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0 (1700-1725).djvu/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腋下狐臭:槲若三升切,水煮濃汁,洗畢,即以苦瓠殼 煙熏之,後用辛夷、細辛、杜衡末,醋浸一夜傅之。千金方 赤龍皮湯治諸敗爛瘡、乳瘡用槲皮切三升,水一斗, 煮五升,春夏冷用,秋冬溫用洗之,洗畢乃傅膏。肘後方 附骨疽瘡:「槲皮燒研,米飲每服方寸匕。」千金方 下部生瘡:槲皮、櫸皮煮汁,熬如飴糖,以導下部。肘後方 一切瘻疾:《千金》:用槲樹北陰白皮三十斤,剉,以水一 石,煮一斗,去滓,煎如飴。又取通都廁上雄鼠屎、雌鼠 屎各十四枚,燒汁盡研爛之,納溫酒一升和勻。瘦人 服五合,當有蟲出也。 崔氏《纂要》:「用槲白皮切五升, 水八升,煮令泣盡,去滓再煎成膏。日服棗許,并塗瘡 上。宜食苜蓿鹽飯以助之,以瘥為度。」

小兒瘰𤻤:「槲樹皮去粗皮,切,煎湯頻洗之。」聖惠方 蠱毒下血:「槲木、北陰白皮一大握,長五寸,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空腹分服,即吐毒出也。

赤白久痢,不拘大人小兒:用新槲皮一斤,去黑皮切, 以水一斗,煎取五升,去滓煎膏,和酒服。

久痢不止:「槲白皮薑汁炙五度,一兩,乾薑炮半兩,為 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聖濟總錄

久瘡不已「槲木皮一尺闊,六寸切,以水一斗,煮取五 升,入白沙糖十挺,煎取一升」,分三服,即吐而愈。肘後方

槲部藝文

《種木槲花》
唐·柳宗元

上苑年年占物華,飄零今日在天涯。祇因長作龍城 守,剩種庭前「木槲花。」

槲部選句

唐·李賀詩:「侵侵槲葉香,木花滯寒雨。」

元稹詩:「夜燈然槲葉。」

《朱慶餘》詩:「山橋槲葉暗。」

許渾詩:「古木高生槲。」槲葉滿山風。

溫庭筠詩:「槲葉滿山路。」槲葉蕭蕭帶葦風。

宋陸游詩:「掃園收槲葉。」三峰二室煙塵靜,要試霜 天槲葉衣。

金党《懷英》詩:「槲葉半溼新霜紅。」

元王惲詩:「闖首槲樹間,氣自太古練。」

槲部紀事

《南史樂預傳》:「預字文介,建武中為永世令,人懷其德, 卒官。時有一媼,年可六七十,擔槲蓛葉造市貨之。聞 預亡,大泣,棄溪中曰:『失樂令,我輩孤獨老姥,政應就 死耳』。」市人亦皆泣。其惠化如此。

《北史斛律光傳》:周將韋孝寬懼,光乃作謠言,令間諜 漏之於鄴曰:「百斗飛上天,明月照長安。」又曰:「高山不 推自崩,槲樹不扶自豎。」

《李元忠傳》:「葛榮起,元忠率宗黨作壘以自保,坐於大 槲樹下,前後斬違命者凡三百人。賊至,元忠輒卻之。」 《唐會要》:「貞觀十三年,野蠶食槲葉,成繭,大如柰。」 《唐書武后傳》:「太后加號天冊金輪聖神皇帝,遂封嵩 山,禪少室,冊山之神為帝,配為后。封壇南有大槲,赦 日置雞其杪,賜號金雞樹。自制《升中述志》,刻石示後。」 《沁水縣志》:「碧峰山在縣北三里,上有寺,名碧峰寺。東 崖畔有槲樹一株,鼓掌輒有應聲,呼俗為驚雞。」《樹 林縣志》:「谼峪一夕金燈,見有樵采者過而撲之,金燈 墮地。急取以視,特一敗槲葉爾。」

槲部外編

《龍泉縣志》:「槲衣仙人,不知姓名年齒,吳赤烏中,白日 坐於古松,忽雲軿霞馭載而上昇。平生不著袍服,惟 編槲葉為衣,人稱為槲衣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