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2 (1700-1725).djvu/7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大歸于齊。

有內蛇與外蛇鬥《鄭南門》中,內蛇死。嚴十四年「近蛇孽也。」 先是,鄭厲公劫相祭仲而逐兄昭公代立。後厲公出, 昭公復入死,弟子儀代立。厲公自外劫大夫傅瑕,使 僇子儀。此外蛇殺內蛇之象也。蛇死六年而厲公立。 十月朔,日有蝕之。桓十七年是時,衛侯朔有罪,出奔齊,天 子更立衛君。朔藉助五國,舉兵伐之而自立,王命遂 壞。魯夫人淫失于齊,卒殺桓公。

三月,日有食之。嚴十八年「夜食者,陰」,因日明之衰而奪其 光,象周天子不明,齊桓將奪其威,專會諸侯而行伯 道,其後遂九合諸侯,天子使世子會之,此其效也。 十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嚴二十六年時戎侵曹。魯夫人 淫于慶父、叔牙,將以弒君,故比年再蝕以見戒。 五月,日有食之。僖十五年象晉文公將行伯道,後遂伐衛, 執曹伯,敗楚城濮,再會諸侯,召天王而朝之,此其效 也。日食者,臣之惡也;夜食者,掩其罪也。以為上亡,明 王、桓、文能行伯道,攘荊楚,安中國,雖不正猶可。蓋《春 秋》實與而文不與之義也。

十二月朔,日有食之。襄二十七年自二十年至此歲,八年 間日食七作,禍亂將重起,故天仍見戒也。後齊崔杼 弒君,宋殺世子北,燕伯出奔鄭,夫人自外入而篡位。 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昭二十四年自十五年至此歲,十 年間天戒七見,人君猶不寤。後楚殺戎蠻子,晉滅陸 渾。戎盜殺衛侯兄,蔡、莒之君出奔,吳滅巢,公子光殺 王僚。宋三臣以邑叛其君。

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昭三十一年時吳滅徐而蔡滅 沈,楚圍蔡,吳敗,楚入郢,昭王走出。

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定十五年盜殺蔡侯。齊陳乞弒其 君而立陽生,孔子終不用。

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嚴七年《夜中》者, 言不得終性命,中道敗也。

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文十四年君臣亂於朝,政令虧於 外,則上濁三光之精。五星贏縮,變色逆行,甚則為孛。 北斗,人君象;孛星亂臣類,篡弒之表也。《星傳》曰:「魁者, 貴人之牢。」又曰:「孛星見北斗中,大臣諸侯有受誅者。」 一曰:「魁為齊、晉。」夫彗星較然在北斗中,天之視人顯 矣,史之有占明矣,時君終不改寤。是後,宋、魯、莒、晉、鄭、 陳六國咸弒其君,齊再弒焉,「中國既亂,四裔並侵,兵 革從橫,楚乘威,席勝,深入諸夏,六侵伐,一滅國,觀兵 周室。晉外滅二國,內敗王師,又連三國之兵,大敗齊 師于鞌,追亡逐北,東臨海水,威陵京師,武折大齊,皆 孛星炎之所及,流至二十八年。」《星傳》又曰:「彗星入北 斗,有大戰。其流入北斗中,得名人,不入,失名人。」宋華 元,賢名大夫。大棘之戰,華元獲于鄭。《傳》舉其效云。 「冬,有星孛于大辰。」昭十七年《星傳》曰:「心大星,天王也。其前 星太子,後星庶子也。尾為君臣乖離。孛星加心,象天 子適庶將分爭也。其在諸侯,角、亢、氐,陳、鄭也;房、心宋 也。」後五年,周景王崩,王室亂,劉子、單子立王猛,尹氏、 召伯、毛伯立子晁。子晁,楚出也。時楚彊,宋、衛、陳、鄭皆 南附楚。王猛既卒,敬王即位,子晁入王城,天王居狄 泉,莫之敢納。五年,楚平王居卒,子晁奔楚,王室乃定。 後楚帥六國伐吳,吳敗之于雞父,殺獲其君臣。蔡怨 楚而滅沈,楚怒,圍蔡,吳人救之,遂為柏舉之戰,敗楚 師,屠郢都,妻昭王母,鞭平王墓。此皆孛彗流炎所及 之效也。

劉向《新序雜事》篇:「禹之興也,以塗山;桀之亡也,以末 喜;湯之興也,以有莘;紂之亡也,以妲己;文武之興也, 以任姒;幽王之亡也,以褒姒。是以《詩》正《關雎》,而《春秋》 褒伯姬也。」

劉向《說苑奉使》篇:「《春秋》之辭,有相反者四:既曰『大夫 無遂事,不得擅生事矣,又曰『出境可以安社稷,利國 家者,則專之可也』。既曰『大夫以君命出,進退在大夫 矣,又曰『以君命出,聞喪,徐行而不反者,何也』』』?」曰:「此四 者各止其科,不轉移也。不得擅生事者,謂平生常經 也;專之可者,謂救危除患也;進退在大夫者,謂將帥」 用兵也。徐行而不反者,謂出使在道,聞君親之喪也。 公子結擅生事,《春秋》不非,以為救莊公危也。公子遂 擅生事,《春秋》譏之,以為僖公無危事也。故君有危而 不專救,是不忠也;君無危而擅生事,是不臣也。《傳》曰: 「《詩》無通,故《易》無通吉,《春秋》無通義。」此之謂也。

指武篇。《春秋》記國家存亡以察來世,雖有廣土眾民, 堅甲利兵,威猛之將,士卒不親附,不可以戰勝取功。 晉侯獲于韓楚,子玉,得臣敗于城濮,蔡不待敵而眾 潰。故《語》曰:「文王不能使不附之民,先軫不能戰不教 之卒,造父、王良不能以敝車不作之馬,趨疾而致遠, 羿、逢蒙不能以枉矢弱弓射遠中微。故強弱成敗之」 要,在乎「附士卒,教習之而已。」

桓寬《鹽鐵論相刺》篇:「孔子曰:『詩人疾之不能默,丘疾 之不能伏。是以東西南北七十說而不用,然後退而 修王道,作《春秋》,垂之萬世之後,天下折中焉』。」

《孝養》篇:《春秋》曰:「士守一不移,循理不外,援共其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