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2 (1700-1725).djvu/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子以為養德養身。此類頗多,蓋愚之所未「解也。嘗得

楊誠齋《易傳》而讀之,以《十翼》解《經》,以理明《𦅸》,以事證 理,蓋豁然有契於衷,曰:『斯所謂開物成務,冒天下之 道者乎?斯所謂有君子之道四焉者乎?惜也,宋朝取 而藏之祕閣,而不龥布于天下,今之學者知有程朱 之《易》,而不知有楊氏之《易》,斯《易》道之所以未大明也』。」 賈大夫曰:「其然乎,其然乎!」淇聞之也:「溯黃河者窮其 源,睇《泰華》者陟其巔。沿流而往,歷趾而升,則漁樵猶 必資之,而況先儒之言所由以明聖人之經者乎?請 梓而行之,以廣公之志,可乎?」余曰:「可哉。」遂次其答問 之語而弁之。嘉靖四十二年九月。

林栗周易經傳集解三十六卷

按栗自序臣聞易之為書肇自伏羲演於文王成於周公贊於孔子雖經秦火無所失亡極四聖之精思發三才之妙理其指若遠而甚近其辭若奧而甚明

其象與數,若恢詭而不可知,而皆顯然著見於生民 日用之間,殆不可以須臾離者。然其爻象反覆,上下 周流,惟變所適,故謂之《易》,蓋取變易為義也。自漢以 來,言《易》之家千塗萬轍,於《易》之一字已有三說,曰「變 易也,不易也,簡易也」,是豈所謂至當歸一,精義無二 者乎?昔之制字者,蓋以日月合而成文,亦取晝夜變 通之義云爾。《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伏羲尚矣,文王 演之,周公成之,故謂之《周易》,猶《書》言周書,《禮》言《周禮》 而已。孔子讀《易》,至於韋編三絕,且曰:「加我數年,五十 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其可以《易》言之哉!近世諸儒, 湛思未至,燭理不明,乃欲舍羲文之畫,捐周孔之辭, 至於《繫辭》《說卦》《序卦》《雜卦》,一切不取,而自以其意言 《易》之義,是猶即鹿而無虞也,其能有得乎哉?古者簡 編重大,故六十四卦析為二篇,上篇三十,下篇三十 四,其多寡不齊者,非取諸卦,取諸畫也。卦出於象,象 出於畫,八卦之畫三十有六,六十四卦之象亦三十 有六,剖而分之各十有八。十有八者,蓍之變也,揲之 所以成卦也。上篇之「象十有八,其為卦三十;下篇之 象亦十有八,其為卦三十有四:是非私智之所能議 矣。錯而成之十有八,綜而言之,則三六之數也。《易》始 於三,成乎六。三者,《乾》之畫也;六者《坤》之畫也。是則爻 象之所從起,而變化之所由生也。文王、周公、孔子三 聖人者于此盡心焉。學者不本乎是而言《易》,妄也。」臣 故紬繹《經》《傳》,述其指解,而為之序。

曾穜大易粹言十卷

按穜自序伏羲以前理具而畫未形伏羲以後畫形而理遂晦至文王周公孔子始有辭後人當使言與心通理因辭見明行明事然後為得甚者以象為本

「以數為宗,以卜筮為尚」,可怪也。「吾根于性理者哉。」 淳熙乙未夏五月,穜代匱龍舒,因與二三僚友語及 先生之學,皆欣然有得。謂穜曰:「《易》道蓋生生不窮,未 嘗拘泥,胡可不傳?」遂相與裒伊川家所嘗發揮大《易》 之旨者,明道、伊川、橫渠、廣平、龜山、兼山、白雲合七先 生集為一書,目之曰-《大易粹言》。攷其說雖小有不同, 要其終則歸乎一致。板之以傳,使夫後之學者由是 可以知仁義道德之說,性命禍福之理,君臣父子之 大致,誠不為無補。《易》曰:「先天而天弗違。」龜山載邵堯 夫詩,亦有「畫前元有易」之語,蓋七先生之所宗。先生 之學,畫前之《易》也,學者宜究心焉。淳熙二年九月。

按程九萬跋是書之成所惠於後學多矣夫學莫不有宗後之學者皆失之學琴有譜學弈有數彼業一技者且然而況於學道者乎吾聖人闡道之微以詔

後學悉具於六藝,煨燼之餘,惟《易》為全書,故昔人號 《易》為「六藝之原。」有志於道德性命之學者,可不出入 其門而探其奧乎?捨是不用吾力,而欲求夫徑造頓 悟之說,幾何而不胥為異端也。蓋自胚腪于羲,發露 于文,而大彰明于夫子道妙所在,內外之不偏廢,終 始之無有二致。由是而充之,可以處貴賤,可以達生 「死,漢儒休咎災異之證,最害道之甚者。寥寥千百載 間,有伊川、二程先生者,探三聖之用心,與一時諸公 講究至到,可為學者據依,然猶病其文字之間見帙 籍之散漫。今公會而通之,貫而一之,誠有功於聖門, 端不止於《裒集》而已,學者於是而得其所宗矣。」書成, 遂述前日語,以書於末云。淳熙四年「正月。」

按李祐之跋昔伊川先生發揮大易之旨獨止於六十四卦而繫辭無傳學者惜之惟當時諸公之所講究間見層出亦足以補其遺闕然編帙散漫猶病焉

祐之蚤獲遊溫陵曾公之門。公平居議論必及於《易》, 而伊川之學尤所篤好,故嘗以親受白雲之說合伊 川兄弟而下共為七家,欲鑱之而未能也。洎來舒郡, 出以相示,且俾訂證其非是,期與同志共之。凡涉書 七十有五種,為字四十五萬有奇,義多互見,辭或重 出,而後伊川之《易》無遺憾之歎。噫!公之用心也蓋深, 「而人之獲利也亦博矣。」于是乎書。

按張嗣古跋右大易粹言前太守曾君穜命郡博士方聞一所裒輯者也雖七家之書不無淺深異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