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餘慶矣,故謂之「大同」,而子孫其「逢吉」也。「汝則從龜從 筮,從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庶 民逆吉。」「庶民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卿士逆吉」,何也?吾 之所謀者疑也。可以作,可以無作,然後謂之疑。疑而 從者眾,則作而吉也。「汝則從龜從筮,逆卿士逆,庶民 逆,作內吉,作外凶」,何也?尊者從,卑者逆,故逆者雖眾, 以作內猶吉也。「龜筮共違于人,用靜吉,用作凶」,何也? 所以謀之心、謀之人者盡矣,然猶不免於疑,則謀及 於卜筮,故龜筮之所共違,不可以有作也。庶徵曰雨、 曰暘、曰燠、曰寒、曰風、曰時者,何也?曰雨、曰暘、曰燠、曰 寒、曰風者,自「肅時雨若」以下是也;曰時者,自「王省惟 歲」以下是也。五者來備,各以其序,「『庶草蕃廡」,何也?陰 陽和則萬物盡其性,極其材。言庶草者,以為物之尤 微而莫養,又不知自養也,而猶蕃廡,則萬物得其性, 皆可知也。一極備凶,一極無凶,何也?雨極備則為常 雨,暘極備則為常暘,風極備則為常風,燠極無則為 常寒,寒極無則為常燠。此饑饉疾癘之所由作也,故 曰「凶』,曰休徵,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暘若;曰哲,時燠若; 曰謀,時寒若;曰聖,時風若;曰咎徵,曰狂,恆雨若;曰僭, 恆暘若;曰豫,恆燠若;曰急,恆寒若;曰蒙,恆風若」,何也? 言人君之有五事,猶天之有五物也。天之有五物,一 極備凶,一極無亦凶,其施之小大緩急無常,其所以 成物者,要之適而已。人之有五事,一極備凶,一極無 亦凶,施之小大緩急亦無常,其所以成民者,亦要之 適而已。故「雨暘燠寒風」者,五事之證也。「降而萬物悅」 者,肅也,故若時雨然。「升而萬物理」者,乂也,故若時暘 然。哲者,陽也,故若時燠然。謀者,陰也,故若時寒然。睿 其思心,無所不通,以濟四事之善者,聖也,故若時風 然。狂則蕩,故常雨若;僭則亢,故常暘若。豫則解緩,故 常燠若;急則縮栗,故常寒若。冥其思,心無所不入,以 濟四事之惡者蒙,故常風若也。孔子曰:「見賢思齊」,見 不賢而內自省也。君子之於人也,固常思齊其賢而 以其不肖為戒。況天者,固人君之所當法象也,則質 諸彼以驗此,固其宜也。然則世之言災異者非乎?曰: 人君固輔相天地以理萬物者也。天地萬物不得其 常,則恐懼修省固亦其宜也。今或以為天有是變,必 由我有是罪以致之,或以為災異自天事耳,何豫於 我?我知修人事而已。蓋由前之說則蔽而葸,由後之 說則固而怠。不蔽不葸,不固不怠者,亦以天變為己 懼,不曰天之有某變,必以我為某事而至也。亦以天 下之正理考吾之失而已矣,亦念用庶證之意也。「王 省惟歲,卿士惟月,師尹惟日」,何也?言自王至於師尹, 猶歲、月、日三者相繫屬也。歲月、日有常而不可變,所 總大者不可以侵小,所治少者不可以僭多。自王至 於師尹,三者亦相繫屬,有常而不可變,所總大者亦 不可以侵小,所治少者不可以僭多。故歲、月日者,王 及卿士師尹之證也。「歲月日時無易,百穀用成,乂用 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歲時既易,百穀用不成, 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寧。何也?既以歲、月、日 三者之時為王及卿士、師尹之證也,而王及卿士師 尹之職,亦皆協之歲月日時之紀焉。故歲有會,月有 要,日有成,大者省其大而略,小者治其小而詳。其小 大詳略得其序,則功用興而分職治矣。百穀用成,乂 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大小詳略失其序,則功用 無所程,分職無所考,故百穀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 民用微,家用不寧也。「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 何也?言星之好不一,猶庶民之欲不同。星之好不一, 待月而後得其所好,而月不能違也;庶民之欲不同, 待卿士而後得其所欲,而卿士亦不能違也。故星者, 庶民之證也。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何也?言歲之所 以為歲,以日月之有行而歲無為也;猶王之所以為 王,亦以卿士師尹之有行,而王無為也。《春秋》者,陰陽 之中;冬夏者,陰陽之正。陰陽各致其正而後歲成。有 冬有夏者,言歲之成也。月之從星則以風雨,何也?言 月之好惡不自用而從星,則風雨作而歲功成;猶卿 士之好惡不自用而從民,則治教政令行而王事立 矣。《書》曰:「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夫民者,天之 所不能違也,而況於王乎?況於卿士乎?五福:一曰壽, 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何也?人 之始生也,莫不有壽之道焉,得其常性則壽矣,故一 曰壽。少長而有為也,莫不有富之道焉。得其常產則 富矣,故二曰富。得其常性,又得其常產,而繼之以毋 擾,則康寧矣,故三曰康寧也。夫人君使人得其常性, 又得其常產而繼之以毋擾,則人好德矣。故四曰「攸 好德。」好德則能以令終,故曰「考終命。」六極:一曰凶短 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何也?不考 終命謂之凶,蚤死謂之短,中絕謂之折。禍莫大於凶。 短折,疾次之,憂次之,貧又次之。故一曰凶短折,二曰 疾,三曰憂,四曰貧。凶者,考終命之反也;短折者,壽之 反也;疾憂者,康寧之反也;貧者,富之反也。此四極者, 使人畏而欲其亡,故先言人之所尤畏者,而以猶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