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4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大悉備,包上下而無遺。至矣哉!無幽不通,唯變所適。 準天地而容日月,畜風雷而列山澤。鼓之舞之以盡 神,統三才而成《易》。

《易或問》
歐陽修

或問:「大衍之數,《易》之縕乎?學者莫不盡心焉。」曰:「大衍, 《易》之末也,何必盡心焉也?《易》者,文王之作也。其書則 六經也,其文則聖人之言也,其事則天地萬物、君臣、 父子、夫婦、人倫之大端也。大衍,筮占之一法耳,非文 王之事也。然則不足學乎?」曰:「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未有學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知此,然後知學《易》矣。」 六十四卦,自古用焉。夏商之世,筮占之說,略見于《書》。 文王遭紂之亂,有憂天下之心,有慮萬世之志,而無 所發,以為卦爻起於奇耦之數,陰陽變易,交錯而成 文,有君子、小人進退、動靜、剛柔之象,而治亂、盛衰、得 失、吉凶之理具焉。因假取以寓其言,而名之曰《易》。至 其後世,用以占筮。孔子出於周末,懼文王之志不見 于後世,而《易》專為筮占用也,乃作《彖象》,發明卦義,必 稱「聖人君子、王后以當其事」,而常以「四方萬國、天地 萬物之大」以為言。蓋明非止於卜筮也,所以推原本 意而矯世失,然後文王之志大明,而《易》始列乎《六經》 矣。《易》之淪于卜筮,非止今世也。微孔子,則文王之志 沒而不見矣。夫六爻之文,占辭也;大衍之數,占法也; 自古所用也。文王更其辭而不改其法,故曰「大衍」,非 文王之事也。所謂「辭」者,有君子、小人、進退、動靜、剛柔 之象,治亂、盛衰、得失、吉凶之理。學者專其辭於筮占, 猶見非於孔子,況遺其辭而執其占法,欲以見文王 作《易》之意,不亦遠乎!凡欲為君子者學聖人之言,欲 為占者學《大衍》之數,惟所擇之焉耳。

或問:「《繫辭》果非聖人之作,前世之大儒君子不論,何 也?」曰:「何止乎《繫辭》。舜之塗廩浚井,不載於《六經》,不道 於孔子之徒,蓋俚巷人之語也,及其傳也久。孟子之 徒道之,事固有出於繆妄之說。其初也,大儒君子以 世莫之信,置而不論。及其傳之久也,後世反以謂更 大儒君子而不非,是實不誣矣。由是曲學之士溺焉」 者多矣。自孔子歿,周益衰,王道喪而學廢。接乎戰國, 百家之異端起,《十翼》之說,不知起於何人,自秦漢以 來,大儒君子不論也。或者曰:「然則何以知非聖人之 作也?」曰:大儒君子之於學也,理達而已矣。中人以下, 指其跡,提其耳而譬之,猶有惑焉者,溺於習聞之久, 曲學之士,喜為奇說以取勝也。何謂?「子曰」者,講師之 言也。吾嘗以譬學者矣。「元者,善之長;亨者,嘉之會;利 者,義之和;貞者,事之幹」,此所謂《文言》也。方魯穆姜之 道此言也,在襄公之九年,後十有五年而孔子生。左 氏之傳《春秋》也,固多浮誕之辭,然其用心,亦必欲其 書之信後世也。使左氏知《文言》為孔子作也,必不以 追附穆姜之說而疑後世,蓋左氏者,不意後世以《文 言》為孔子作也。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豈好 非六經者,黜其雜亂之說,所以尊經。

或問:「《大衍》筮占之事也。其於筮占之說無所非乎?」曰: 「其法是也,其言非也。用蓍四十有九,分而為二,掛一 揲四,歸奇再扐,其法是也;象兩象三,至於乾坤之策, 以當萬物之數,其言皆非也。《傳》曰:『知者創物』。」又曰:「百 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筮者,上古聖人之法也。其為 數也,出於自然而不測,四十有九是也,其為用也,通 於變而無窮,七八九六是也。惟不測與無窮,故謂之 神,惟神故可以占。今為大衍者,取物合數以配蓍,是 可測也;以九六定乾坤之策,是有限而可窮也,矧占 之而不效?夫奇耦,陰陽之數也;陰陽,天地之氣也。二 氣升降,有進退而無老少。且聖人未嘗言,雖《繫辭》之 龐雜,亦不道也。」問者曰:「然則九六何為而變?」曰:「夫蓍 四十有九,無不用也。昔之言大衍者,取四揲之策而 捨掛扐之數,兼知掛扐之多少,則九六之變可知矣。 蓍數無所配合,陰陽無老少,乾坤無定策,知此然後 知筮占矣。嗚呼,文王無孔子,《易》其淪於卜筮乎?《易》無 王弼,其淪於異端之說乎?因孔子而求文王之用心, 因弼而求孔子之意,因予言而求弼之得失可也。」 或問曰:「王弼所用卦爻《彖》《象》,其說善乎?」曰:善矣而未 盡也。夫卦者,時也。時有治亂,卦有善惡,然以《彖》《象》而 求卦義,則雖惡卦聖人君子無不可為之時。至其爻 辭,則《艱》《厲》、悔、吝、凶、咎,雖善卦亦嘗不免,是一卦之體 而異用也。《卦》《彖》《象》辭,嘗《易》而明,爻辭嘗怪而隱,是一 卦之言而異體也,知此然後知《易》矣。夫卦者,時也;爻 者,各居其一位者也。聖人君子道大而智周,故時無 不可為。凡卦及《彖》《象》,統言一卦之義,為中人以上而 設也。爻之為位,有得失,而居之者逆順。六位,君子小 人之雜居也。君子之失位,小人之得位,皆凶也。居其 位而順其理者吉,逆其理者亦凶也。六爻所以言得 失逆順,而告人以吉凶也。爻辭兼以中人以下而設 也。是以論卦多言吉,考爻多凶者,由此也。卦《彖》《象》辭, 大義也。大義簡而要,故其辭易而明。爻辭,占辭也。占 有剛柔進退之理,逆順得失、吉凶之象,而變動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