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7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三館 按《職官志》。太平興國初。於昇龍門東北。創立 三館書院。

按《玉海》,「五季時在右掖門內止十餘楹,書纔數櫃。太 平興國二年始于乾元殿東改建。」

按《文獻通考》:「先是朱梁都汴,正明中,始以今右長慶 門東北廬舍十數間為三館,湫隘卑庳,纔蔽風雨。周 廬徼道,出于其側,衛士騶從,朝夕喧雜,歷代以來,未 遑改作。每諸儒受詔,有所論譔,即移于他所,始能成 之。太平興國初,因幸三館,顧左右曰:『若此之陋,豈可 以蓄天下圖籍,延四方之士耶』?即詔經度左昇龍門」 東北,舊車路院別建三館,命中使督其役。棟宇之制, 皆親所規畫。

太平興國三年,以新修書院為「崇文院」,幸崇文院觀 書。

按《宋史太宗本紀》,太平興國三年二月丙辰,以三館 新修書院為崇文院,辛未幸崇文院觀書。 按《藝文 志》:太宗始於左昇龍門北建崇文院,而徙三館之書 以實之。 按《職官志》:太平興國三年賜名崇文院,遷 西館書貯焉。東廊為集賢書庫,西廊分四部,為史館 書庫。 按《南唐李氏世家》,「李煜字重光,太宗幸崇文 院觀書」,召煜及劉鋹令縱觀,謂煜曰:「聞卿在江南好 讀書,此簡策多卿之舊物,歸朝來頗讀書否?」煜頓首 謝。

按《玉海》,太平興國三年,遷舊館之書。二月丙辰朔,賜 名崇文院。院東廡為昭文書庫,南廡為集賢書庫。西 廡有四庫,分四部,為史館書庫。辛巳,幸觀書,凡六庫, 書籍正副本八萬卷。雍熙中,建祕閣于此,分內庫書 籍藏之。或云祕閣藏圖書,國學藏經典,三館藏史傳。 按《文獻通考》,太平興國三年二月,書院成,詔曰:「國家 建新崇構,大集群書,宜錫嘉名,以光策府。其三館新 修書院,宜目為崇文院。」自經始至于畢功,臨幸者再, 輪奐壯麗,甲於內庭。西序啟便門以備行幸,于是盡 遷舊館之書以實之。院之東廊為昭文書庫,南廊為 集賢書庫,分經、史、子、集四部,為史館書庫,六庫書籍 正副本凡八萬卷。策府之文,煥乎一變矣。

太平興國四年。建太清樓。藏御製及四部群書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太平興國四年。建 太清樓于迎陽門。《後苑長編》云。「太清樓藏太宗御製 及墨蹟石本。九百三十四卷。軸四部群書二萬三千 七百二十五卷。其後群書增及一萬一千二百九十 三卷。太宗御集御書又七百五十三卷。」

太平興國七年,以御書二百九卷藏祕閣。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有趙州隆平簿王 著,善行草書,太平興國七年六月甲戌以為翰林侍 書,又選趙。等七人待詔翰林,故有三體書故事六 十三卷,兩韻詩十卷,草書《急就章》二卷,《千字文》二卷, 《孝經》一卷,《賞花釣魚詩》一卷,雜草書五十三卷,《飛白》 六十九卷,《八分千字文》二卷,行書《祕閣贊》三卷,五體 書、四體書各一卷,合二百九卷,為十二部,藏祕閣。 太平興國八年,詔賜睦州學《九經》。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田錫傳》:「太平興國七年, 知相州,改右補闕,復上章論事,明年,移睦州。睦州人 舊阻禮教,錫建孔子廟,表請以經籍給諸生,詔賜九 經,自是人知向學。」

太平興國九年,詔「中外上《三館闕書》。」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太平興國九年正 月壬戌,詔中外上三館闕書及三百卷,當甄錄。自是 四方書籍,往往間出。上謂侍臣曰:「教化之本,治亂之 原,無書籍,何以取法今三館貯書數雖不少,若觀《開 元書目》,即遺逸尚多,宜廣行求訪。」乃詔以開元四部 書目比校,闕者搜訪,具錄所少書示中外。

按:《文獻通考》:「太平興國九年正月詔曰:『國家宣明憲 度,恢張政治,敦崇儒術,啟迪化源。國典朝章,咸從振 舉。遺編墜簡,當務詢求,眷言經濟,無以加此。宜令三 館以開元四部書目閱館中所闕者,具列其名。詔中 外購募,有以亡書來上及三百卷,當議甄錄酬獎。餘 第卷帙之數,等級優賜。不願送官者,借本寫畢還之』。」 自是四方書籍往往間出。

雍熙元年春正月壬戌購逸書

按:《宋史太宗本紀》云云。

端拱元年置祕閣于崇文院親臨幸觀書是年命司業孔維等校五經正義

按《宋史太宗本紀》,端拱元年五月辛酉,置祕閣於崇 文院 按《藝文志》:分三館書萬餘卷,別為書庫,目曰 祕閣。閣成,親臨幸觀書,賜從臣及直館宴。又命近習 侍衛之臣縱觀群書。 按《職官志》,直祕閣人,國初以 史館、昭文館、集賢院為三館,皆寓崇文院。端拱元年, 詔就崇文院中堂建祕閣,擇三館真本書籍萬餘卷, 及內出古畫墨蹟藏其中。以右司諫、直史館宋泌為 直祕閣。直館、直院則謂之館職,以他官兼者謂之貼 職。又祕閣注:端拱元年建祕閣於院中。昭文館、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