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5 (1700-1725).djvu/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附方

大風癩疾:「黃櫨木五兩,剉,用新汲水一斗,浸二七日, 焙研,蘇枋木五兩,烏麻子一斗,九蒸九暴,天麻二兩, 丁香乳香一兩,為末,以赤黍米一升淘淨,用浸黃櫨 水煮米粥搗和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後漿水 下,日二夜一。」聖濟總錄

黃櫨部雜錄

《癸辛雜識》:長城之㫄,居人以積雨後或有得堅木于 城土中,識者謂名「黃蘆木」,乃當時用以為城榦,用者 性極堅勁,不畏水濕而耐久。至今一二千年,猶有如 楹大者,以之為鎗榦最佳。蓋築城無以為榦,不可,所 謂不謹而寘薪焉者,又何邪?

黃蘗部彙考

釋名

《蘗木》。本經    黃蘗:別錄

檀桓。綱目    《小蘗》。綱目

黃蘗圖

黃蘗圖

《本草綱目》

蘗木釋名

李時珍曰:蘗木,名義未詳。《本經》言「蘗木及根」,不言蘗 皮,豈古時木與皮通用乎?俗作黃柏者,省寫之謬也。

集解

《別錄》曰:「蘗木,生漢中山谷及永昌。」

陶弘景曰:「今出邵陵者,輕薄色深為勝;出東山者,厚 而色淺。其根於道家入木芝品,今人不知取服。」又有 一種小樹,狀如石榴,其皮黃而苦,俗呼為「子蘗」,亦主 口瘡。又一種小樹,多刺,皮亦黃色,亦主口瘡。

蘇恭曰:子蘗,亦名山石榴。子似女貞,皮白不黃,亦名 小蘗,所在有之。今云「皮黃」,謬矣。按:今俗用子蘗皆多 刺,小樹名刺蘗,非小蘗也。

掌禹錫曰:按《蜀本圖經》云:「黃蘗樹高數丈,葉似吳茱 萸,亦如紫椿,經冬不凋。皮外白,裏深黃色。其根結塊, 如松下茯苓」,今所在有。本出房、商、合等州山谷中。皮 緊厚二、三分,鮮黃者上。二月、五月采皮,日乾。

汪機曰:「房商者,治裏治下用之;邵陵者,治表治上用 之,各適其宜爾。」

《蘇頌》曰:「處處有之,以蜀中出者,肉厚色深為佳。」

修治

《雷斆》曰:「凡使蘗皮,削去粗皮,用生蜜水浸半日,漉出 曬乾,用蜜塗,文武火炙,令蜜盡為度。每五兩,用蜜三 兩。」

張元素曰:「二制治上焦,單制治中焦,不制治下焦。」 李時珍曰:「黃蘗性寒而沈,生用則降實火,熟用則不 傷胃。酒制則治上,鹽制則治下,蜜制則治中。」

氣味

苦寒無毒。

張元素曰:「性寒味苦,氣味俱厚,沈而降,陰也。」

《又》曰:「苦、厚、微辛,陰中之陽。入足少陰經,為足太陽引 經藥。」

王好古曰:「黃芩、梔子入肺,黃連入心,黃蘗入腎,燥濕 所歸,各從其類也。故《活人書》」四味解毒湯,乃上下內 外通治之藥。

徐之才曰:「惡乾漆,伏硫黃。」

主治

《本經》曰:「五臟腸胃中結熱,黃疸腸痔,止洩痢,女子漏 下赤白,陰傷蝕瘡。」

《別錄》曰:「療驚氣在皮間,肌膚熱赤起,目熱赤痛,口瘡。 久服通神。」

陳藏器曰:「熱瘡皰起蟲瘡,血痢,止消渴,殺蛀蟲。」 甄權曰:「男子陰痿,及傅莖上瘡,治下血如雞鴨肝片。」 大明曰:「安心除勞,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淚,口乾,心熱, 殺疳蟲,治心痛鼻衂,腸風下血後,急熱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