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2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春秋》大法,尤謹於此。建炎之失節者,今雖特釋而不 問,又加選擢,習俗既成,大非君父之利。臣以《春秋》之 時而與勝非為列,有違經訓。」遂臥家不出。初,頤浩都 督江上,還朝,欲去異己者,未得其策。或教之指為朋 黨,且曰:「黨魁在瑣闥,當先去之。」頤浩大喜,即引勝非 為助,而降旨曰:「胡安國屢召,偃蹇不至,今始造朝。」又 數有請。初言「勝非不可同都督,及改命經筵,又以為 非豈不以時艱不肯盡瘁,乃欲求微罪而去?其自為 謀則善,如國計何?」落職,提舉仙都觀。是夕,彗出東南。 右相秦檜三上章乞留之,不報,即解相印去。侍御史 江躋上疏,極言勝非不可用,安國不「當責。」右司諫吳 表臣亦言:「安國扶病見君,欲行所學,今無故罪去,恐 非所以示天下。」不報。頤浩即黜給事中程瑀、起居舍 人張燾及躋等二十餘人,云「應天變,除舊布新之象, 臺省一空。」勝非遂相安國竟歸。五年,除徽猷閣待制、 知永州。安國辭,詔以經筵舊臣,重閔勞之,特從其請。 提舉江州太平觀,令纂修所著《春秋傳》。書成,高宗謂 深得聖人之旨,除提舉萬壽觀兼侍讀。未行,諫官陳 公輔上疏詆假托程頤之學者,安國奏曰:「孔、孟之道 不傳久矣,自頤兄弟始發明之,然後知其可學而至。 今使學者師孔、孟,而禁不得從頤學,是入室而不由 戶。本朝自嘉祐以來,西都有邵雍、程顥及其弟頤,關 中有張載,皆以道德名世,公卿大夫所欽慕而師尊 之。會王安石、蔡京等曲加排抑,故其道不行。望下禮 部官討論故事,加之封爵。載在祀典,比於荀、揚、韓氏, 仍詔館閣裒其遺書,校正頒行,使邪說者不得作。」奏 入,公輔與中丞周祕、侍御史石公揆承望宰相風旨, 交章論安國學術頗僻。除知永州,辭。復提舉太平觀, 進寶文閣直學士。卒,年六十五。詔贈四官,又降詔加 賻,賜田十頃,恤其孤,諡曰「文定」,蓋非常格也。安國彊 學力行,以聖人為標的,志於康濟時艱,見中原淪沒, 遺黎塗炭,常若痛切於其身。雖數以罪去,其愛君憂 國之心遠而彌篤,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問。然風度 凝遠,蕭然塵表,視天下萬物無足以嬰其心。自登第 迄謝事,四十年在官實歷不及六載。朱震被召,問出 處之宜,安國曰:「子發學《易》二十年,此事當素定矣。世 間惟講學論政不可不切切詢究,至于行己大致,去 就語默之幾,如人飲食,其飢飽寒溫必自斟酌,不可 決諸人,亦非人所能決也。吾平生出處皆內斷于心, 浮世利名」如蠛蠓過前,何足道哉!故渡江以來,儒者 進退合義,以安國、尹焞為稱首。侯仲良言必稱二程 先生,他無所許可。後見安國,嘆曰:「吾以為志在天下, 視不義富貴真如浮雲者,二程先生而已,不意復有 斯人也。」安國所與游者,游酢、謝良佐、楊時,皆程門高 弟。良佐嘗語人曰:「胡康侯如大冬嚴雪,百草萎」死,而 松柏挺然獨秀者也。安國之使湖北也,時方為府教 授,良佐為應城宰,安國質疑訪道,禮之甚恭。每來謁 而去,必端笏正立目送之。自王安石廢《春秋》不列于 學官,安國謂:「先聖手所筆削之書,乃使人主不得聞 講說,學士不得相傳習,亂倫滅理,殆由乎此。」故潛心 是書二十餘年,以為天下事物無不備于此,每嘆曰: 「此《傳心要典》也。」安國少欲以文章名世,既學道,乃不 復措意。有文集十五卷。

子寧,字和仲,以蔭補官,召試館職,除敕令所刪定官。 與檜忤,出主管台州崇道觀。安國之傳《春秋》也,修纂 檢討,盡出寧手。寧又著《春秋通旨》,以羽翼其書云。 程迥,字可久,登隆興元年進士第,歷揚州泰興尉,調 饒州德興丞。唐肅宗時,縣有程氏女,其父兄為盜所 殺,女盡誅其黨,以祭其父兄。迥取《春秋》復讎之義頌 之曰:「大而得其正者也。」表之曰「英孝程烈女。」改知隆 興府進賢縣,省符下知平江府。王佐決陳長年輒私 賣田,其從子愬有司十有八年,母魚氏年七十,坐獄 廷辨,按法追正,令候母死服闋日理為己分,令天下 郡縣視此為法。迥為議曰:「《春秋穀梁傳》注曰:『臣無訟 君之道,為衛侯鄭與元咺發論也。夫諸侯之命大夫 猶若此,子孫之於母,乃使坐獄以對吏,愛其親者聞 之不覺泣涕之橫集也。宜與子孫不孝之罪,以敬天 下之為人母者』。」迥嘗授經學於崑山王葆、嘉禾聞人 茂德、嚴陵喻樗,所著有《春秋傳顯微例目》。

王柏,字會之。少慕諸葛亮為人,自號長嘯。年逾三十, 始捐去俗學,勇於求道。以何基嘗從黃榦得熹之傳, 往從之,授以「立志居敬」之旨,質實堅苦,有疑必從。基 質之,來學者眾,鄉之耆德皆執弟子禮。作《春秋發揮》, 讀《春秋記》《左氏正傳》《續國語》。

徐夢莘弟得之,字思叔。淳熙十年舉進士,部使者以 廉吏薦,以通直郎致仕。安貧樂道,不貪不躁,著《左氏 國紀》。

李心傳字微之,舜臣之子也。慶元元年,薦於鄉,既下 第,絕意不復應舉,閉戶著書。晚因崔與之、許奕、魏了 翁等合前後二十二人之薦,自制置司敦遣至闕下, 為史館校勘。端平三年,召赴闕,為工部侍郎。所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