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7 (1700-1725).djvu/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一說合聖人之意,或有兩說,有三說,有四五說皆是。又就其中比較疏密,如此便是格物。及看得此一章透徹,則知便至。或自未有見識,只得就這裏挨。一章之中,程子之說多是,門人之說多非,然初看時不可先萌此心,門人所記亦多有好處。」 蜚卿曰:「若只將程子之說為主,如何?」 曰:「不可。只得以理為主,然後看他」 底。看得一章直是透徹,然後看第二章,亦如此法。若看得三四篇,此心便熟,數篇之後,迎刃而解矣。

讀書考義理,似是而非者難辯。且如《精義》中,惟程先生說得的當確。至其門人,非惟不盡得夫子之意,雖程子之意,亦多失之。今讀《語》《孟》,不可便道精義都不是,都廢了。須借他做箇梯階去尋求,將來自見道理,知得他是非,方是自家所得處。

《論語集注》十卷。

陳氏曰:朱熹撰。大略本《程氏學通》,取《注疏》古今諸儒之說,間復斷以己意。晦庵先生平生講解,此為第一,所謂「毫髮無遺憾」 者矣。

《朱子語錄》曰:《集註》如秤上秤來無異,不高些,不低些,如看得透,存養熟,甚生氣質。

《集註》,添一字不得,減一字不得 。看《集註》時,不可遺了緊要字。蓋解中有極散緩者,有急緩之間者,有極緊要者。某下一字時,直是秤等輕重方敢寫出 。《集註》乃《集義》之精髓。問:「《集註》引前輩之說,而增損改易本文,其意如何?」 曰:「其說有病,不欲更就下面安註腳。」 問:「《集註》中有兩存,何者為長?」 曰:「使某見得長底時,豈復存」 其短底?只為二說皆通,故並存之。然必有一說合聖人之本,但不可知耳。復曰:「大率兩說。前一說勝 《集註》。某自三十歲便下工夫,到而今改猶未了,不是草草看者。」

朱在《過庭所聞》曰:「《集註》於正文之下,正解說字訓文義與聖經正意。如諸家之說有切當明白者,即引用而不沒其姓名。如《學而》首章,先尹氏而後程子,亦只是順正文解下來,非有高下去取也。章末用圈列諸家之說者,或文外之意,而於正文有所發明,不容略去;或通論一章之意,反覆其說,切要而不可不知也。」

《論語或問》十卷。

陳氏曰:朱熹撰。《集註》既成,復論次其取舍之所以然,別為一書。而篇首述二書綱領與讀者之要法。其與《集註》實相表裏,學者所當並觀也。

《朱子文集集註》,後來改定處多遂與《或問》不相應,又無工夫修得《或問》,故不曾傳出。今莫若只就正經上玩味,有未通處,參考《集註》,更自思索為佳,不可恃此未定之書,便以為是也。

《石鼓論語答問》三卷。

陳氏曰:戴溪岷隱撰。溪初仕領石鼓書院山長,所與諸生講說者也。其說切近明白,晦庵亦稱其「近道。」

《論語通釋》十卷。

陳氏曰:黃榦撰。其書兼載《或問》,發明婦翁未盡之意。

《論語意原》一卷。

陳氏曰:「不知作者。」

《論語本旨》一卷。

陳氏曰:「建昌軍教授永嘉姜得平撰。」

《論語大意》二十卷。

陳氏曰:海陵卞圜撰。按:「圜」 疑作「圜。」

《晦庵語類》二十七卷。

陳氏曰:蜀人。以《晦庵語錄》類成編。處州教授東陽潘墀取其《論語》一類,增益其所未備,刊於學宮。

《論語紀蒙》六卷。

陳氏曰:國子司業臨海陳耆卿壽老撰。葉水心為之序。耆卿,學於水心者也,嘗主麗水簿,嘉定初年成此書。

《孔子家語》十卷。

王肅註後序曰:「《孔子家語》者,皆當時公卿士大夫及七十二弟子之所諮訪,交相對問言語也。既而諸弟子各自記其所問焉,與《論語》《孝經》並時,弟子取其正實而切事者,別出為《論語》,其餘則都集錄之,名之曰《孔子家語》。凡所論辯,疏判較歸,實自夫子本旨也。屬文下辭,往往頗有浮說,煩而不要者,亦由七十二子各為敘述首尾,加之潤色,其材或有優劣,故使之然也。孔子既沒而微言絕,七十二弟子終而大義乖。」 六國之世,儒道分散,遊說之士,各以巧意而為枝葉,唯孟軻、荀卿守其所習。當秦昭王時,荀卿入秦,昭王從之問儒術,荀卿以孔子之語及諸國事、七十二弟子之言凡百餘篇與之,由此秦悉有焉。始皇之世,李斯焚書,而孔子《家語》與諸子同列,故不見滅。高祖克秦,悉斂得之,皆載於二尺竹簡,多有古文字。及呂氏專漢,取歸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