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0 (1700-1725).djvu/4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林洪山家清供》

廣寒糕

采桂英,去青蔕,灑以甘草水米粉炊作糕。大比歲,士 友咸作。𩛩子相饋,取《廣寒高甲》之讖。又有采花略蒸, 暴乾作香者,吟邊酒裏以古鼎然之,尢有清意。周用 拙師禹詩云:「膽瓶清酌撩詩興,古鼎餘熏膩酒香。」可 謂得此花之趣也。

《便民圖纂》

桂花湯

花開時,擇枝繁處,帶花刪下,連葉陰乾收貯,來年伏 中,將葉泡湯溫服去暑。

桂花點茶

桂花點茶,香生一室,菊英次之,入茶為清供之最。有 甘菊種更宜茶,二花相為先後,可備四時之用。

《王世懋花疏》

木樨

木樨吾地為盛,天香無比,然須種早黃、毬子二種。不 惟早黃,七月中開,毬子花密為勝,即香亦馥郁異常。 丹桂香減矣,以色稍存之,餘皆勿植。又有一種四季 開花而結實者,此真桂也,閩中最多,常以春中盛開, 吾地亦間有之,宜植以備一種。

《王世懋閩部疏》

延平多桂,亦能多瘴。福南四郡,桂皆四季花,而反盛 於冬。凡桂四季者有子。《唐詩》所云:「桂子月中落」,此真 桂也。江南八、九月,盛開無子,此木樨也。

《王象晉群芳譜》

巖桂

巖桂似菌桂而稍異,葉有有鋸齒,如枇杷葉而麤澀 者。有無鋸齒,如梔子葉而光潔者。叢生巖嶺間,謂之 「巖桂」,俗呼為「木樨。」其花有白者名「銀桂」,黃者名「金桂」, 紅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 花四出或重臺,徑二、三分。瓣小而圓,皮薄而不辣,不 堪入藥。花可入茶、酒,浸鹽、蜜,作香茶及面藥澤髮之 類。天竺桂即今閩粵、浙中山桂,台州天竺最多,生子 如蓮實,或二或三,離離下垂。天竺僧稱為「月桂」,其花 時常不絕,枝頭葉底依稀數點,亦異種也。

花時移栽高阜半日半陰處,臘雪高擁于根,則來年 不灌自發。忌人糞,宜豬糞,冬月以燖豬湯澆一次,妙。 又麻糝久浸,候水清澆亦佳。蠶沙壅根,澆以清水,來 年愈盛。北方地寒,九月十月間,將樹以土培根,高尺 許,外苫蓋周密,嚴塗以泥,半腰向南留一小牖,暖日 開之,以透太陽之氣,寒則塞之,春分後去其塞,清明 「後去其苫,無有不活。」

《本草綱目》

桂釋名

李時珍曰:按:范成大《桂海志》云:「凡木葉心皆一縱理, 獨桂有兩道如圭形,故字從圭。」陸佃《埤雅》云:「桂,猶圭 也。宣導百藥,為之先聘通使,如執圭之使也。《爾雅》謂 之梫者,能侵害他木也。」故《呂氏春秋》云:「桂枝之下無 雜木。」《雷公炮炙論》云:「桂釘木根,其木即死。」是也。桂即 牡桂之厚而辛烈者。牡桂,即桂之薄而味淡者。《別錄》 不當重出,今併為一,而分目於下。

集解

《別錄》曰:「桂,生桂陽。牡桂,生南海山谷。二月、八月、十月 采皮,陰乾。」

陶弘景曰:「南海即是廣州。《神農本經》惟有牡桂、菌桂, 俗用牡桂,扁廣殊薄,皮黃脂肉甚少,氣如木蘭,味亦 類桂,不知是別樹,是桂之老宿者;菌桂正圓如竹三 重者良。俗中不見,惟以嫩枝破卷成圓者用之,非真 菌桂也,並宜研訪。」今俗又以半卷多脂者,單名為桂, 入藥最多。是桂有三種矣,此桂廣州出者好,交州桂 州者,形段小而多脂肉亦好。湘州、始興、桂陽縣者,即 是小桂,不如廣州者。《經》云:「桂葉如柏葉,澤黑,皮黃心 赤。」齊武帝時,湘州送樹,植芳林苑中。今東山有桂,皮 氣粗相類,而葉乖異,亦能凌冬,恐是牡桂,人多呼為 丹桂,正謂皮赤爾。北方重此,每食輒須之,蓋《禮》所云 薑桂,以為芬芳也。

蘇恭曰:桂惟有二種,陶氏引經云「似柏葉」,不知此言 從何所出,又于《別錄》剩出桂條,為深誤也。單名桂者, 即是牡桂,乃《爾雅》所謂梫木桂也。葉長尺許,花子皆 與菌桂同,大小枝皮俱名牡桂。但大枝皮肉理粗虛 如木,而肉少味薄,名曰木桂。亦云:大桂不及小嫩枝 皮肉多而半卷,中必皺起,其味辛美,一名肉桂,亦名 桂枝,一名桂心。出融州、桂州、交州,甚良。其菌桂葉似 柿葉,中有縱紋三道,表裏無毛而光澤,肌理緊薄如 竹,大枝小枝,皮俱是筒。其大枝無肉,老皮堅,版不能 重卷,味極淡薄,不入藥用。小枝薄而卷及二三重者 良。或名筒桂,陶云「小桂」是也。今惟出韶州。

韓保昇曰:「桂有三種:菌桂葉似柿葉而尖狹光淨,花 白蕊黃,四月開,五月結實。樹皮青黃,薄卷若筒,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