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一百五十一卷目錄
詩經部總論三
宋鄭樵辯妄〈四家詩 二南辨 關雎辨 國風辨 風有正變辨 雅非有正
變辨 豳風辨 風雅頌辨 頌辨 商魯頌辨 逸詩辨 諸儒逸詩辨 亡詩六篇 樂
章圖 刪詩辨 詩序辨 詩箋辨 讀詩法 詩有美刺 毛鄭之失 詩亡然後春秋作
秦以詩廢而亡 序草木類兼論聲詩〉
經籍典第一百五十一卷
詩經部總論三
宋鄭樵詩辨妄
四家詩
《齊》《魯》《燕》《趙》四詩,土音不同,訓詁亦異。故孔穎達曰:「三 家之詩字與毛公異者動以百數。」及證之他書,三家 之學,非徒字異,亦併與文義俱異矣。當武帝時,《毛詩》 始出,自以源流出於子夏,其書貫穿先秦古書,惟河 間獻王好古,博見異書,深知其精。時齊、魯、韓三家皆 列於學官,獨毛氏不得立。中興後,謝曼卿、衛宏、賈逵、 馬融、鄭眾、康成之徒皆宗毛公,學者翕然稱之。今觀 其書,所釋《鴟鴞》與《金縢》合,釋「《北山》《烝民》」與《孟子》合,釋 《昊天有成命》與《國語》合,釋《碩人》《清人》、「《皇矣》《黃鳥》」與《左 氏》合,而序《由庚》六篇與《儀禮》合。當毛公之時,《左氏傳》 未出《孟子》,《國語》《儀禮》未甚行,而毛氏之說先與之合。 不謂之源流子夏可乎?漢興,三家盛行,毛最後出,世 人未知毛氏之密,其說多從齊、魯、韓氏。迨至魏、晉,有 《左氏》《國語》《孟子》諸書證之,然後學者捨三家而從毛 氏,故《齊詩》亡於魏,《魯詩》亡於晉,《韓詩》雖存,無傳之者。 〈五十篇今但存其外傳十篇而已〉從韓氏之說,則《二南》《商頌》皆非治 世音。〈以二南作於周衰以次商頌作於宋襄公之世〉從毛氏之說,則《禮記》《左 氏》無往而不合,此所以《毛詩》獨存於世也。
二南辯
二南,六州《漢志》:扶風縣東北有周城,西南有召城。《二 南》之詩,得於《周南》,係之《周南》;得於《召南》,係之《召南》,本 於所得之地而係之耳。蓋歌則從《二南》之聲。《二南》皆 出於文王之化,言王者之化,自北而南,周召二公未 嘗與其間。《二南》之詩,後世取以為樂章,用之為燕樂, 為鄉樂,為射樂,為房中之樂,所以彰文王之德美也。 故曰:「大武始於北出,再成而滅商,三成而南」,南之為 義蓋如是也。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周召,南之為 義蓋如是也。周世未有樂名南者,維鐘鼓之詩曰:「以 雅以南,以籥不僭。」《左氏》載季札觀樂,為有象舞《箾》《南》 舞《籥》者,詳而考之,《南》籥,二《南》之籥也,《雅》也;象舞,《頌》之 維清也,《箾》之舞《象》《籥》之奏《南》。其在當時見古樂如此, 而《文王世子》又有所謂「胥鼓南」,則南之為樂古矣。《二 南》之詩,雖大概美詩,亦有刺詩,不徒西周之時,而東 周亦然,與《十三國風》無異也。若以為周衰之詩,此齊、 魯、韓之學也,而周之盛時無一篇可取,所謂盡周衰 之文耳。此三家之學不如毛氏之密也。
關雎辯
齊、魯、韓三家皆以《關雎》為康王政衰之詩。揚雄曰:「周 康之時,《關雎》作於上。」楊賜曰:「康王晏起,《關雎》見幾而 作。」太史公曰:「周道闕,詩人本之衽席而《關雎》作。」范曄 有曰:「康后晚朝,《關雎》作諷。」《薛君章句》亦謂:「《關雎》詠淑 女以刺時。」詳諸上文,皆謂作於周衰之文,而不知《麟 趾》乃《關雎》之應也。《序》亦言衰世之公子季札觀歌《小 雅》,曰:『其周德之衰乎』?太史公曰:『仁義陵遲,《鹿鳴》刺焉』。 如此,則《麟趾》《小雅》《鹿鳴》諸詩,皆非治世音無疑矣。曰: 「非也。蓋詩者,樂也,古人以聲詩奏之樂,後世有不能 法祖,怠於政者,則取是詩而奏之,以申警諷,故曰『作』。 作之為義,如始作、《翕如》之作,非謂其詩始作於衰世 也。孔子言詩,皆取詩之聲,不曾說詩」之義如何,如曰 「《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又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 皆樂之聲也,非謂《關雎》之義如此。序《詩》者取以為《關 雎》之義,則非矣。大抵古人學詩,最要理會詩之聲。夫 子曰:「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為之為 義,亦作之意。既謂之作,則翕純皦繹,有聲有器,非但 歌詠而為《周南》《召南》之為;正如「三年不為樂」,不圖為 樂之至「於斯」之為,謂之為、謂之作者,皆樂之聲也。
國風辯
「詩者,聲詩也,出於情性。」古者三百篇之詩皆可歌,歌 則各從其國之聲。《周》《召》《王》《豳》之詩,同出於周,而分為 四國之聲;《邶》《鄘》《衛》之詩同出於衛,而分為三國之聲。 蓋採詩之時,得之《周南》者,繫之《周南》;得之《召南》者,繫 之《召南》;得之《王城》與《豳》者,繫之《王城》與《豳》;得之《邶》《鄘》 《衛》者,繫之《邶》《鄘》《衛》。蓋歌則各從其國之聲,何彼穠矣 之詩,何以不列之於《王風》?蓋為詩之時則東周也;採 詩之地則《召南》也,故列之《召南》《黍離》之詩何以不列 之於二南?蓋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之地,閔其壞而 思其舊,其詩雖作於西周,其人則東周也,故列之《王 風》,平王何以不曰「雅」,以其地則東周也;幽厲何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