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49 (1700-1725).djvu/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地不耕也

欲令牛馬覆踐令淨。

棗性堅強,不以苗掠,是以耕荒穢則蟲生,所以須淨地堅銳,故宜踐也。

正月一日日出時,反斧斑駁椎之,名「嫁棗。」

不椎則花無實子,而零落也。

候大蠶入簇,以杖擊其枝間,振落狂花。

不打《花繁》,不實不成。

全赤即收。收法日日撼落之為上。

半赤而收者。肉未充滿。乾則黃色。而皮皺。將赤。味亦不佳。久不收則皮破。復有鳥啄之。

曬棗「先治地令淨,布椽於箔下,置棗於箔上,以椽聚 而復散之,一日中二十度乃佳,夜仍不聚。」

得霜露氣,乾速成陰雨之時,乃聚而苫之。

五六日後。別擇取紅軟。上高廚上曝之。

《廚上》者已乾,雖厚一尺亦不壞。

擇去胖爛者,其未乾者,曝曬如法。其阜勞之地不任 耕稼者,歷落種棗則任矣。

棗性燥收

凡五果及桑,正月一日雞鳴時,把火遍照其下,則無 蟲矣。

《食經》曰:「作乾棗法:將蔣露于庭,以棗著上,厚二寸,復 以新蔣覆之,凡三日三夜,撤覆露之畢,日曝取乾,入 屋中,率一石,以酒一升漱著器中,密泥之。經數年不 敗也。」

棗油法:鄭元曰:「棗油,擣棗實和以塗繒上,燥而形似 油也,乃成之。」

《棗脯法》:切棗曝之,乾如脯也。

《雜五行書》曰:「舍南種棗九株,辟縣官,宜蠶桑。服棗核 中人二七枚,辟病疾。能常服棗核中人及其刺,百邪 不復干矣。」

種檽棗法:

陰地種之,陽中則少實足霜色殷,然後乃收之。早收者澀,不任食之也。

《說文》云:「梬,棗也。似柿而小。」

作《酸棗麨法》。

急取紅軟者,箔上泊,曝令乾,大釜中煮之,水僅泊淹一沸,即漉出盆研之,生布絞取濃汁,塗盤上,或盆中盛水,日曝使乾,漸以手摩淨,取為末,以方寸匕投一盌水中,酸甜味足,即成好醬。遠行用和米麨,飢渴俱當也。

《段成式酉陽雜俎》

波斯棗

波斯棗,出波斯國,波斯國呼為「窟莽。」樹長三四丈,圍 五六尺,葉似土藤不凋。二月生花,狀如蕉花,有兩甲, 漸漸開罅,中有十餘房。子長二寸,黃白色,有核,熟則 子黑。狀類乾棗,味甘如餳,可食。

《陸佃埤雅》

棘,大者棗,小者棘,蓋若酸棗所謂棘也。於文重朿為 棗,並朿為棘。一曰棘實曰棗,蓋棗性重喬,棘則低矣, 故其制字如此。《詩》曰:「八月剝棗,十月穫稻。」剝,擊也。棗 實未熟,雖擊不落;已熟則爛,不擊自墮。蓋收棗擊而 落之,故《齊民要術》所謂「全赤即收,收法撼而落之為 上」是也。且棗全赤即收,故乾則紅皺,復無鳥雀之費; 半赤而收者,肉未充滿,乾復黃皺將赤,味亦不佳,故 於全赤之時,剝而落之。《夏小正》曰:「剝棗栗零。」剝也者, 取也;零也者,降也,零而後取之。今採華藥,亦各有時。 《筆談》云:如紫草未華時採,則根色鮮澤;華過而採,則 根色黯惡。故用葉者,取葉長足時採。用華者,取華初 敷時採。用實者,取成實時採。緣土氣有早晚,天時有 愆伏。如平地三月華者,深山中則四月華是也。《孟子》 曰:「今夫麰麥,播種而耰之」,其地同,樹之時又同,浡然 而生,至於日至之時皆熟矣。雖有不同,則地有肥磽, 雨露之養,人事之不齊也。世云:「噉棗令人齒黃。」《養生 論》曰:「齒居晉而黃」晉齒食此故也。

《羅願爾雅翼》

棗者,朿木。棗朿相重,棘朿相連。東方朔以為「從來來 者」,蓋戲辭也。大而銳上曰壺,細腰曰邊,白熟曰櫅;樹 小實酢曰樲;實小而圓紫黑色曰遵,大如雞卵曰洗, 味苦曰蹶泄,不著子曰晳,味短苦曰還味。棗有十一 名,郭氏得九焉。後世有紫棗、元棗、西王母棗、東海蒸 棗、洛陽夏白,與夫雞心、牛頭、羊矢、獮、猴細腰,其名不 可勝載。古者八月剝棗,《大戴禮》曰:「剝者,取也。」其修治 則曰「新之疐之,以為餽食之籩,又以為婦贄。其事父 母舅姑者,棗栗飴蜜以甘之,凶歲以仰焉。」秦飢,應侯 請發五苑之果蔬橡棗栗以活民。孔融為東萊賊所 攻城,欲破,其治中左承祖以官棗賦與戰士。故古者 百穀以為粱者,黍稷之總名;稻者,溉種之總名。菽者, 眾豆之總名。三穀各二十,種為六十,蔬果之屬助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