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為奇,二畫為耦,遂為八卦。又錯總為六十四卦,凡 三百八十四爻,文王又為之彖象以釋其義,無非陰 陽消長,盛衰屈伸之理,聖人之所以學者,學此而已。 把乾卦一卦看,如「乾元亨利貞」,人要做事,若占得乾 卦是純陽。「元」者大也,「亨」者通也,其為事必大通。然而 雖說「大亨」,若所為之事不合正道,則亦不得其亨,故 雖云「大亨」,而又利于正。卦內六爻都是如此。如說「潛 龍勿用」,是自家未當出作之時,須是韜晦,方始無咎。 若此而不能潛晦,必須有咎。又如上九云:「亢龍有悔。」 若占得此爻,必須以亢滿為戒。如這般處,最是《易》之 大義。《易》之為書,大抵「于盛滿時致戒。蓋陽氣正長,必 有消退之漸,自是理勢如此。」又云:「當極盛之時,便須 慮其亢。如當堯之時,須交付與舜。若不尋得箇舜,便 交付與他,則堯之後天下事未可知。」又云:「康節所以 見得透,看他說話,多以盛滿為戒。如云:『只喜成微醺, 不喜成酩酊』。又云:『康節多于消長之交看』。」又云:「許多 道理,本無不可知之數,惟是康節體得熟,只管體來 體去。到得熟後,看是甚麼事理,無不洞見。」
甘。節問:「如何謂之性?」答曰:「天命之謂性。」又問:「天之所 命者,果何物也?」答曰:「五常是理,陰陽是氣。有理而無 氣,則理無所立;有氣而後理有所立,故五行次陰陽。」 看《遺書》中「善惡皆天理,及惡亦不可不謂之性,不可 以濁者不謂之水」等語,及《易傳》「陽無可盡之理」一節, 即此義可推矣。更以事實考之,只如鴟梟蝮蝎,惡草 毒藥,還可道不是「天地陰陽之氣所生否?」
答潘景愈云:「前書示及《易傳》二義,『陰陽交和』」,恐非是 指君子小人。而君子之于小人,固不當過為忿疾,然 無交和之理。韓富當時事力,蓋不足以勝二姦,非固 欲與之和也。元祐誠有過甚處,然當時事勢恐不如 此,亦不免禍。要當有以開悟人主之心,乃絕後患耳。 東漢誅宦官事,前輩多論之,大略皆如來喻。然嘗細 考其事,恐禍根不除,終無可安之理。後人據紙上語, 指點前人,甚易為力。不知事到手頭,實要處斷,毫髮 之間,便有成敗,不是容易事。若使陳、竇只誅得首惡 一二人,後來未必不取王允五王之禍也。
陰爻稱六,與程《傳》之說大不同。這只就四象看,便見 得分曉。「陰陽」一段,只說通例,此兩物相無不得。且如 天晴,幾日後無雨,便不得。十二箇月,六月是陰,六月 是陽。一日中,陽是晝,陰是夜。
《四象》
先生曰:「四象是老陽、老陰、少陽、少陰,老陽是九,老陰 是六,少陽是七,少陰是八。」先生以指畫在卓子上,曰: 「皆湊成十數。當時說得甚明,今偶失記,當求先生見 印成《易圖》看。」先生云:「見今雕版未了。」
答程迥云:「兩儀四象」之說,閩中前輩嘗有為此說者, 意亦竊謂然,初未敢自信也。今得來示,斯判然矣。但 謂兩儀為乾坤之初爻,謂四象乾坤初二相錯而成, 則恐立言有未瑩者。蓋方其為兩儀,則未有四象也, 方其為四象,則未有八卦也。安得先有乾坤之名,初 二之辨哉?妄意兩儀只可謂之陰陽,四象乃可各加 以太少之別。而其序亦當以太陽=少陽。少陰: 太陰:為次,蓋所謂「遞升而倍之者不得越。」《與》。 而先為。也。此序既定,又遞升而倍之,適得「乾一、兌 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序也」,與邵氏《先 天圖》合。此乃伏羲始畫八卦,自然次序,非人私智所 能安排,學《易》者不可不知也。
又云:「兩儀四象,恐須如先天之序,乃為自然之數,而 始乾終坤」,理勢亦無不可。若必欲初次。乃是以 意安排,而非自然之序。又二象之上各生兩爻,即須 以《乾》《兌》《艮》《坤》為次,復無所據,更乞詳考見教。
蔣明之問:「《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 八卦。」先生曰:「《易》有太極,便有箇陰陽出來。陰陽便是 兩儀。儀,匹也。兩儀生四象,便是一箇陰,又生出一箇 陽。」是一象也。一箇陽又生一箇陰,是一象也。一 箇陰又生一箇陰,是一象也。一箇陽又生一箇陽 =,是一象也,此謂「四象生八卦。」是這四箇象,生四陰 時,便成坎震坤兌四卦;生四箇陽時,便成巽離艮乾 四卦。
如以「兩儀」言,則太極是太極,兩儀是用;以「四象」言,則 兩儀是太極,四象是用;以「八卦」言,則四象又是太極, 八卦又是用。
四象不必說陽向上,更合一畫為九,方成老陽。到《兌》 便推不去了。《兌》下一畫,卻是八卦,不是四象。
「陽上交于陰,陰下交于陽,而生四象」,便是陰陽各兩 畫了。陰交剛,陽交柔,便是陰陽又各生兩畫了。就《乾》 兩畫邊看,乾兌是老陽,離震是少陰。就《坤》兩畫邊看, 坤艮是老陰,坎巽是少陽。又各添一畫,則八卦全了。 老陰老陽所以變者,無他到極處了。無處去,便只得 變。九上更去不得了,只得變回來做八。六下便是五 「數了。六去不得,所以卻去做七。陰陽是陽中之陰陽, 剛柔是陰中之剛柔。剛柔以質言,是有箇物了,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