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7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足怪也。人生於欲,不知道者,未有不為欲所蔽也,故 曰:「人之少也,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始學者未可以語 道也。故古之教者,必始於《周南》《召南》。《周南》《召南》,知欲 之不可已,而道以禮。以禮濟欲,夫是以樂而不淫。」始 學者安焉,由是以免於蔽。子謂伯魚曰:「汝為《周南》《召 南》已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歟! 言欲之蔽也。

古之傳道者,必以言達者,得意而忘言,則言可尚也; 小人以言害意,因言以失道,則言可畏也。故曰:「予欲 無言。」聖人之教人亦多術矣,行止語默,無非教者。子 貢習於聽言,而未知其餘也,故曰:「子如不言,則小子 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夫豈無 以感而通之乎?」

衛靈公以南子自汙,孔子去魯,從之不疑。季桓子以 女樂之故,三日不朝。孔子去之,如避寇讎。子瞻曰:「衛 靈公未受命者,故可;季桓子已受命者,故不可。」予以 為不然,孔子之世,諸侯之過如衛靈公多矣,而可盡 去乎?齊人以女樂間孔子,魯君大夫既食餌矣,使孔 子安而不去,則坐待其禍,無可為矣。非衛南子之比 也。

君子無所不學,然而不可勝志也,必有所一而後可 志。無所一,雖博猶雜學也,故曰「博學而篤志。」將有問 也,必切其身,退而思之,必自近者始,不然疑而不信 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自夫 婦之所能而思之,可謂知聖人之所不能也,故曰「切 問而近思。」君子為此二者,雖不為仁,而仁可得也,故 曰「仁在其中矣。」

二程先生語錄羅豫章集

《論語》

《學而時習之鷹》,乃學習之義。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 恐有聞,說在心樂,主發散在外。伊川

孝弟本其所以生,乃為仁之本。孝弟有不中理,或至 犯上,然亦鮮矣。《孟子》曰:「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 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不失其身而事親,乃誠孝也。 推此亦可以知為仁之本。明道

「敬事而信」以下事,論其所存未及治具,故不及禮樂 刑政。伊川

「行有餘力」者,當先立其本也。有本而後學文,然有本 則文自至矣。明道

「致身」猶言致力,乃委質也。明道

《人安重》則學堅固,伊川

《禮》之用,和為貴,有不可行者,偏也。伊川

「貧而能樂,富而能好禮」,隨貧富所治當如此。子貢引 「切磋琢磨」,蓋治之之謂也。若貧而言好禮,則至於卑; 富而言樂,則至於驕。然貧而樂,非好禮不能;富而好 禮,非樂不能。明道

「為政以德」,然後「無為。」伊川

回於孔子之道無所不說,故如愚。退而省其所自得, 亦足以開發矣,故曰「不愚。」

「視其所以所為也,觀其所由所從也,察其所安所處 也。」察其所處,則見其心之所存。在己者能知言窮理, 則能以此察人如聖人也。明道

「君子不器」,無所不施也。若一才一藝,則器矣。伊川 子貢問君子,孔子告以「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而可以 為君子」,因子貢多言而發也。伊川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謂觀人者,彼能先行其言,吾然 後信之。伊川

《周》,謂周旋。《不比》,謂不相私比也。伊川

「學而不思則無得,故罔。思而不學則不進,故殆。」博學 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五者廢其一,非學 也。伊川

尤,罪自外至也。悔,理自內出也。修天爵則人爵至,祿 在其中也。子張學干祿,故告之以此,使定其心而不 為利祿動。若顏淵則不然矣。君子謀道不謀食,學也, 祿在其中矣。然學不必得祿,猶耕之不必得食,亦有 餒在其中矣。君子知其如此,故憂道不憂貧。此所以 告《干祿》也。伊川

奢自文生,文過則為奢,不足則為儉。文者稱實而為 飾,文對實已為兩物,奢又文之過,則去本遠矣。儉乃 文不足,此所以為禮之本。伊川

仁者如射,射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豈 有爭也?故曰:「其爭也君子。」伊川

「下而飲」,非為下堂而飲,離去射位而飲也。若下堂而 飲,則辱之甚,無此。伊川

「素喻質,繪喻禮。」凡繪,先施素地而加采,如有美質而 更文之以禮。伊川

「灌以降神」,禘之始也。既灌而往者,自始以至終,皆無 足觀,言魯祭之非禮也。不知者蓋為魯諱。如自此事 而正之,其于天下如指掌之易。伊川

為力,猶言為功。射有五善,而功不一,故曰《不同科》。所 謂五善者:觀德行,別邪正,辨威儀云云。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