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3 (1700-1725).djvu/1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王遇問:「八卦之位如何?」答云:「康節說:伏羲八卦,乾位 本在南,坤位本在北。文」王重《易》時,更定此位,其說甚 長,大概近于附會穿鑿,故不曾深留意。然《說卦》所說 卦位,竟亦不能使人曉然,且當闕之,不必彊通也。 太極兩儀、四象八卦者,伏羲畫卦之法也。《說卦》「天地 定位」,至「坤以藏之」以前,伏羲畫八卦之位也。「帝出乎 震」以下,文王即伏羲已成之卦,而推其義類之詞也。 如卦變圖「剛來柔進」之類,亦是就卦已成後用意推 說,以此為自彼卦而來耳,非真先有彼卦,而後方有 此卦也。古注說賁卦自《泰》卦而來,先儒非之,以為乾 坤合而為《泰》,豈有《泰》變為《賁》之理?殊不知若論伏羲 畫卦,則六十四卦一時俱了,雖乾坤亦無能生諸卦 之理。若如文王、孔子之說,則縱橫曲直,反覆相生,無 所不可,要在看得活絡,無所拘泥,則無不通耳。 《八卦爻義》,最好玩味。

答程迥云。《乾坤六爻圖位》。鄙意亦有未曉處。更乞誨 示。

「文王八卦,有些似京房卦氣,不取卦畫,只取卦名。京 房卦氣以《復》《中孚》《屯》為次,陽氣之始也。《中孚》陽實在 內而未發也,《屯》始發而艱難也,只取名義。文王八卦 配四方四時,離南坎北,震東兌西,卦畫不可移換。 《易》上經始乾坤而終坎離,《下經》始艮兌震巽而終坎 離。」楊至云:「《上經》反對九十八卦,《下經反對》亦九十八 卦。」先生曰:「林黃中筭《上下經》『陰陽適相對』等,某筭來, 誠然。沈存中欲以節氣定晦朔,不知交節之時在亥, 此日當如何分?太元紀日而不紀月,無弦朢晦朔。」 蔡元定問:「『先生言帝,終始萬物,文王言艮,終始萬物』, 是差了一位。是文王自寅起,先生自子起?」曰:「也不是 自子,是漸漸生來。」

所示《易》卦次敘。此未深究,不敢輕為之說。但本圖自 初爻而陰陽判。

左三十二卦共一陽,右三十二卦共一陰,

答:柯國材云:「次爻又一,變而又交。」兌與艮交震與巽交而「八卦 小成」矣。其上因而重之,而成六十四卦;

此次序甚明,其所以為《易》者,似因陰陽往來相易而得名,非專謂震巽四五相易而然也。此理在天地間,無時不然,仰觀俯察,暑往寒來,莫非運用,恐不待考諸象圖而後明也。然古人制作之妙,顯發乾坤造化之機,有如此者,是亦可樂而玩之耳。

《乾》於文王八卦之位在西北,于十二卦之位在東南, 《坤》於文王八卦之位在西南,于十二卦之位在西北。 故今圖子列文王八卦于內,十二卦于外,見彼此位 置,迥然不同,雖有善辯者,不能合而一之也。然十二 卦之說可曉,而八卦之說難明。可曉者當推,難明者 當闕。案圖以觀,則可見矣。

「論十二卦,則陽始于子而終于巳,陰始于午而終于 亥。論四時之氣,則陽始于寅而終于未,陰始于申而 終于丑。」此二說者,雖若小差,而所爭不過二位。蓋子 位一陽雖生而未出乎地,至寅位《泰卦》,則三陽之生 方出地上,而溫厚之氣從此始焉。巳位《乾卦》,六陽雖 極而溫厚之氣未終,故午位一陰雖生而未害于陽, 必至未位《遯卦》,而後溫厚之氣始盡也。其午位陰已 生,而嚴凝之氣及申方始。亥位六陰雖極,而嚴凝之 氣至丑方盡。義亦放此。蓋地中之氣雖見,而地上之 氣易熾,故周人以建子為正。雖得天統,而孔子之論 為邦,乃以夏時為正,蓋取其陰陽始終之著明也。案 圖以推,其說可見。

《答:袁樞》云:「來喻謂《坤》之上六,陽氣已生。」其位在亥《乾》之上 九,陰氣已生。其位在巳以《剝》上九「碩果不食,十月為陽月」 之義推之,則《剝》卦上九之陽方盡,而變為純坤之時, 《坤》卦下爻已有陽生于其中矣。但一日之內,一畫之 中,方長得三十分之一,必積之一月,然後始滿一畫 而為《復》,方是一陽之生耳。《夬》之一陰為乾為姤,義亦 同此。

《來喻》雖有此說。而未詳密。故為推之如此。

蓋論其始生之微,固已可名于陰陽,然便以此為陰 陽之限,則其方盛者未替,而所占不啻卦內六分之 五;方生甚微,而所占未及卦內六分之一;所以未可 截自此處,而分陰陽也。此乃十二卦中之一義,與《復 姤》之說,理本不殊。但數變之後,方說得到,此不可攙 先混說,亂了正意耳。

來喻。又謂「冬春為陽,秋夏為陰。」以文王八卦論之,則 自西北之乾以至東方之震,皆父與三男之位也;自 東南之巽以至西方之兌,皆母與三女之位也。故《坤》 《蹇》《解》之象辭,皆以東北為陽方,西南為陰方。然則謂 冬春為陽,夏秋為陰,亦是一說。但《說卦》又以乾為西 北,則陰有不盡乎西;以《巽》為東南,則陽有不盡乎東; 又與三卦《彖》辭小不同。

此亦以來書之說推之;而《說卦》之文,適與《彖》辭相為表裏;亦可以見此圖之出于文王也;

但此自是一說,與他說十二卦之類,各不相通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