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2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各為之說,謂為「人道建極」,合隱顯而立極成《易》也。其 次分《易》為四,為伏羲易、文王易、周公易、孔子易,合為 《四聖易圖》,以示其序,而各為之說,為之圖,演太極之 後所以成《易》者也。其次為孔門言《易》諸儒擬易傳注 疏釋等類,以為《易》之支流餘裔。見太極為《易》之用。「太 極而無極,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焉爾矣。凡十類六十 篇,總謂之《太極演》云。

元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十二卷

按炳文自序宇宙間皆自然之易易皆自然之天天不能畫假伏羲以畫天不能言假文王周孔以言然則羲文周孔之畫之言皆天也易言於象數而天者

具焉。《易》作於卜筮,而天者寓焉。善乎,子朱子之言曰: 「伏羲《易》自是伏羲《易》,文王、周公《易》自是文王、周公《易》, 孔子易自是孔子《易》。」嗚呼,此其所以為羲、文、周、孔之 天也。必欲比而同之,非天矣。《易》解凡幾百家,支離文 義者不足道,附會取象者尤失之。蓋凡可見者皆謂 之象,其或巧或拙,或密或疏,皆天也。《易》之取象,一是 巧且密焉,非天矣。惟卲子於先天而明其畫,程子於 後天而演其辭,朱子《本義》又合卲、程而一之,於是羲、 文、周、孔之《易》,會其天者也。學必有統,道必有傳。溯其 傳,羲、文、周、孔之《易》,非朱子不能明;要其統,凡諸家講 《易》,非《本義》不能一。然其統、其傳,非人之所能為也,亦 天也。予此書融諸家之格言,釋《本義》之要旨。後之學 者。或由是而有得於《本義》。則亦將有得於羲文周孔 之天矣。延祐丙辰。

按潘旦序易未易通也夫子著易十翼曰述而不作示謙也匪聖弗作匪賢弗述作者之意述者通焉本義通釋宋儒胡雲峰所著也通乎聖人之心斯易通

矣。《易》始畫於羲,彖於文,爻於周公,翼于夫子,合四聖 而成者也。交易變易,始之終之,造化消息之妙,微矣 哉!降及秦漢,等為術數之書,太元擬《易》而反晦《易》,可 慨也!至宋卲子深明先天之畫,周子著《太極圖》,程子 得之,著《易傳》,演後天之辭。朱子又會而折衷之,著《本 義》以發其蘊,明且通矣。曾不再傳,紛然譁然,人竊一 勺以自見,茫無所歸,道復晦塞,雲峰深為是懼,著《太 極賦》《二爻反對論》《二體相易論》《二十四氣論》。晚乃融 諸家之說,著《本義通釋》,申朱子之義,以上探夫羲、文、 周、孔之心。晦者以明,塞者以通。若禹決川距海,濬畎 澮距川,沛然也。注述之功,顧不偉哉!書經兵燹,多至 亡逸。其九世孫珙暨弟玠法祖講《易》,募遺書得上、下 經而闕十翼,乃復彙蒐諸集中以補之,幾為全書。旦 讀之,不忍釋手,𢌿鄧教諭杞校而傳之,以詔後之學 《易》者。見雲峰氏有功于《易》,而珙、玠又有功於祖也。

吳澂易纂言十卷

按澂自序周易上下經二篇文王周公作彖象繫辭上下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傳十篇夫子作秦焚書周易以占筮獨存漢志易十二篇蓋經一傳十也自魏

晉諸儒分《彖》《象》《文言》入經,而《易》非古,注疏傳誦者苟 且仍循,以逮于今。宋東萊先生呂氏始考之以復其 舊,而朱子因之。第其文字闕衍謬誤,未盡正也。故今 重加修訂,視舊本頗為精善。惟於大義不能有所損 益,而於「羽翼遺經」亦不為無小補云。

按觀生跋先生著是書幾四十年其間槁成改易者凡數四壬戌秋書成然未嘗以示人明年春觀生固請鋟諸梓以示學者先生慨然許之猶慮傳寫之或

差,乃命抄寫而自督視,因正其未安,明其句讀,而益 加詳密。寫未及半,適特旨遣使召入翰林,度不可辭, 不數日上道,觀生隨侍至郡城,集同志分帙畢寫。將 及九江,點校纔竟。若卦圖象例,陸續刊行。因書之成, 遂志年月於右:嘗聞諸先生曰:吾於《易》書,用功至久, 下語尤精,其象例皆自得于心,亦庶乎文王、周公《繫 辭之意。又曰。吾於〈書〉》有功于世。視《易》為猶小。吾於《易》 有功于世為甚大。則讀是書者。其可不知先生用意 深切。而泛視之哉。至治癸亥五月。

按焦竑序易者象也昔聖人賾天下之故窮造化之隱而其妙有難以言示者於是擬諸形容若身與物皆取而寓之於象象立而易斯見矣蓋不求之顯則

幽不闡,不取之近則遠不明,故六十四卦三百八十 四爻皆象也。觸類可為其象,合義可為其變,而辭與 占皆舉之矣。鄭康成《易傳》九卷,一主於象,王氏之說 盛行,而鄭學始絀。至顏延之為祭酒,一以輔嗣為師, 非是族也。不置學官,而目擊道存之旨日微。陸澄有 言:「《易》自商瞿之後,雖有異家,一以象數為宗,不此之」 求,而欲以明《易》,是負苓者之妄人也。洛誦之流,沿而 不返。近世復有理數並言者,是索理于象外,而不知 其非二物也。吳氏幼清,洞契於斯,作《纂言》一編,總若 千萬言,而一決之象,超然卓詣,絕不為兩可之詞。稽 疑抉奧,契于吾心者,抑何多也!學者執是以求之,則 以見羲文之心;見羲文之心,則能見「天地之心矣。羲 文之心即天地之心,而天地之心則吾心也,見吾心 則見《易》矣。噫非極深研幾者,其孰能知之?」幼清嘗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