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曰:「《神農本草》止言茯苓,《名醫別錄》始添伏神, 而主治皆同。後人治心病,必用伏神,故潔古張氏云: 『風眩心虛,非伏神不能除』」,然茯苓亦未嘗不治心病 也。陶弘景始言茯苓赤瀉白補,李杲復分赤入丙丁, 白入壬癸,此其發前人之祕者。時珍則謂茯苓「伏神, 只當云赤入血分,白入氣分,各從其類。」如牡丹、芍藥 之義,不當以丙丁壬癸分也。若以丙丁壬癸分,則白 茯苓不能治心病,赤茯苓不能入膀胱矣。張元素不 分赤白之說,於理欠通。《聖濟錄》:「松節散:用伏神心中 木一兩,乳香一錢,石器炒,研為末。每服二錢,木瓜酒 下。治風寒冷濕摶於筋骨,足筋」攣痛,行步艱難,但是 諸筋攣縮疼痛。並主之。
附方
服茯苓法:蘇頌曰:「《集仙方》,多單餌茯苓。其法:取白茯 苓五斤,去黑皮,擣篩,以熟絹囊盛,於二斗米下蒸之, 米熟即止,暴乾又蒸,如此三遍。乃取牛乳二斗和合, 著銅器中,微火煮如膏,收之。每食以竹刀割,隨性飽 食,辟穀不饑也。如欲食穀,先煮葵汁飲之。」又茯苓 酥法:「白茯苓三十斤,山之陽者甘美,山之陰者味苦。 去」皮,薄切,暴乾蒸之,以湯淋去苦味,淋之不止,其汁 當甜,乃暴乾,篩末,用酒三石,蜜三升相和,置大甕中, 攪之百匝,密封勿洩氣,冬五十日,夏二十五日,酥自 浮出,酒上掠取,其味極甘美,作掌大塊,空室中陰乾, 色赤如棗。饑時食一枚,酒送之,終日不食,名神仙度 世之法。又《服食法》,以茯苓合白菊花,或合桂心,或 合朮,為散丸自任皆可常服補益殊勝。《儒門事親 方》「用茯苓四兩,頭白麪二兩,水調作餅,以黃蠟三兩 煎熟,飽食一頓,便絕食辟穀,至三日覺難受,以後氣 力漸生也。」《經驗後方》「服法用華山挺子茯苓,削如 棗大方塊,安新甕內,好酒浸之,紙封一重,百日乃開, 其色當如餳糖,可日食一塊,至」百日肌體潤澤,一年 可夜視物,久久腸化為筋,延年耐久,面若童顏。《嵩 高記》:「用茯苓、松脂各二斤,淳酒浸之,和以白蜜,日三 服之,久久通靈。」又法:白茯苓去皮,酒浸十五日,漉 出為散,每服三錢,水調下,日三服。孫真人《枕中記》 云:「茯苓久服,百日病除,二百日盡夜不眠,二年役使 鬼神,四年後玉女來侍」葛洪《抱朴子》云:「壬子季,服 茯苓十八年。玉女從之,能隱能彰,不食穀,灸瘢滅,面 體玉澤。又黃初起,服茯苓五萬日,能坐在立亡,日中 無影。」
交感丸方見「草部」「莎根」下。
吳仙丹方見果部吳茱茰下 胸脅氣逆脹滿。茯苓一兩人參半兩每服三錢,水煎 服,日三。〈聖濟總錄〉
養心安神朱雀丸治心神不定,恍惚健忘不樂,火不 下降,水不上升,時復振跳,常服消陰養火,全心氣。伏 神二兩去皮沈香半兩為末,煉蜜為丸小豆大,每服 三十丸,食後人參湯下。〈百一選方〉
血虛心汗,別處無汗,獨心孔有汗,思慮多則汗亦多, 宜養心血,以艾湯調茯苓末,日服一錢。〈證治要訣〉 心虛夢洩或白濁,白茯苓末二錢,米湯調下,日二服, 《蘇東坡方》也。〈直指方〉
虛滑遺精:白茯苓二兩,縮砂仁一兩,為末,入鹽二錢, 精羊肉批片,摻藥炙食,以酒送下。〈普濟方〉
漏精白濁:方見菜部「薯蕷下。」
濁,遺帶下。威喜丸:治丈夫元陽虛憊,精氣不固,小便 下濁,餘瀝常流,寐夢多驚,頻頻遺洩,婦人白淫、白帶, 並治之。白茯苓四兩去皮作匱,以豬苓四錢半,入內 煮二十餘沸,取出日乾,擇去豬苓為末,化黃蠟搜和 丸彈子大。每嚼一丸,空心津下,以小便清為度。忌米 醋。李時珍曰:「《抱朴子》言:茯苓千萬歲,其上生小木, 狀」似蓮花,名曰木威喜芝。夜視有光,燒之不焦,帶之 辟兵,服之長生。《和劑局方》威喜丸之名,蓋取諸此。 小便頻多,白茯苓去皮,乾山藥去皮,以白礬水瀹過 焙,等分為末,每米飲服二錢。〈儒門事親〉
「小便不禁茯苓丸」:治心腎俱虛,神志不守,小便淋瀝 不禁用白茯苓、赤茯苓等分為末,以新汲水挼洗去 筋控乾,以酒煮地黃汁擣膏搜和,丸彈子大。每嚼一 丸,空心鹽酒下。〈三因方〉
小便淋瀝,由心腎氣虛,神室不守,以夢遺白濁,赤白 茯苓等分為末,新汲水飛去沫,控乾,以地黃汁同擣 酒熬作膏,和丸彈子大,空心鹽湯嚼下一丸。〈三因方〉 下虛消渴,上盛下虛,心火炎爍,腎水枯涸,不能交濟, 而成渴證:白茯苓一斤黃連一斤為末,熬天花粉作 糊,丸梧子大,每溫湯下五十丸。〈經驗方〉
下部諸疾:「龍液膏」用堅實白茯苓,去皮焙研,取清溪 流水浸去筋膜,復焙,入瓷罐內,以好蜜和勻,入銅釜 內,重湯桑柴灰煮一日,取出收之。每空心白湯下二 三匙,解煩鬱躁渴。一切下部疾,皆可除。〈積善堂方〉 飧泄滑痢不止:白茯苓一兩,木香煨半兩,為末,紫蘇 木瓜湯下二錢。〈百一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