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9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一百五十八卷目錄

 詩經部藝文二

  周南詩次解       宋王安石

  詩論            蘇洵

  前題            蘇軾

  詩經對策          前人

  既醉備五福論        前人

  前題            蘇轍

  將仲子           楊時

  叔于田           前人

  狡童            前人

  跋韓嬰詩外傳        洪邁

  題印山羅氏一經集     周必大

  詩辨            王直

  詩序論一         章俊卿

  詩序論二          前人

  序詩之次論         前人

  衛宏詩序說        葉夢得

  毛詩說           前人

  跋朱子詩序辨說       輔廣

  韓詩說          范處義

  吉日詩圖跋         樓鑰

  朱子詩集傳序說      元郝經

  題鄭夾漈詩辨妄      朱德潤

  前題            虞集

  孔子刪詩辨        蘇天爵

經籍典第一百五十八卷

詩經部藝文二

《周南詩次解》
宋·王安石

王者之治始之於家,家之序本於夫婦正。夫婦正者, 在求有德之淑女為后妃以配君子也,故始之以《關 雎》。夫淑女所以有德者,其在家,本於女工之事也,故 次以《葛覃》。有女工之本,而后妃之職盡矣,則當輔佐 君子,求賢審官。求賢審官者,非所能專,有志而已,故 次之以《卷耳》。有求賢審官之志,以助治其外,則於其 「內治也,其能有嫉妒而不逮下乎?」故次之《樛木》。無嫉 妒而逮下,則子孫眾多,故次之以《螽斯》。子孫眾多,由 其不妒忌,則致國之婦人亦化其上,則男女正,婚姻 時,國無鰥民也,故次之以《桃夭》。國無鰥民,然後好德, 賢人眾多,故次之以《兔罝》。好德賢人眾多,是以室家 和平。婦人樂有子,則后妃之美具矣,故次之以《芣苢》。 后妃至於國之婦人,樂有子者,由文王之化行,使南 國江漢之人無思犯禮,此德之廣也,故次之以《漢廣》。 德之所及者廣,則化行乎《汝墳》之國,能使婦人閔其 君子,而勉之以正,故次之以《汝墳》。婦人能勉君子以 正,則天下無犯非禮,雖衰世公子皆能信厚,此《關雎》 之應也,故次之以《麟之趾焉。

《詩論》
蘇洵

人之嗜欲,好之有甚于生,而憤憾怨怒有不顧其死, 於是《禮》之權又窮。《禮》之法曰:「好色不可為也。為人臣, 為人子,為人弟,不可以有怨于其君父兄也。」使天下 之人皆不好色,皆不怨其君父兄,夫豈不善?使人之 情皆泊然而無思,和易而優柔,以從事於此,則天下 固亦大治,而人之情又不能皆然。好色之心敺諸其 「中,是非不平之氣攻諸其外,炎炎而生,不顧利害,趨 死而後已。」噫!《禮》之權止于死生,天下之事不至乎可 以博生者,則人不敢觸死以違吾法。今也人之好色, 與人之是非不平之心勃然而發於中,以為可以博 生也,而先以死自處其身,則死生之機固已去矣。死 生之機去,則禮為無權,區區舉無權之禮以強人之 所不能,則亂益甚而禮益敗。今吾告人曰:「必無好色, 必無怨而君父兄。」彼遂從吾言而忘其中心所自有 之情耶?將不能也。彼既已不能純用吾法,將遂大棄 而不顧。吾法既已大棄而不顧,則人之好色與怨其 君父兄之心,將遂蕩然無所隔限,而易內竊妻之變, 與弒其君父兄之禍,必反,公行於天下。聖人憂焉,曰: 「禁人之好色而至於淫,禁人之怨其君父兄而至於 叛,患生於責人太詳。好色之不絕,而怨之不禁,則彼 將反,不至於亂。」故聖人之道,嚴於《禮》而通於《詩》。《禮》曰: 「必無好色,必無怨而君父兄。」《詩》曰:「好色而無至於淫, 怨而君父兄而無至於叛。」嚴以待天下之賢人,通以 全天下之中人。吾觀《國風》,婉孌柔媚而卒守以正,好 色而不至於淫者也;《小雅》,怨傷詬讟,而君臣之情卒 不忍去,怨而不至於叛者也。故天下觀之曰:聖人固 許我以好色,而不尤我之怨吾君父兄也。許我以好 色,不淫可也;不尤我之怨吾君父兄,則彼雖以虐遇 我,我明譏而明怨之,使天下明知之,則吾「之怨亦得 當焉,不叛可也。」夫背聖人之法,而自棄於淫叛之地 者,非斷之不能也。斷之始生於不勝,人不自勝其忿, 然後忍棄其身,故《詩》之教,不使人之情至於不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