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7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四卷目錄

 經籍總部彙考四

  宋太祖建隆一則 乾德四則 開寶二則 太宗太平興國六則 雍熙一則 端拱一

  則 淳化五則 至道三則 真宗咸平五則 景德四則 大中祥符九則 天禧三則

  仁宗天聖四則 明道二則 景祐三則 寶元二則 慶曆三則 皇祐四則 至和一則

   嘉祐六則 英宗治平二則 神宗熙寧六則 元豐二則 哲宗元祐六則 紹聖一則

經籍典第四卷

經籍總部彙考四

太祖建隆元年置三館有書萬餘卷以祕書監掌其事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職官志》:「祕書監、少監、丞 各一人。監掌古今經籍圖書、國史實錄、天文曆數之 事,少監為之貳,而丞參領之。其屬有五:著作郎一人, 著作佐郎二人,掌修纂日曆;祕書郎二人,掌集賢院、 史館、昭文館、祕閣圖籍,以甲、乙丙、丁為部,各分其類。 校書郎四人,正字二人,掌校讎典籍,判正訛謬。各以 其」職隸於長貳,惟日曆非編修官不預。歲於仲夏曝 書,則給酒食費,尚書學士、侍郎、待制、兩省諫官、御史 並赴,遇庚伏則前期遣中使諭旨,聽以早歸。大典禮 則長貳預集議,所以待遇儒臣,非他司比。宴設錫予, 率循故事。宋初置三館長慶門北,謂之西館。 按《藝 文志》:宋初有書萬餘卷。其後削平諸國,收其圖籍,及 下詔遣使,三館之書,稍復增益。

乾德元年詔定諸州貢舉條對經史之法是年平荊南收圖書以實三館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宋之科目,有進 士,有諸科。初,禮部貢舉,設進士九經、五經、《開元禮》、三 史、三禮、三傳學究、明經、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禮 部,春考試,合格者列名放榜于尚書省。凡進士試詩、 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 義十條,凡九經帖,書一百二十帖,對墨義六十條,凡 五」經,帖書八十帖,對墨義五十條,凡《三禮》,對墨義九 十條,凡三傳,一百一十條,凡《開元禮》,凡三史,各對三 百餘,凡學究,《毛詩》對墨義五十條,《論語》十條,《爾雅》《孝 經》共十條,《周易》《尚書》各二十五條,凡明法對律令四 十條,兼經并同《毛詩》之制,各同經。引試通六為合格。 乾德元年,詔九經下第者再試,收荊南圖書。實三館 按《宋史太祖本紀》。八月壬辰。詔九經舉人。下第者再 試。

按《文獻通考》:「乾德元年,平荊南,盡收其圖書,以實三 館。」

乾德三年,平蜀,收圖籍萬三千卷。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乾德三年平 蜀,遣右拾遺孫逢吉往收其圖籍,凡得書萬三千卷。」 乾德四年五月,閱蜀法物圖書,八月,詔求遺書 按《宋史太祖本紀》,「乾德四年五月乙亥,閱蜀法物圖 書。」

按《玉海》:「國初三館書纔萬三千餘卷。乾德四年五月 乙亥,收偽蜀圖書付史館,凡一萬三千卷。閏八月,詔 求遺書,涉弼等應詔獻書,總千二百二十八卷,分寘 書府。」

按:《文獻通考》:「乾德四年,詔購募亡書,《三禮》涉弼、《三傳》 彭幹、學究朱載等皆詣闕獻書,合千二百二十八卷。 詔分置書府,弼等並賜以科名。八月,詔史館,凡吏民 有以書籍來獻,當視其篇目,館閣中所無者收之。獻 書人送學士院試問吏理,堪任職官者,具以名聞。」 乾德六年,史館新定書目四卷。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玉海》云云。

開寶五年詔李昉陳鄂等校定經典釋文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玉海》,唐陸德明《尚書釋 文》。用古文。後周顯德六年,郭忠恕校定古文刻板。太 祖命判國子監周惟簡等重修。開寶五年二月詔翰 林學士李昉校定上之。詔名《開寶新定尚書釋文》。 又云「李昉與知制誥李穆、扈蒙校定《尚書釋文》,周惟 簡與陳鄂重修。」詔並刋板頒行。開寶五年,判監陳鄂 與姜融等四人校《孝經》《論語》《爾雅釋文》,上之。

開寶九年,籍江南圖書二萬餘卷。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玉海》,「開寶九年,得江南 圖書二萬餘卷。」 又云:「建隆初,三館書僅萬二千餘 卷。及平諸國,收圖籍,蜀江南最多。開寶中,參以書為 八萬卷,凡得蜀書二萬三千卷,江南書三萬餘卷。」 按《文獻通考》:「開寶八年冬,平江南。明年春,遣太子洗 馬呂龜祥就金陵籍其圖書,得二萬餘卷,悉送史館。 自是群」書漸備。兩浙錢俶歸朝。又收其書籍。按玉海所載得

《蜀及江南書》,前後多寡互異,今並存以備參考。

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九月幸新修三館書院

按《宋史太宗本紀》。太平興國二年九月乙未。幸新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