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47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殿曰保真。西殿二柏,枝去其榦,若劈而委地者,其膚 理之未絕,纔毫髮相屬耳,而葉茂於榦,儼屏之蔽西 殿也。蓋王帥為薩君弟子,不欲其像之相對,故折柏 以障之歟。」

《保定縣志》:「南鎮柏木橋,去縣十八里,昔日河水環繞, 行者病涉。岸有古柏數圍,忽倒植河之兩岸如橋,商 旅得渡。」

《保定府志》:「柏山,翠柏盈巔,清泉遶石,人環居之,境界 幽異。」

《博野縣志》「雲巖寺有古柏一株,自根至頂,半枯半榮, 挺然獨立,與他樹不同,至今數百年如故。」

《慶都縣志》:蒼柏計四十四本,二本在堯祠,其東十五 圍三岐,其西十七圍五岐。邑人辛向道題曰:「三皇一 本,五帝同根。」四十二本在三元廟,參天蔽日,狀如鳳 舞龍翔,暑月憩此,如入清涼國。

《深澤縣志》:「古柏在東鄉,近大堡道傍,父老不記其年。」 《靈壽縣志》:「魯柏山在縣西北六十里,山多產柏。」 《曲陽縣志》:「宿山珠山在治西北十二里,兩山夾孝墓 村,南北有古柏各一。」

《行唐縣志》:「柏山在治西北四十里,上有古柏,大數十 圍,樹有鐵環,相傳竇建德椓以繫馬者。」

《東明縣志》:「文廟戟門外柏樹陰森,內一株去泮池東 南丈許,於樹杪另生枝榦,鬱蔥聳翠,如檜木狀。觀者 咸以為人文之瑞云。」

《保安州志》:「柏林寺在州西四十里,高唐神僧卓錫處。 岡隴圍合,蒼柏萬株。」

《楚雄府志》:南安州西五十里有神祠,禱之即應。庭有 巨柏五株,自安竜賊叛,樹枯。明嘉靖丁未,知州苟詵 將勦賊,指枯柏誓神曰:「若陰助滅賊,樹當復生。」旬日 後,五柏果榮,賊遂就誅。

《鄒平縣志》:「秦博士伏生祠墓前古柏數株,老榦陰森, 蓋數百年物也。春朝秋暮,煙景霏霏,遠近之人,瞻鬱 蔥之氣,莫不競趨展謁,其儀範焉。」

小黃山,在太保府左。伐黃山石,疊為峰巒,甚妙。翠柏 二株,太保祖手植,故堂額曰「寶樹。」

《海豐縣志》:「明嘉靖中,海豐有漁子數人,駕舟入海,為 颶風所漂,泊一絕島,見其人椎結袒裼,網木葉為裳, 面目黧黑,肌膚如枯,雎雎盱盱,見漁子相顧驚笑,語 不可解。稍前逼之,輒走不敢近。已而取柏葉食之,亦 將以授漁子,使食漁舟。始泊舟有餘魚,已而魚盡苦 饑,不得已從之食,食久益甘,而其人亦稍狎,相與遊」 處,但語不通耳。一日颶風大至,飄返故岸云。

《滕縣志》:「真人僊柏,在東郭張真人廟西,形圓如蓋,蔭 一畝餘,數千年物也。盜伐之,樹出血,人輒死。」

《丘縣志》:「古柏在文廟殿前及儒學門內甬道兩傍,元 大德年植,計共四十六株,圍八尺,老榦鬱盤,黛色參 天,近地所罕,比之孔明廟物,不誣也。」

《館陶縣志》:「八柏亭以後,堂舊有八柏,約高二丈,故名。」 《青州府志》:「漢柏在桃墟社劉十八郎廟。」

《日照縣志》:「柏林山,城西北一百里,松柏參錯成林,故 名。」

靈樵山城西北四十里,有柏樹大數圍。相傳建寺時, 大風飄去梁柱,忽有樵人指示其處,樵遂不見,因以 名山。

《棲霞縣志》:「古柏二株,並列太虛宮,從無皮,枝榦皆枯, 歷久不朽。其東株存皮少許,徹底徹稍,僅有此枝生 發,相傳為丘長春手植。」

《陽曲縣志》:「土堂有寺,建自金太和年,其來遠甚,內有 土洞,遂名土堂。極高朗,有巨柏數株,修榦垂陰,橋柯 飛穎,茂茂密密,參天蔽日。歷年深,為斧斤所伐,風雨 摧折,怪者失其怪矣。」

《文水縣志》:「壽亭怪柏在縣北柏茆坡山隈,文皆左紐, 亦奇觀也。」

《平陽府志》:「如意里戒定寺古柏一株,其身五圍,根盤 處八圍,上有九枝,俱似龍形。中空處生一槐,大兩圍, 枝屈曲如蛇,盤旋於柏枝九龍之上,亦一奇物也。」 《浮山縣志》:「北天壇山在縣東北二十里,中條之別支 也。山端有廟,柏樹叢羅,氣象深秀。」

《趙城縣志》「對節寺在媧皇廟前,古柏喬偉,內一株於 槎中寄生一木,大如臂,俗呼為對節柏。樹貫四時,彼 獨隨時發謝,觀者奇之。」

《太平縣志》:「玉帝廟在趙康鎮,有古柏八株。舊傳邑令 以修城議伐,得異夢而止。」

真遊觀在縣東四十里伯益村西,中多柏,其文旋紐, 皆千百年物。殿前一株甚茂,榦分三枝,號「三清柏。」 《曲沃縣志》:「紫金山老子廟,老柏繞廟左右,或當山頭, 或當山半,或當山腳。上者顧下,若揖之使前,下者趨 上,若瞠乎其後。其中霜皮鐵榦,有經數百年不壞者。 遠望之,翠黛浮空,不知有山。」

《萬泉縣志》:「龍柏在下生寺,相傳漢光武繫鞭於上,故 枝成龍形,迄今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