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0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冢相望也。王曰:「爾夫婦相愛不已,若能使冢合,則吾 弗阻也。」宿昔之間,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 而大盈抱,屈體相就,根交於下,枝錯於上。又有鴛鴦, 雌雄各一,恆棲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音聲感人。 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相思」之名,起于此也。 南人謂此禽即韓憑夫婦之精魂。今睢陽有韓憑城, 其歌謠至今猶存。

《春秋後傳》:使者鄭客入函谷,至平舒,見素車白馬,曰: 「吾華山君願以一牘致滈池。」君子之咸陽,過滈池,見 一大梓樹,有文石,取以扣樹,當有應者,以書與之。鄭 客如其言,見宮門如王者居。謁者出受書,入有頃,云: 「今年祖龍死。」

《搜神記》:「吳時有梓樹,巨圍,葉廣丈餘,垂柯數畝。吳王 伐樹作船,使童男女三十人牽挽之,船自飛下水,男 女皆溺死。至今潭中時有唱喚督進之音也。」

吳聶友字文悌,豫章新淦人。少時貧賤,常好射獵,見 一白鹿,射之中尋蹤血盡,不知所在,饑困臥梓樹下, 仰見所射鹿,箭著樹枝,怪之。於是還家齎糧,命子弟 持斧伐之。樹有血,遂截為二板,牽置陂中,常沈,時復 浮出,則家必有異。友欲迎賓客,常乘此板,或於中流 欲沒,客大懼,友呵之復浮。仕官如願,位至丹陽太守, 其板忽隨至石頭。友驚曰:「此陂中板來必有意。」因解 職還家。二板挾兩邊,一日即至,自爾後板出,或為凶 禍。今新淦北二十里餘曰封谿,有聶友截梓樹牂柯 處。牂柯有樟樹,今猶存,乃聶友回日所栽,枝葉皆向 下生。

《述異記》:吳黃龍年中,吳都海鹽有陸東美妻朱氏,亦 有容止,夫妻相重,寸步不相離,時人號為比肩。人云: 「昔比翼恐不能加也。」後妻卒,東美不食求死,家人哀 之,乃合葬,未一歲,冢上生梓樹,同根二身,相抱而合 成一樹,每有雙鴻常宿於上。孫權聞之嗟嘆,封其里 曰比肩,墓又曰「雙梓。」

《太平廣記》:「山都形如崑崙人,通身生毛,見人輒閉眼 張口如笑,好居深樹中,翻石覓蟹啗之。」《述異記》曰:「南 康有神名山都,形如人,長二尺餘,黑色赤目,髮黃披 身,於深山樹中作窠,窠形如卵而堅,長三尺許,內甚 澤,五色鮮明,二枚沓之,中央相連。土人云:上者雄舍, 下者雌室。」旁悉開口如規,體質虛輕,頗似木筒,中央 以鳥毛為褥。此神能變化隱形。猝睹其狀。蓋《木客山》 之類也。贑縣西北十五里有古塘,名余公塘,上有 大梓樹,可二十圍,老樹空中有山都窠。宋元嘉元年, 縣治民有道訓、道靈兄弟二人,伐倒此樹,取窠還家。 山都見形,罵二人曰:「我居荒野,何預汝事,山木可用, 豈可勝數?樹有我窠,故伐倒之。今當焚汝宇,以報汝 之無道。」至二更中,內外屋上一時起火,合宅蕩盡矣。 《雲笈七籤》:果州開元觀接郡城,選立觀額,猶闕大殿, 州司遣工匠及道流采買材木。臨行夢有人云:「朱鳳 潭中有木,可以足用。」如此者三。一匠曰:「吾於朱鳳山 下江中尋之,莫有商筏已到來否。」即往山下尋求,潭 水澄澈,忽見潭底有木,因使善沈者鉤求,得梓木千 段,構成三尊殿,鐘樓、經閣、山門廊宇,咸得周足。 《群芳譜》:海虞王之稷通判貴陽,運木渡黃河,其最大 梓木二,忽陷泥中,千人不可出。為文祭之,乃見夢曰: 「吾三千年為群木領袖,今乃逐逐隨其後,終當別去。 必欲相煩,應天子命,非巨舟載不可。」如其言拽而登 舟,舉纜一呼如躍,舟行甚疾,絕無阻滯。

楸部彙考

釋名

條:詩經     《槄》。爾雅

《榎》。爾雅     楸。爾雅

楸圖

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