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5 (1700-1725).djvu/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楊萬里字廷秀,名讀書之堂曰「誠齋」,嘗著《易傳》行於 世。

劉子翬字彥沖。初,朱熹父松且死,以熹託子翬。及熹 請益,子翬告以「《易》之不遠復」三言,俾佩之終身,熹後 卒為儒宗。子翬少喜佛氏說,歸而讀《易》,即渙然有得。 其說以為學《易》常先復,故以是告熹焉。

呂祖謙字伯恭,考定《古周易》行於世。

蔡元定字季通。朱熹為《易詩傳》,皆與元定往復參訂。 子淵、沈淵,有《周易訓解》。

胡安國歷天章閣侍講,進翰林侍講。嘗講《易》,至《鼎卦》, 帝問:「九四象如何?」安國對:「九四上承至尊,下應初爻, 任重非據,故折足覆餗。亦猶任得其人,則雖重可勝, 非其人必有顛覆之患。」帝稱善。

程迥字可久。家於沙隨。所著有《古易考》《古易章句》《古 易占法》《易傳外編》。朱熹以書告迥子絢曰:「著書滿家, 足以傳世,是亦足以不朽。」

劉清之志於義理之學高安李好古以族人有以財 為訟,見清之豫章,清之為說《訟》《家人》二卦,好古惕然, 遽舍所訟,市程氏《易》以歸,卒為善士。

魏了翁字華父日誦千餘言過目不再覽所著有「《周 易集義》《易舉隅》。」

何基,字子恭。淳固篤實,絕類漢儒。雖一本於熹,然就 其言發明,則精義新意,愈出不窮。所著《易啟蒙發揮》。 王柏,字會之,婺州金華人。柏之言曰:「伏羲則河圖以 畫八卦,文王推八卦以合。《河圖》者,先天、後天之宗祖 也。《河圖》是逐位奇偶之交,後天是統體奇偶之交。惟 四生數不動,以四成數而上下之,上偶下奇,莫匪自」 然,所著有《讀易記》《涵古易說》《大象衍義》《太極衍義》。 李心傳字微之,閉戶著書,敦遣至闕下,所著有《學易 篇》五卷。

《文苑傳》:「盧稹幼穎悟,及長,曉《五經》大義,酷嗜《周易》《孟 子》。」

崔遵度喜讀《易》,嘗曰:「意有疑則彈琴以辨其數,筮《易》 以觀其象,無不究也。」

王逢喜著書,有《易傳》十卷,《乾道指說》一卷,《復書》七卷。 唐庚兄弟五人,長兄瞻,字望之,後名伯虎,字長儒,治 《易》有家法。

《隱逸傳》:「陳摶字圖南,讀經史百家之言,一見成誦,詔 賜號希夷先生。摶好讀《易》,手不釋卷。」

徐復,字復之,初遊京師,舉進士不中,退而學《易》,通流 衍卦氣法。慶曆初,與布衣郭京俱召見,帝問天時人 事,復對曰:「以京房《易卦》推之,今年所配年月日時,當 小過也。剛失位而不中,其在強君德乎。」帝又問明年 主何卦,復曰:「乾卦用事。」說至九五盡而止。

孔旼,字寧,極喜讀書,晚年惟玩《周易》,他書亦不復讀。 為《太元圖》張壁上,外列方州部家,而規其中心空之 無所。書曰:「《易》所謂寂然不動者,與此無異也。」

王樵博通群書,不治章句,尢善《易》,與賈同、李冠齊名, 學者多從之。

章察字隱之博通經學尤長《易》太元著《發隱》三篇明 「用蓍索道之法知以數寓道之用三摹九據始終之 變。」

譙定,字天授,少喜學佛,析其理歸於儒,後學《易》於郭 曩氏,自見「乃謂之象」一語以入。郭曩氏者,世家南平, 始祖在漢,為嚴君平之師,世傳《易》學,蓋象數之學也。 定一日至汴,聞伊川程頤講學於洛,潔衣往見,棄其 學而學焉,遂得聞精義。其後頤貶涪,實定之鄉也。北 山有巖,師友游泳其中,涪人名之曰讀易洞。定易學 得之程頤,授之胡憲、劉勉之,而馮時行、張行成則得 定之餘意者也。

初,程頤之父珦嘗守廣漢,頤與兄顥皆隨侍,時游成 都,見治篾箍桶者挾冊,就視之則《易》也,欲擬議致詰, 而篾者先曰:「若嘗學此乎?」因指「《未濟》男之窮」以發問。 二程遜而問之,則曰:「三陽皆失位。」兄弟渙然有所省, 翌日再過之,則去矣。其後袁滋入洛,問《易》於頤,頤曰: 「《易》學在蜀耳,盍往求之?」滋入蜀訪問,久無所遇,已而 見賣醬薛翁於眉卭間。與語大有所得。不知所得何 語也。

劉勉之,字致中。自幼強學,日誦數千言。踰冠,以鄉舉 詣太學。時蔡京用事,禁止毋得挾元祐書,自是伊、洛 之學不行。勉之求得其書,每深夜,同舍生皆寐,乃潛 抄而默誦之。譙定至京師,勉之聞其從程頤游,邃《易》 學,遂師事之。已而厭科舉業,揖諸生歸,見劉安世、楊 時,皆請業焉。及至家,即邑近郊結草為堂,讀書其中。 其友朱松卒,屬以後事,且戒其子熹受學。勉之經理 其家,而誨熹如子姪。熹之得道,自勉之始。

胡憲字原仲。紹興中以鄉貢入太學。會伊、洛學有禁, 憲獨陰與劉勉之誦習其說。既而學《易》於譙定,久未 有得。定曰:「心為物漬,故不能有見,惟學乃可明耳。」憲 喟然嘆曰:「所謂學者,非克己工夫耶?」自是一意下學, 不求人知。一旦,揖諸生歸故山,力田賣藥,以奉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