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7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紹興十七年,集祕省闕書目錄為《求書闕記》。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紹興十七年,鄭樵 按祕書所頒闕書目錄,集為《求書闕記》七卷,《外記》十 卷。又總天下古今書籍分類為《群玉會記》三十六卷。 徐士龍編《求書補闕》一卷。《中興書目》有《嘉祐搜訪闕 書目》《紹興求書闕記》。

孝宗乾道九年詔胡銓以所寫四經解投進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乾道九年閏正月 二十三日。敷文直學士胡銓言。「聖訓令臣進所解諸 經。今先繕寫。《周易》《周禮》《禮記》《春秋》四經解。」詔令投進。

淳熙二年詔以史館所藏祕書悉付祕閣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淳熙二年五 月,以史館所藏天文曆算陰陽術數兵法之書,凡五 千十二卷,天文圖畫一百十四卷,悉付祕閣。」

淳熙四年于太學建閣,奉安《石經》。以少監陳騤言編 撰《書目》。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淳熙四年二月十 九日。詔知臨安府趙磻老於太學建閣。奉安石經。寘 碑石於閣下。墨本於閣上。以「『光堯石經之閣』為名。朕 當親寫。」參政茂良等言:「自昔帝王未有親書經傳至 數千萬言者。不惟宸章奎畫。照耀萬世。崇儒重道至 矣。」上曰:「太上字畫天縱。冠絕古今。」五月二十四日磻 老奏:「閣將就緒,其石經《易》《詩》《書》《春秋左氏傳》《論語》《孟 子》外,尚有御書《禮記》《中庸》《大學》《學記》《儒行經解》五篇, 不在太學石經之數。令搜訪舊本,重行摹勒,以補《禮 經》之闕。」從之。六月十三日,御書「光堯御書石經之閣」 牌賜國子監,百官請觀視。從之。十月,少監陳騤等上 言,乞編撰書目。 又云:「陳騤編《館閣錄》,載」祕閣諸庫 書目:御札六百七軸,三十五冊,五道《太上聖政》六十 一冊,《日曆》一千二冊,並藏閣上。經、史、子、集四類,一萬 三千五百六卷,三千九百五十八冊。分兩庫:御前書: 經、史、子、集四類,二千五百二卷,六百十四冊;《四庫書》: 經、史、子、集二萬三千五百八十三卷,六千五百十二 冊。《續搜訪庫》:經、史、子、集二萬三千一百四十五卷,七 千四百五十六冊。《諸州印板書》六千九十八卷,一千 七百二十一冊。

淳熙五年六月,上《中興館閣書目》。九月,幸祕書省觀 圖書詔印書目進入。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淳熙五年六月九 日上《中興館閣書目》七十卷。序例一卷。序例凡五十五條凡 五十二門,計見在書四萬四千四百八十六卷,較崇 文所載多一萬三千八百十七卷,復參《三朝史志》多 八千二百九十卷,《兩朝史志》多三萬五千九百九十 二卷。閏六月十日,令浙漕司摹板。九月十二日壬申, 幸祕書省觀圖書,宴右文殿。十四日,詔祕省印《館閣 書目》,以二十部進入。先是三月,騤等言:「慶曆元年《崇 文總目》成,參政王舉正上言,今《書目》成書,宜於參政 過局日觀閱投進。」從之。

按:《文獻通考》:「淳熙五年書目成。」

淳熙六年,閻蒼舒請「以《祕省書目》參對繕寫。」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淳熙六年六月二 十七日。吏部侍郎閻蒼舒請祕省錄見有書目。送四 川制置司參對官書目錄。繕寫上之。

淳熙七年五月,申飭「書坊擅刻書籍」之禁。

按:《宋史孝宗本紀》云云。

淳熙八年,賜吳益王府「《經》《史》《子》《集》」各一帙。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淳熙八年四月五 日。詔國子監印《經》《史》《子》《集》各一帙。賜吳益王府。從教 授劉光祖請也。

淳熙十三年,莫叔光請《參對書目》有未收之書,移文 取索。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淳熙十三年九月 二十五日。祕書郎莫叔光請詔諸路監司守臣。各上 書目。以館閣書目參對。有未收之書。移文取索。從之。

寧宗嘉定三年編次御製札目錄

按《宋史寧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云云。

嘉定十三年,詔張攀等《續書目》。

按《宋史寧宗本紀》不載。 按《藝文志》,寧宗時續書目 又得一萬四千九百四十三卷,視《崇文總目》又有加 焉。

按《中興館閣續書目》:「祕書丞張攀等乞編《新目》,以續 前書,得書七百五十二家,八百四十五部,凡一萬四 千九百四十三卷。嘉定十三年四月上。」

按《文獻通考》:「嘉定十三年,以四庫之外,書復充斥,詔 祕書丞張攀等續《書目》,又得一萬四千九百四十三 卷,而太常太史博士之藏、諸郡諸路刻板而未獻者 不預焉。蓋自紹興至嘉定,承平百載,遺書十出八九, 著書立言之士又益眾,往往多充祕府。紹定辛卯火 災,書多闕。」今據《書目》《續書目》及搜訪所得嘉定以前 書,詮校而志之。

理宗端平二年詔陳均編長編陳文蔚著尚書解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