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7 (1700-1725).djvu/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而復為金為玉為老馬與細物並邪」俊對曰:「聖人取 象或遠或近近取諸物遠則天地」講易畢復命講《尚 書》帝問曰:「鄭元云『稽古同天』,言堯同于天也。王肅云: 『堯順考古道而行之』。二義不同,何者為是?」博士庾峻 對曰:「先儒所執,各有乖異,臣不足以定之。然《洪範》稱 『三人占,從二人之言』。」賈、馬及肅皆以為「『順考古道』。以 《洪範》言之,肅義為長。」帝曰:「仲尼言:『唯天為大,唯堯則 之。堯之大美在乎則天,順考古道,非其至也。今發篇 開義,以明聖德,而舍其大,更稱其細,豈作者之意邪』?」 峻對曰:「臣奉遵師說,未喻大義,至於折中裁之,聖思 次及。」四嶽舉鯀,帝又問曰:「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 與日月合其明,思無不周,明無不照。今王肅云『堯意 不能明鯀,是以試用如此。聖人之明有所未盡邪』?」峻 對曰:「雖聖人之弘,猶有所未盡,故禹曰『知人則哲,惟 帝難之』。然卒能改授聖賢,緝熙庶績,亦所以成聖也。」 帝曰:「『夫有始有卒,其唯聖人。若不能始,何以為聖』?其 言唯帝難之,然卒能改授,蓋謂知人聖人所難,非不 盡之言也。《經》云:『知人則哲,能官人』。若堯疑鯀,試之九 年,官人失敘,何得謂之聖哲?」峻對曰:「臣竊觀《經》傳,聖 人行事,不能無失,是以堯失之四凶,周公失之二叔, 仲尼失之宰予。帝曰:『堯之任鯀,九載無成,汨陳五行, 民用昏墊。至于仲尼,失之宰予,言行之間,輕重不同 也。至于周公管蔡之事,亦《尚書》所載,皆博士所當通 也』。」峻對曰:「此皆先賢所疑,非臣寡見所能究論。」次及 有鰥在下,曰「虞舜。」帝問曰:「當堯之時,洪水為害,四凶 在朝,宜速登賢聖,濟斯民之時也。舜年在既立,聖德 光明,而久不進用,何也?」峻對曰:「堯咨嗟求賢,欲遜己 位。嶽曰:『否!德忝帝位』。堯復使嶽揚舉仄陋,然後薦舜。 薦舜之本,實由于堯,此蓋聖人欲盡眾心也。」帝曰:「堯 既聞舜而不登用,又時忠臣亦不進達,乃使嶽揚舉 仄陋而後薦舉,非急于用聖恤民之謂也。」峻對曰:「非 臣愚見所能逮及。」于是復命講《禮記》。帝問曰:「太上立 德,其次務施報,為治何由,而教化各異?皆修何政,而 能致于立德,施而不報乎?」博士馬照對曰:「太上立德, 謂三皇五帝之世以德化民;其次施報,謂三王之世 以禮為治也。」帝曰:「二者致化,薄厚不同,將主有優劣 邪?時使之然乎?」照對曰:「誠由時有樸文,故化有薄厚 也。」

甘露二年五月帝幸辟雍詔群臣修明經典。

按《三國志少帝本紀》,甘露二年五月辛未,帝幸辟雍, 會命群臣賦詩。侍中和逌、尚書陳騫等作詩稽留,有 司奏免官。詔曰:「吾以暗昧,愛好文雅,廣延詩賦,以知 得失,而乃爾紛紜,良用反仄。其原逌等,主者宜敕。自 今以後,群臣皆當玩習古義,修明經典,稱朕意焉。」 少帝   年,以荀顗執經,賜爵關內侯。

按《三國志少帝本紀》,不載。 按《晉書荀顗傳》,「顗累遷 侍中,為魏少帝執經,拜騎都尉,賜爵關內侯。」

元帝   年祕書郎鄭默始制中經

按《三國志元帝本紀》。不載。 按《晉書鄭默傳》:默起家 祕書郎,考覈舊文,刪省浮穢。中書令虞松謂曰:「今而 後朱紫別矣。」

按《隋書經籍志序》:「魏氏代漢,采掇遺亡,藏在祕書中 外三閣。魏祕書郎鄭默,始制《中經》。」

武帝泰始元年詔取明經儒學為樂安王鑒燕王機師友

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樂安王傳》,武帝踐阼,詔 曰:「樂安王鑒、燕王機並以長大,宜得輔導師友,取明 經儒學,有行義節儉,使足嚴憚。」

泰始 年,祕書監荀勗與中書令張華,依劉向《別錄》, 整理記籍。

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荀勗傳》,「武帝受禪,領著 作,俄領祕書監,與中書令張華依劉向《別錄》,整理記 籍。」

咸寧五年十月汲郡人得竹簡古書詔祕書監荀勗著作郎束晰等撰次以為中經藏于祕府

按《晉書武帝本紀》,「咸寧五年十月戊寅,汲郡人不準 掘魏襄王冢,得竹簡小篆古文十餘萬言,藏祕府。」 按《荀勗傳》,「咸寧初,得汲郡冢中古文竹書,詔勗撰次, 以為《中經》,列在祕書。」 按《束晰傳》,「太康二年,汲郡人 不準盜發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書數十車。」 其《紀年》十三篇,記夏以來至周幽王為犬戎所滅,以 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蓋魏 國之史書,大略與《春秋》皆多相應。其中《經》《傳》大異,則 云「夏年多,殷益干啟位,啟殺之。太甲殺伊尹,沃丁殺 季歷。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壽百歲也。幽王 既亡,有共伯和者,攝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其《易 經》二篇,與《周易》上、下經同;《易𦅸陰陽卦》二篇,與《周易》 略同,𦅸辭則異,卦下,《易經》一篇,似說卦而異。《公孫段》 二篇,公孫段與邵陟論易。《國語》三篇,言楚晉事;名三 篇,似《禮記》,又似《爾雅》。《論語師春》一篇,書《左傳》諸卜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