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4 (1700-1725).djvu/7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互體自左氏已言,亦有道理。鄭夬又有《變卦說》,謂「乾《坤》大父母也;《復》《姤》,小父母也。」 《乾》一變生復,得一陽;《坤》一變生姤,得一陰,至《乾》六變生歸妹,本得三十二,以成六十四卦,即邵氏《先天圖》。此互體變卦,皆足與京氏相發明者,因附識之。

《三則》「始於費直。」

其說亦無師授,亡章句。以《彖》《象》《繫辭》十篇,《文言》解說上、下經。凡以《彖》《象》《文言》參入卦中者,自費氏始。

而鄭元、王弼等皆傳之。

費之《易》,其本皆古字說,號《古文易》,以授琅琊王璜,璜授沛人高相,相以授子康及蘭陵之蔣永。故有費氏之學行於人間,而未得立。後漢陳元、鄭眾皆傳費氏之學,馬融又為其傳,以授鄭元,元作《易註》,荀爽又作《易傳》。魏代王肅、王弼並為之註。自是費氏大興,梁丘施氏亡於西晉,京氏有書無師,鄭元、王弼二註列於國學,齊代惟傳鄭義,至隋王註大行,鄭學今殆絕矣。漢以來,言《易》者多主象數,惟弼主理略數,天下宗之。然好老氏。晉魏談元,自弼輩倡之。

自是費氏興,而田何遂息。費所傳者即今易也至唐,孔穎達作 《正義》,獨取王弼之學。

王弼字輔嗣,所註《上下經》,其門人韓康伯之徒又從而疏之。按以《文言》雜入卦中,自費氏始。孔穎達又謂輔嗣之意,象本釋經,宜相附近,分爻之象,各附逐爻,則費氏初變古之時,猶若今乾坤,歟古《經》始變於費氏,而卒大變於王弼。晦庵嘗欲合之。

李鼎祚之《集解》,則取鄭而舍王;陸德明之《釋文》,則宗 京而尚「數」;及宋程子之《傳》。

伊川之《易》,朱子謂其「言理甚備,象數卻欠」 ,雖不明言以非之,而意實有所不滿。

朱子之《本義》出,而後理與《象》兩明焉。

《語錄》云:「《易》只卜筮之書,今人多說道理,總說得好,只是與《易》原不相干。」

他若《衛元嵩》之《元包》。

唐人,其書以八純卦為八篇首。蘇明允註之,謂「《易》起于《乾》,《包》起于《坤》。」 李江序之,謂「周曰《周易》,唐曰《唐包》。」 然《易》有六十四卦,分爻布畫,而《包》則有卦無爻。《易》用蓍筴,敘老別少,而《包》則分大、小、孟仲,此何取義也。

關子明之《易傳》。

魏關朗撰。王通贊《易》,蓋宗此。唐趙蕤注,或云阮逸偽作。

其「僭妄而畔《易》」者乎?

日知錄

《三易》

夫子言包羲氏始畫八卦,不言作《易》,而曰:「《易》之興也, 其於中古乎?」又曰:「《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 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文王所作之辭,始名為 《易》。而《周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 曰《周易》。《連山》《歸藏》非《易》也,而云三《易》者,後人因《易》之 名以名之也,猶之《墨子書》言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 之《春秋》,周、《燕》《齊》《宋》之史,非必皆《春秋》也,而云《春秋》者, 因魯史之名以名之也。

《左傳僖十五年》,戰于韓,卜徒父筮之,曰:「吉。」其卦遇蠱, 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成十六年,戰于鄢 陵,公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復,曰「南國蹙,射其元王中 厥目。」此皆不用《周易》,而別有引據之辭,即所謂三《易》 之法也,而《傳》不言《易》。

《重卦不始文王》

大卜掌三《易》之法,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攷 之《左傳》,襄公九年,穆姜遷于東宮,筮之,遇《艮》之隨,姜 曰:「是于《周易》,曰隨,元亨利貞,無咎。」獨言是于《周易》,則 知夏商皆有此卦,而重八卦為六十四者,不始於文 王矣。

《朱子周易本義》

《周易》自伏羲畫卦,文王作《彖辭》,周公作《爻辭》,謂之「經。」 經分上下二篇。孔子作十翼,謂之「傳。」傳分十篇,《彖傳》 上下二篇,《象傳》上下二篇,《繫辭傳》上下二篇,《文言》《說 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各一篇。

《漢書藝文志》:「《易經》十二篇。」 師古曰:「《上下經》及《十翼》,故十二篇。」 孔氏正義曰:「《十翼》者,上《彖》一、《下彖》二,《上象》三、《下象》四,《上繫》五、《下繫》六,《文言》七,《說卦》八,《序卦》九,《雜卦》十 。」 陸德明《釋文》曰:「太史公論六家要旨,引『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謂之《易大傳》』。」 班固謂:「孔子晚而好《易》,讀之韋編三絕而為之《傳》,《傳》即《十翼》也。」 前漢六經與《傳》皆別行,至後漢諸儒始合經、《傳》為一。

自漢以來,為費直、鄭元、王弼所亂,取孔子之言,逐條 附於卦爻之下,程正叔《傳》因之。及朱元晦《本義》始依 古文,故於《周易》上經條下云,「中間頗為諸儒所亂。」近 世晁氏始正其失,而未能盡合古文。呂氏又更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