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2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春秋考》十三卷。

《文苑傳》:「許洞字洞天,吳縣人。所著《春秋釋幽》五卷。 崔遵度七歲受經於叔父憲,嘗以《春秋》編年,《史》漢紀 傳之例問於憲,憲曰:『此兒他日成令名矣』。」

江休復字鄰幾陳留人進士起家獻其所著書為集 賢校理著春秋世論三十卷。

唐庚兄弟五人,長兄瞻,字望之,後名伯虎,字長儒,治 《易》《春秋》皆有家法。

劉恕詣丞相晏殊,問以事,反覆詰難,殊不能對,召至 府,使講《春秋》,殊親帥官屬往聽。未冠,舉進士。時有詔 能講經義者別奏名,應召者才數十人。恕以《春秋》《禮 記》對,先列注疏,次引先儒異說,末乃斷以己意,凡二 十問,所對皆然。主司異之,擢為第一。國子試講經,復 第一。

《孝義傳》:「鄭綺,婺州浦江人。善讀書,通《春秋》《穀梁》學,以 肅睦治家,九世不異爨。」

《隱逸傳》:「『劉易,忻州人。性介烈,博學好古,喜談兵。韓琦 知定州,上其所著《春秋論》,授太學助教、并州州學。說 書,不能屈志仕進。趙抃復薦其行誼,賜號退安處士』。 姜潛字至之,兗州奉符人。從孫復學《春秋》。用田況舉, 召試學士院,為明州錄事參軍,知陳留縣。」

《南唐李氏世家》:「舒元,潁川沈丘人。少倜儻好學,與道 士楊訥講習於嵩陽,通《左氏》及《公》《穀》二傳。」

《東軒筆錄》:范文正公在睢陽掌學,有孫秀才者,索遊 上謁,文正贈錢一千。明年,孫生復道睢陽謁文正,又 贈錢十千。因問何為汲汲於道路,孫秀才戚然動色 曰:「老母無以養,若日得百錢,則甘旨足矣。」文正曰:「吾 觀子辭氣,非乞客也。二年僕僕,所得幾何,而廢學多 矣。吾今補子為學職,月可得三千以供養,子能安然 以為學乎?」孫生再拜大喜,於是授以《春秋》。而孫生篤 學,不舍晝夜,行復修謹,文正甚愛之。明年,文正去睢 陽,孫亦辭歸。後十年,聞泰山下有孫明復先生,以《春 秋》教授學者,道德高邁,朝廷召至太學,乃昔日索遊 孫秀才也。文正嘆曰:「貧之為累亦大矣。儻因循索米 至老,則雖人才如孫明復者,猶將汨」沒而不見也。 歐陽文忠公年十七,隨州取解,以落官韻而不收。天 聖已後,文章多尚四六。是時隨州試《左氏失之誣論》, 文忠論之,條列《左氏》之誣甚悉,句有「石言於宋,神降 於莘。外蛇鬥而內蛇傷,新鬼大而故鬼小。」雖被黜落, 而奇警之句大傳於時。今集中無此論,頃見連庠誦 之耳。

《聞見後錄》:歐陽公在政府,寄潁州處士常秩詩云:「笑 殺汝陰常處士,十年騎馬聽朝雞。」公將休致,又寄秩 詩云:「賴有東鄰常處士,披蓑戴笠伴春鋤。」蓋公先為 潁州,得秩於民伍中,殊好之。至公休致歸,每接賓客, 必返退士初服。秩已從王荊公之招,公獨朝章以見, 愧之也。秩入朝,極其諛佞,遂升次對。蚤日著《春秋學》 十卷,自許甚高。以荊公不喜《春秋》,亦絕口不言,匿其 書不出。適兩河歲惡,青苗錢權倚閣,王平甫戲秩曰: 「君之《春秋》亦權倚閣矣。」後神宗遇秩浸薄,荊公亦鄙 之。秩失節,怏怏如病狂。或云自裁以死,荊公尚表於 墓,蓋其失云。

《墨客揮犀》:常秩舊好治《春秋》,凡著書講解僅數十卷, 自謂聖人之意皆在是矣。及詔起,而王丞相介甫不 好《春秋》,遂盡諱所學。熙寧六年,兩河荒歉,有旨令所 在散苗本錢,權行倚閣三年,人戲秩曰:「公之《春秋》亦 權倚閣乎?」秩色頗赭。按此條與聞見後錄事同而詞小別並存之 《道山清話》:大參陳彭年以博學強記受知定陵,凡有 問,無不知者。其在北門,因便殿賜坐,對甚從容。上因 問「墨智、墨允是何人,彭年曰:『伯夷、叔齊也』。上問『見何 書?曰:『春秋˙少陽』。即令祕閣取此書。既至,彭年令于第 幾板尋檢,果得之。上極喜,自是注意。未幾執政』。」 《茅亭客話》:「季處士名諶,學識精博,嘗講《五經》,善誘誨 人,問」無所隱。四十餘年,以束脩自給。每講《春秋》,嘗云: 「孔聖見周德下衰,諸侯強盛,雖有典禮而不能舉,雖 有賞罰而莫能行。」孔子因是筆削魯史,上遵周公之 制,下明將來之法,以褒貶而代賞罰,俾夫善人知勸 而淫人知懼也。左丘明,魯國史官,受經於孔子,恐七 十弟子各生異端,失其大旨,遂以諸國簡牘,博採眾 記而作傳焉。其傳或先《經》以始事,或後《經》以終義,或 依經以辯理,或錯經以合異,廣記備言,以成一家之 通體爾。杜征南不思孔子修經與《詩》《書》《周易》為等列, 丘明之《傳》當與司馬遷、班固為等列,豈合將經之年 與《傳》之年相附參而貫之?將令學者素無資稟,縱意 自裁,但務聲律,罔知古道,將周孔之聖賢,班馬之文 章,皆不由茲製作,靡得而達焉。然皇王帝霸之道,興 亡理亂之體,其可聞乎?遂引證當時以《左傳》文為《春 秋》者數人,今不具錄。休復屢見,失其旨歸。如處士之 言者。倘能使《春秋》自為經,《左氏》自為傳,則不迷於後 生者矣。

《野客叢談》:石林每夜必延諸子女兒婦列坐講《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