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8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直因其天然而衷之正的,融其偏駮而會之大通。又 間出獨解,直發聖賢所未發,而於聖經賢傳毫不相 戾。如《鄭風》一篇,原淫入貞,而鄭之士女,千古獲知心 矣。由此以推,作者深情,刪者精意,默受推原者多矣。 尼、聖以「無邪」原「三百」,其旨顯而微;公原「三百」以「無邪」, 其旨微而顯;諸儒刺邪以懲邪,其功博而緩;公原邪 以「歸正」,其功約而捷。世道人心所藉維持者不小也。 《尼聖》可作,當亟與之言詩也已。

徐必達南州詩說六卷

【按必達自序】必達幼從先大夫受詩稍長繙閱諸先輩說有異同者又從先大夫質焉己丑春謝客扃戶作為詩說專以先大夫為宗而旁採諸先輩說亦時

附以己意,務奇而不軌者盡黜焉。間有稍異時說,而 揣摩作者心事情景,躍然不忍棄去者,出自先輩,即 標先輩姓名,出自己者,即標曰「愚意。」其為時所稱說, 而默想作者之意,似未必然,即存之而標曰「再詳。」今 去曩時已三十餘年,髮種種矣。生男八人,為築南州 書舍,聚而教之。群從子弟,亦時時過從。抄傳孔艱,遂 災及木。其於教誨爾子,倘庶幾焉。天啟辛酉

顧起元爾雅堂詩說四卷

【按起元自序】先大夫以詩起家隆慶初讀書永慶山房嘗手錄諸家詩說藏諸笥中余少過庭愛而習之獨惜大雅以下諸篇闕弗載比長而諸家之說觕所

《涉覽》,乃竊取其義續之。已又與諸弟參訂,別為一編, 存之家塾,用課兒輩。而門人輩遂板而行之,余不能 止也。昔趙作《詩細》,蔡中郎過會稽,讀之而歎,以為 長於《論衡》。是編也,吾敢遂謂足當帳中祕哉!要以挾 筴而哦者,得是說而存之,或亦可以備魚兔之筌蹄。 云爾萬曆丙午夏日

錢天錫詩牖五卷

【按天錫自序】春秋名卿大夫盟會聘饗稱詩言志各有懷來使人感動而詩之用不廢奈何字櫛句比偏逐所見則宮商之乖調亦已久矣柳柳州不云乎本

之詩以求其情。情至之語,顰有為顰,笑有為笑,故他 經可以詁解,而《詩》當以聲論。夫以義求者,離性遠;以 聲感者,於性近。《牖民》孔《易》,亦求之於性情之間而已。 余少受《詩》先民部,汎濫諸家之說,變《風》非淫,變《雅》非 美,既奉先子之訓,不敢盡是己見,嗣遭先子之變,簡 帙漫漶,不復倫次。越數年所璜兒頗能言《詩》,因取其 大指不謬於聖人者而授之,并與同好者商焉。

何楷毛詩世本古義二十八卷

【按楷自序】昔者孔子之教不外乎六經而禮樂為王者之事當世必皆各有成書如周禮儀禮之類不容以意為之損益其所手定惟易詩書春秋四者易衍

十翼,《春秋》修舊史,皆述也,而有作焉。若《詩》《書》,第以棄 取見義而已。《易》《春秋》之為書,一明理,一紀事,各自孤 行。而書《詩》則兼《禮》《樂》而有之。夫以《書》為兼乎禮樂,類 乎《春秋》,人猶信之。若《詩》,則第以道性情,一語蔽之足 矣。嗟乎,詩教失傳,莫大於是。今夫《詩》,上播諸聲律,下 形諸諷詠,無地而不有詩,無人而不可以作詩,由其 所從來者異,故於一體中以《風》《雅》《頌》為之標別,然亦 必皆因一事而作,則其世固可知也。夏、商之文獻皆 不足矣,宋猶存《商頌》五篇,杞無一焉。惟周室先祖之 詩藏在故府,幸不放失,聖人以為二代文獻之猶存 者也,故取《公劉》《王季》、文王諸詠,以廣《商頌》之遺,其於 二代,蓋彬彬矣。《書》斷於秦穆,《春秋》始於平,中間若厲、 幽、宣三王之際,皆周室改革之大者,而其事跡杳如 也。舍《詩》將安所徵之?故《詩》者,連屬《書》與《春秋》者也。孟 子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諸儒推 測,未有得其解者。今以世考之,《詩》亡於《下泉》,正當敬 王之時,蓋至是而周不復興矣。平遷王城,敬遷下都, 愈趨愈下,聖人所以「投筆而自廢也。若夫典章、文物、 聲容、器數之盛,散見於《詩》中者,犁然明備,至纖而不 可遺,至繁而不可亂。按之三《禮》,無一不合。有王者起, 特舉而措之耳。是又聖人之借《詩》以存禮樂也。蓋昔 孔子雅言《詩》《書》,執《禮》而不及樂。他日又言:『興於《詩》,立 於《禮》,成於《樂》而不及《書》。明乎學《詩》足以兼《書》,猶之學 《禮》足』」以兼樂也。其言《詩》《書》恆在禮、樂之先者,以《禮》《樂》 取諸《詩》《書》中而足也。後儒視《詩》太淺,索《詩》太易。盍亦 思聖人所以廣收約取,著之為經,與《易》《書》《春秋》並垂 者,其立教宜如何精嚴,而可輕以里巷謳吟例之乎? 凡余說《詩》是不一術,先循之行墨,以研其義,既證之 他經以求其驗,既又考之山川譜系,以摭其實,既又 尋之鳥獸草木,以通其意,既又訂之點畫形聲,以正 其誤,既又引賦詩斷章,以盡其變。諸說兼詳,而詩 中之為世、為人,若禮、若樂,俱一一躍出。於是喜斯文 之在茲,歎絕學之未墜也。當其沉思莫解,寢食都忘, 閱七載手不停披,斯已勤矣。書成,悉依時代為次,名 曰《世本古義》,伸子輿氏誦詩論世之指也。卷凡二十 八,每篇倣《古序》體,更定《小引》,以冠其前。其諸義未安 者,則附見之《章句》之後。欲使觀者有所考鏡焉{{Annotation|。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