。
集解
《別錄》曰:「葛根,生汶山山谷。五月采根,暴乾。」
陶弘景曰:「即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當取入土深大 者,破而日乾之。南康、廬陵間最勝。多肉而少筋,甘美, 但為藥不及耳。」
蘇恭曰:葛雖除毒,其根入土五、六寸已上者,名葛脰。 脰者,脛也。服之令人吐,以有微毒也。《本經》葛穀即是 其實也。
蘇頌曰:今處處有之,江浙尤多。春生苗,引藤蔓,長一、 二丈,紫色。葉頗似楸葉而小,色青。七月著花,粉紫色, 似豌豆花,不結實。根形大如手臂,紫黑色。五月五日 午時采根,暴乾,以入土深者為佳。今人多作粉食。 寇宗奭曰:「澧、鼎之間,冬月取生葛,搗爛入水中,揉出 粉,澄成垛,入沸湯中良久,色如膠。其體甚韌,以蜜拌 食。捺入生薑少許尤妙。又切入茶中待賓,雖甘而無 益。」又將生葛根煮熟,作果實賣,吉州、南安亦然。 李時珍曰:「葛有野生,有家種。其蔓延長,取治可作絺 綌。其根外紫內白,長者七、八尺。其葉有三尖,如楓葉 而長,面青背淡。其花成穗,纍纍相綴,紅紫色。其莢如 小黃豆莢,亦有毛。其子綠色,扁扁如鹽梅子」核,生嚼, 腥氣。八、九月采之。《本經》所謂葛穀是也。唐蘇恭亦言 葛穀是實,而宋蘇頌謂葛花不結實,誤矣。其花曬乾, 亦可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