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0 (1700-1725).djvu/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入無準,既非所以論聖人,其以為「實錄」者僅史氏之 事,亦豈所以言《春秋》哉?是以為說雖多,而家異人殊, 其失視三《傳》滋甚。蓋未有能因孟子之言而反求之 者。至資中黃先生之教,乃謂「《春秋》有魯史書法,有聖 人書法。必先考史法,而後聖人之法可求。」若其本原 脈絡,則盡在《左傳》。蓋因《孟子》之言而致其思,亦已精 矣。汸自始受學,則取《左氏傳》注諸書,伏而讀之數年, 然後知魯史舊章,猶賴《左氏》存其梗概,既又反覆乎 二《傳》,出入乎百家者又十餘年;又知三傳而後說《春 秋》者惟杜元凱、陳君舉為有據依。然杜氏《序》所著書, 自知不能錯綜《經》文以盡其變,則其專脩《左氏傳》以 釋經,乃姑以盡一家之言。陳氏通二《傳》於《左氏》,以其 所書證其所不書,庶幾善求筆削之旨。然不知聖人 之法與史法不同,則猶未免於二《傳》之蔽也。嗚呼!使 非先生積思通微,因先哲之言以悟不傳之祕,學者 亦將何所寘力乎?第《左氏傳》經唐宋諸儒詆毀之餘, 幾無一言可信,欲人潛心於此而無惑,難矣。間嘗究 其得失,且取陳氏章指,附於杜注之下,去兩短,集兩 長,而補其所不及,庶幾史文經義,互相端緒,有志者 得由是以窺見聖人述作之原。凡《傳》所序事,多列國 簡牘之遺,名卿才大夫良史所記,其微辭奧旨,注有 未備者,頗采孔氏《疏》暢而通之。諸牽合猥陋,有不能 逃後儒之議者,亦具見其說,以極夫是非之公焉。若 夫不得於《經》,則致疑於《傳》,務為一切之說以釋《經》,而 無所據依以持其說,則豈杜氏、陳氏比乎?故三《傳》之 外,不可無辨證者,惟二家他說固不暇及也。新安趙 汸序。

趙汸春秋屬辭十五卷

按汸自序六經同出於聖人易詩書禮樂之旨近代說者皆得其宗春秋獨未定於一何也學者知不足以知聖人而又不由春秋之教也昔者聖人既作六

經以成教于天下,而《春秋》教有其法,獨與五經不同, 所謂「屬辭比事」是也。蓋《詩》《書》《禮》《樂》者,帝王盛德成功 已然之跡,《易》觀陰陽消息以見吉凶,聖人皆述而傳 之而已。《春秋》斷截魯史,有筆有削,以寓其撥亂之權, 與述而不作者事異。自弟子高第者如游、夏,尚不能 贊一辭,苟非聖人為法以教人,使考其異同之故以 求之,則筆削之意,何由可見乎?此屬辭比事,所以為 《春秋》之教,不得與五經同也。然而聖人之志,則有未 易知者,或屬焉而不精,比焉而不詳,則義類弗倫而 《春秋》之旨亂。故曰:「屬辭比事而不亂者,深於《春秋》者 也。」有志是經者,其可舍此而他求乎?左氏去七十子 之徒未遠,而不得聞此,故雖博覽遺文,略見本末,而 於筆削之旨,無所發明,此所謂「知不足以知聖人,而 又不由《春秋》之教」者也。《公羊》《穀梁》以書不書發義,啖、 趙二氏纂例以釋經,猶有屬辭遺意,而陳君舉得之 為多,庶幾知有《春秋》之教者。然皆泥於褒貶,不能推 見始終,則聖人之志,豈易知乎?若夫程、張、邵、朱四君 子者,謂可知足以知聖人矣,而於屬辭比事,有未暇 數數焉者,此《五經》微旨,所以闇而復明,《春秋》獨鬱而 不發也。自是以來,說者雖眾,而君子一切謂之虛辭。 夫文義雖雋,而不合於經,則謂之虛辭可也,而亦何 疑於眾說之紛紛乎?善乎,莊周氏之言曰:「《春秋》經世, 先王之志,聖人議而弗辯,此制作之本意也。」微言既 絕,教義弗彰,於是自議而為譏刺,自譏刺而為褒貶, 自褒貶而為賞罰,厭其深刻者,又為實錄之說以矯 之,而先王經世之志荒矣,此君子所謂虛辭者也。故 曰:「《春秋》之義不明,學者知不足以知聖人,而又不由 《春秋》之教也。」豈不然哉?間嘗竊用其法以求之,而得 《春秋》筆削之大凡有八,蓋制作之原也。《春秋》,魯史也。 雖有筆有削,而一國之紀綱本末未嘗不具。蓋有筆 而無削者,以為猶《魯春秋》也,故其一曰存策書之大 體。聖人撥亂以經世,而國書有定體,非假筆削無以 寄文,故其二曰假筆削以行權。然事有非常,情有特 異,雖筆削有不足以盡其義者,於是有變文,有特筆。 而變文之別為類者,曰辯「名實」,曰「謹中外。」故其三曰 「變文以示義」,其四曰「辨名實之際」,其五曰「謹中外之 辨」,其六曰「特筆以正名。」上下內外之殊分,輕重淺深 之弗齊,雖六者不能自見,則以日月之法區而別之, 然後六義皆成,無微不顯。故其七曰「因日月以明類。」 自非有所是正,皆從史文。然特筆亦不過數簡,故其 八曰「辭從主人」,是皆所謂「議而弗辯」者也。雖然,使非 是經有孔門遺教,則亦何以得聖人之意於千載之 上哉?乃離經辨類,析類為凡,發其隱蔽,辯而釋之,為 八篇,曰《春秋屬辭》,將使學者由《春秋》之教以求制作 之原。制作之原既得,而後聖人經世之義可言矣,安 得屬辭比事而不亂者相與訂其說哉?

按明宋濂序春秋古史記也商夏周皆有焉至吾孔子則因魯國之史修之以為萬代不刊之經其名雖同其實則異也蓋在魯史則有史官一定之法在聖

經,則有孔子筆削之旨。自魯史云亡,學者不復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