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9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悟,顯戮而丕戾,相與攜持去之而不忍,是故湯、武之 興,其民急而不敢去;周之衰,其民哀而不敢離,蓋其」 抑鬱之氣紓,而無聊之意不蓄也。嗚呼!《詩》不敢作,天 下怨極矣。卒不能勝,共起而亡秦。秦亡而後快,於是 始有匹夫匹婦存亡天下之權。嗚呼!《春秋》之衰,以《禮》 廢;秦之亡,以《詩》廢。吾固知公卿大夫之禍速,而小民 之禍遲而大。而《詩》者,正所以維持君臣之道,其功用 深矣。

序草木類兼論詩聲

學者皆操窮理盡性之說,而以虛無為宗,至於實學, 則置而不問。當仲尼之時,已有此患。故曰:「小子何莫 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 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其曰「小子」者,無所 識之辭也。其曰「何莫」者,苦口之辭也。故又曰:「人而不 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此苦口之甚也。一部 《論語》,言他書不過一再,惟《詩》則言之,又言凡十二度 言焉。門弟子有能學《詩》者,則深喜之。子貢、子夏在孔 門未為高弟,至於論《詩》則與之,至子夏又發起予之 嘆者,深嘉之也。夫樂之本在《詩》,《詩》之本在聲。竊觀仲 尼初亦不達聲,至哀公十一年,自衛反魯,質正於太 師氏,而後知之,故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 得其所」,此言《詩》為樂之本,而《雅》《頌》為聲之宗也。其曰 「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此言其聲之盛 也。又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此言其聲之和也。 人之情,聞歌則感,樂者聞歌則感而為淫,哀者聞歌 則感而為傷。惟《關雎》之聲和而平,樂者聞之而樂,其 樂不至於淫;哀者聞之而哀,其哀不至於傷,此《關睢》 所以為美也。緣漢入立學官,講《詩》,專以義理相傳,是 致衛宏序《詩》,以樂為樂,得淑女之樂,淫為不淫,其色 之淫,哀為哀,窈窕之哀,傷為無傷善之傷。如此說《關 睢》,則洋洋盈耳之旨安在乎?臣之序《詩》,於《風》《雅》《頌》曰 「風土之音曰風,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而不 曰風。」風者,教也;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頌 者,美盛德之形容也。於二南,則曰:周為河、洛,召為岐、 雍。河、洛之南瀕江,岐、雍之南瀕漢。江漢之間,二南之 地,詩之所起在於此。屈、宋以來,騷人墨客多生江、漢, 故仲尼以二南之地為作詩之始,而不曰南,言化自 北而南於王。《黍離豳七月》則曰:「王為王城」東周之地; 豳為豳豐,西周之地。《七月》者,西周之風;《黍離》者,東周 之風。而不曰「《黍離》降國風」,臣之序詩,專為聲歌,欲以 明仲尼之正樂;臣之釋詩,深究鳥獸/草木之名,欲以 明仲尼教小子之意。然兩漢之言詩者,惟儒生論義 不論聲,而聲歌之妙,猶傳於瞽。史經董卓、赤眉之亂, 禮樂淪亡殆盡。魏人得漢雅樂,郎僅能歌《文王》《鹿鳴》 《騶虞》《伐檀》四篇而已。太和之末,又亡其三,惟有《鹿鳴》, 至晉又亡。自《鹿鳴》亡後,聲詩之道絕矣。夫詩之本在 聲,而聲之本在興。鳥獸草木乃發興之本。漢儒之言 詩者,既不論聲,又不知興,故鳥獸草木之學廢矣。若 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不識雎鳩,則安知「河洲」之趣 與關關之聲乎?凡鴈鶩之類,其喙褊者則其聲關關; 雞雉之類,其喙銳者則其聲鷕鷕,此天籟也。雎鳩之 喙似鳧鴈,故其聲如是,又得水邊之趣也。《小雅》曰:「呦 呦鹿鳴,食野之萍。」不識鹿則安知食萍之趣與呦呦 之聲乎?凡牛羊之屬,有角無齒者則其聲呦呦;駝馬 之屬,有齒無角者則其聲蕭蕭,此亦天籟也。鹿之喙 似牛羊,故其聲如是,又得蔞蒿之趣也。使不識鳥獸 之情狀,則安知聖人關關呦呦之興乎?若曰「有敦瓜 苦,蒸在栗薪」者,謂瓜苦引蔓於籬落間,而有敦然之 繫焉。若曰「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者,謂桑葉最茂,雖未 落之時而有沃若之澤。使不識草木之精神,則安知 詩人敦然沃若之興乎?陸璣者,江左之騷人也,深為 此患,為《毛詩》作《鳥獸草木蟲魚疏》。然璣本無此學,但 加採訪,其所傳者多是支離。自陸璣之後,未有以此 明《詩》者。惟《爾雅》一種為名物之宗。然孫炎、郭璞所得 既希,張揖、孫憲所記徒廣。大抵儒生家多不識田野 之物,農圃人又不知《詩》《書》之旨,二者無由參合,遂使 鳥獸草木之學「不傳,惟《本草》一家,人命所係,凡學之 者,務在識真,不比他書只求說也。《神農本經》有三百 六十以應周天之數」,陶弘景隱者也,得此一家之學, 故益以三百六十以應周天之數而兩之。臣少好讀 書,無涉世意,又好泉石,有慕弘景心。結茅夾漈山中, 與田夫野老往來,與夜鶴曉猿雜處,不問飛潛動植, 皆欲究其情性。於是取陶隱居之書,復益以三百六 十,以應周天之數而三之。已得鳥獸草木之真,然後 傳《詩》;已得詩人之興,然後釋《爾雅》。今作昆蟲草木略 為之會同。庶幾衰晚,少備遺忘,豈敢論實學也?夫物 之難明者,為其名之難明也;名之難明者,謂五方之 名既已不同,而古今之言亦自差別,是以此書尤詳 其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