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6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為《洪範》有數無詞,大經大法皆出於謨,是則不深 考《禹經》《箕傳》之過也。昔南豐曾氏亦嘗謂:「謨書六府, 則範言五行,六府次以三事,則五行次以五事九功 言戒休董威,則九疇言庶徵福極。帝王治天下,其道 未嘗不同。」嗚呼!為是說者,非謝氏之比矣。謝氏其勦 以為己說而故異之者與?故凡讀書,必先畫句段,正 文字,辨論作,而後義理可尋。不然,則雖善其說而攷 證疏,攷證疏則乖次牴牾而不合,不合則又何足以 為善邪?吾鄉仁山金氏,嘗深究《洪範》之說,而定著《經 傳》,見於書。表注今亦頗行於時,愚不復述,特辨其旨, 又使學者知表注之為有功云。

陳櫟尚書集傳纂疏六卷

按櫟自序書載帝王之治而治本於道道本於心道安在曰在中心安在曰在敬揖讓放伐制度詳略等事雖不同而同於中欽恭寅祗慎畏等字雖不同而

「同於敬。」「求道於心」之敬,「求治於道」之中,詳說反約,《書》 之大旨,不外是矣。況諸《經》全體,上下千數百年之治 跡,二帝三王之淵懿,皆在於《書》。稽古者舍是《經》奚先 哉?孔子所定,半已逸遺。厥今所存,出漢儒口授,孔宅 壁藏,錯簡斷編當闕,疑者何限?自有註解以來三四 百家,朱子晚年,始命門人集傳之,惜所訂正三篇而 止。聖朝科舉興行,諸經《四書》壹是以朱子為宗,《書》宗 蔡《傳》,固亦宜然。櫟不揆晚學,三十年前時科舉未興, 嘗編《書解折衷》,將以羽翼蔡《傳》。亡友胡庭芳見而許 可之,又勉以即蔡《傳》而纂疏之,遂加博采精究,方克 成編。今謀板行,幸遇古邢張子禹命工刊刻,以與四 方學者共之云。泰定四年丁卯正月「朢日,後學新安 陳櫟謹書。」

陳櫟尚書解折衷 卷

按櫟自序周禮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楚左史倚相亦能讀此書蓋伏羲神農黃帝之書是為三墳此三皇書也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之書是為五典此

五帝書也。至孔子始斷,自唐虞以下,訖於周,去《三墳》 五典,所定者二帝三王書,凡百篇焉。豈《三墳》《五典》簡 編脫落而不可通耶?抑孔子所見但始於唐虞耶?今 不可考矣。及秦坑焚禍,作百篇之書,無敢藏者。漢孝 文時,聞濟南有伏生勝,能讀之。生時年九十餘,召之 不能行,詔晁錯往受。生又老,不能正言。其女傳言教 晁,以意屬讀,所得僅二十餘篇爾。先是,孔子遠孫有 犯秦禁,密藏竹簡書於其家壁中者。至漢景帝子魯 共王壞孔子舊宅,又於壁中得《尚書》數十篇,皆科斗 書。後世遂目出於孔壁者為古文,出於伏生者為今 文,合古今文共五十八篇,即今行於世者是也。外四 十二篇自此時已亡矣,篇各有序。或曰孔子作,然《序》 多與《經》戾,非孔子作也。自孔壁初藏時,已有此序,百 序共為一篇,武帝詔孔安國傳書,安國始分序,各冠 每篇之首,即今所謂《小序》。而亡書四十二篇之名,尚 賴《小序》可見焉。三皇五帝之書,自孔子時而已失,二 帝、三王之書,遭嬴秦氏而不全,今所存五十八篇,學 者可不知其旨哉!《書》「體有六,典、謨、訓、誥、誓、命」是也。今 篇名元有此六字者,固不待言矣。其無此六字,如《太 甲》《咸有一德》《旅獒》《無逸》《立政》,訓體也;《盤庚》《西伯戡黎》 《微子》《多士》《多方》《君奭》《周官》,誥體也;《引征》,誓體也;《君陳》 《君牙》《呂刑》,命體也。雖其間不無簡編之殘斷,字語之 舛訛,然上自堯、舜之盛,下逮東周之初,二千餘年之 事,猶賴此可考焉。兼諸經之體,多已見於書中。《舜》《皋》 之歌,《五子》之歌,三百篇祖也。《周官》六卿大夫,六典之 綱也。《洪範》之占「用二」,可以見《易》之用;《舜典》《皋謨》之五 禮,可以該禮之名。自虞迄周,二千年之史筆在焉。下 逮周平王、秦穆公,正與《春秋》接矣。諸經各得其一體, 而《書》具諸經之全體。治經不盡心於此,非知本者。予 幼習此經,老猶心醉焉。諸家之解,充棟汗牛,喙喙心 心,孰為真的?蔡氏受朱子付託,惜親訂僅三篇。朱子 說書,謂「通其可通,毋強通其難通」,而蔡氏於難通罕 闕焉。宗師說者固多,異之者亦不少。予因訓子,遂掇 朱子大旨及諸家之得經本意者,句釋於下。異同之 說低一字,折衷之,語錄所載,及他可採之說,與夫未 盡之蘊,皆列於是。惟以正大明白為主,一毫穿鑿奇 異悉去之。噫講姚姒,覈灝噩而至此亦勞矣。爾小子 其尚懋之。舊嘗述《尚書》大旨,繼成《書解》《折衷》屢欲序 之,未遑也。大德癸卯十二月五日,始取《大旨》略改冠 於篇端云。

按櫟又述予編書傳折衷宗朱蔡采諸家附己見大略與深山董氏相類第不盡載蔡傳於前爾

董鼎書傳輯錄纂註六卷

按鼎自序生民之類必帝王而後治帝王之道必聖賢而後行考之古可見已黃虞遠矣蒼姬訖矣三代以降有帝王而民不治者聖賢未遇也孔孟繼作有

聖賢而道不行者,帝王不用也。噫!虞、夏、殷、周之盛,非 適然也,人事之所致也;堯、舜、禹、湯、文、武之聖,非獨善 也,人心之所同也。高風遐躅,豈遂不可追而及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