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1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當順而比之,以效其所 為而不可逆。蓋君能順天而效之,則民亦順君而效 之也。二帝三王之誥命未嘗不稱天者,所謂「于帝其 訓」也,此人之所以化其上也。及至後世,矯誣上天以 布命於下,而欲人之弗叛也,不亦難乎?三德:一曰正 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何也?直而不正者有矣,以正 正直,乃所謂正也。曲而不直者有矣,以直正曲,乃所 謂直也。正直也者,變通以趣時,而未離剛柔之中者 也。剛克也者,剛勝柔者也;柔克也者,柔勝剛者也。「平 康正直,彊弗友剛克」,「燮友柔克」,何也?燮者,柔從上之 所為者也。友者,右助上之所為者也。彊者,弗柔從上 之所為者也。弗友者,弗右助上之所為者也。君君臣 臣,適各當分,所謂正直者也。若承之者,所謂柔克也; 若威之者,所謂剛克也。蓋先王用此三德,於一嚬一 笑,未嘗或失,況以大施於慶賞刑威之際哉?故能為 之,其未有也,治之,其未亂也。「沈潛剛克,高明柔克」,何 也?言人君之用剛克也。沈潛之於內,其用柔克也;發 見之於外,其用柔克也;抗之以「高明;其用剛克也,養 之以卑晦。」沈潛之於內,所以制姦慝;發見之於外,所 以昭忠善。抗之以高明,則雖柔過而不廢;養之以卑 晦,則雖剛過而不折。《易》曰:「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 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凶生焉。」吉凶之 生,豈在夫大哉?蓋或一嚬一笑之間而已。《洪範》之言 三德,與《舜典》《皋陶謨》所序不同,何也?《舜典》所序以教 胄子,而《皋陶謨》所序以知人臣,故皆先柔而後剛;《洪 範》所序則人君也,故獨先剛而後柔。至於「正直」,則《舜 典》《洪範》皆在剛柔之先,而《皋陶謨》乃獨在剛柔之中 者。教人治人宜皆以正直為先;至於序德之品,則正 直者中德也,固宜在剛柔之中也。「惟辟作福,惟辟作 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 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國,人用側頗僻,民用僭 忒,何也?執常以事君者,臣道也;執權以御臣者,君道 也;三德者,君道也。作福,柔克之事也;作威,剛克之事 也。以其侔於神天也,是故謂之福。作福以懷之,作禍 以威之。言作福則知威之為禍,言作威則知福之為 懷也。《皇極》者,君與臣民共由之者也。三德者,君之所 獨任,而臣民不得僭焉者也。有其權必有禮以章其 別,故惟辟玉食也。禮所以定其位,權所以固其政。下 僭禮則上失位,下侵權則上失政,上失位則亦失政 矣。上失位失政,人所以亂也。故臣之有作福作威玉 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國。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也。 側頗僻者,臣有作福作威之效也;僭忒者,臣有玉食 之效也。民側頗僻也易,而其僭忒也難。民僭忒,則人 可知也;人側頗僻,則民可知也。其曰「庶民有淫朋,人 有比德」,亦若此而已矣。於淫朋曰「庶民」,於僭忒曰民 而已。何也?僭忒者,民或有焉,而非眾之所能也。天子、 皇王辟,皆君也。或曰天子,或曰皇,或曰王,或曰辟,何 也?皇極于帝,其訓者所以繼天而順之,故稱天子;建 有極者道,故稱皇;好惡者德,故稱王;威福者政,故稱 辟。道所以立德,德所以立政,故言政於三德,而稱「辟」 也。建有極者道,故稱「皇。」則其曰「天子作民父母,以為 天下王」,何也?吾所建者道,而民所知者德而已矣。七 稽疑,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 曰克,曰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何也?言有所 擇,有所建,則立卜筮人。卜筮凡七,而其為卜者五,則 其為筮者二可知也。先卜而後筮,則筮之為正悔亦 可知也。衍者,吉之謂也;忒者,凶之謂也。吉言衍,則凶 之為耗可知也;凶言忒,則吉之為當,亦可知也。此言 之法也。蓋自始造《書》,則固如此矣。福之所以為福者, 於文從「畐」,畐則衍之謂也。禍所以為禍者,於文從「咼」, 咼則忒之謂也。蓋忒也,當也,言乎其位;衍也、耗也,言 乎其數。夫物有吉凶,以其位與數而已。六五得位矣, 其為九四所難者,數不足故也;九四得數矣,其為六 五所制者,位不當故也。數衍而位當者吉,數耗而位 忒者凶。此天地之道,陰陽之義,君子小人之所以相 為消長,中國夷狄之所以相為強弱。《易》曰:「人謀鬼謀, 百姓與能。」蓋聖人君子以察存亡,以御治亂,必先通 乎此。不通乎此,而為百姓之所與者,蓋寡矣。立時人 作卜筮,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何也?卜人者,質諸鬼 神,其從與違為難知,故其占也,從眾而已也。「汝則有 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民,謀及卜筮」,何也? 言人君有大疑,則當謀之於己。己不足以決,然後謀 之於卿士;又不足以決,然後謀之於庶民;又不足以 決,然後謀之於鬼神。鬼神尤人君之所欽也,然而謀 之反在乎卿士庶民之後者,吾之所疑而謀者,人事 也。必先盡之人,然後及鬼神焉,固其理也。聖人以鬼 神為難知,而卜筮如此其可信者。《易》曰:「成天下之亹 亹者,莫大乎蓍龜。」唯其誠之不至而已矣。用其至誠, 則鬼神其有不應,而龜筮其有不告乎?汝則從龜從, 耆從,卿士從,庶民從,是之為大同。身其康彊,子孫其 逢吉,何也?將有作也。心從之而人神之所弗異,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