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8 (1700-1725).djvu/1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哉?此得乎性之不正,而《楊子》之兼所謂性者也。有人 於此,才可以賤而賤,「罪可以死而死」,是人之所自為 也,此得乎命之不正者,而《孟子》之所兼謂命者也。有 人於此,才可以貴而賤,德可以生而死,是非人之所 為也,此得乎命之正者,而楊子之所謂命也。今夫羞 利之不厚,惡利之不多,盡力乎利而至乎不肖,則楊 子豈以謂人之性,而不以罪其人哉?亦必惡其失性 之正也。才可以賤而賤,罪可以死而死,則孟子豈以 謂人之命而不以罪其人哉?亦必惡其失命之正也。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 於臭也,四肢之於安逸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 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知 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 謂命也。」然則孟、楊之說,果何異乎?今學者是孟子則 非楊子,是楊子則非孟子,蓋知讀其文而不知求其 指耳。而曰我知性命之理,誣哉!

《夫子賢於堯舜》
前人

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而世之解者 必曰:「『是為門人之私言,而非天下公共之論也』。而孟 子亦曰:『生民以來,未有如夫子』。」是豈亦門人之私言, 而非天下公共之論哉?為是言者,蓋亦未之思也。夫 所謂聖賢之言者,無一辭之苟,其發也必有指焉。其 指也,學者之所不可不思也。夫聖者,至乎道德之妙, 「而後世莫之增焉」者之稱也。苟有能加焉者,則豈聖 也哉?然孟子、宰我之所以為是說者,蓋亦言其時而 已也。昔者道發乎伏羲,而成乎堯舜,繼而大之於禹、 湯、文、武,此數人者,皆居天子之位,而使天下之道寖 明寖備者也。而又有在下而繼之者焉,伊尹、伯夷、柳 下惠、孔子是也。夫伏羲既發之也,而其法未成,至于 堯而後成焉。堯雖能成聖人之法,未若孔子之備也。 夫以聖人之盛,用一人之知,足以備天下之法,而必 待至於孔子者,蓋聖人之心,不求有為於天下,待天 下之變至焉,然後吾因其變而制之法耳。至孔子之 時,天下之變備矣。故聖人之法,亦自是而後備也。《易》 曰:「通其變,使民不倦。」此之謂也。故其所以能備者,豈 特孔子一人之力哉?蓋所謂聖人者,莫不預有力也。 《孟子》曰「孔子集大成」者,蓋言集諸聖人之事,而大成 萬世之法耳。此其所以賢於堯、舜也。

《策試牓喻》
朱熹

《孟子》稱「君子之所以教者五,而答問居一焉。」今發策 以觀二三子之所蘊而折中之,是乃古之所謂答問 者,非欲相與以為諛也。自今諸生條對所問,宜湛思 正論,於答問之際,審加意焉。若夫朝廷之事,則非草 茅所宜言,而師生相與之誠意,亦不當數見於文字 之間也。二三子慎之!

《策問》
前人

問:孔子曰:「友其士之仁者」,又曰:「就有道而正焉」,又曰 「以友輔仁。」蓋學者之于師友,其不可以後如此。而孟 子曰「子歸而求之有餘師」,又曰「君子欲其自得之必 如是」,是豈師友之所能與哉?孟子學孔子者,而其立 言如此,豈有異旨哉?幸詳言之,以觀二三子所以從 事于斯者如何也?

《白鹿書堂策問》
前人

孔子歿,七十子喪,楊、墨之徒出,孟子明孔子之道以 正之,而後其說不得行。四千有餘年,諸生皆誦說孔 子,而獨荀卿、揚雄、王通、韓愈號為以道鳴者,然于《孟 子》或非之,或自比焉,或無稱焉,或尊其功以為不在 禹下,其歸趣之不同既如此,而是數子者後議其前, 或以為同門而異戶,或無稱焉,或以為大醇而小疵, 「而不得與于斯道之傳者,其于楊、墨或微議其失,或 無稱焉,或取焉以配孔子」,其取予之不同又如此,是 亦必有說矣。本朝儒學最盛,自歐陽氏、王氏、蘇氏皆 以其學行于朝廷,而胡氏、程氏亦以其學傳之學者。 然王氏本出于歐陽,而其末有大不同者,胡氏、孫氏 亦不相容于當時,而程氏尤不合于王與蘇也。是其 于孔子之道,孰得孰失,豈亦無有可論者耶?楊墨之 說則熄矣,然其說之流,豈亦容有未盡泯滅者耶?後 世又有佛老之說,其于楊、墨之說,同耶異耶?自揚雄 以來,于是二家是非之論,蓋亦多不同者,又孰為得 其正耶?二三子其詳言之。

《跋克齋游吏部所書孟子一章》
魏·了翁

《孟子》之告宋句踐,亦猶游之告尹也。是時三游之風 已勝,孟子之說殆與「貨色」之對似。然尹君其知此,則 知景仁所以儆我者深矣。若見同游之士,并出以告 之。某書于《三瀘洲宅》。

代侍講說書官為經筵進講孟子終篇謝賜金

帶牙簡同侍讀修注官《謝賜祕書省御筵及鞍馬、香茶進詩表       》王應麟

伏以華光講藝,備觀《亞聖》之書。蓬省賜筵,並錫多儀 之寵。感洪恩而播詠,瞻丹扆以颺言。某等惶懼惶 懼,頓首頓首。竊惟漢帝論經,虎觀侈賜衣之渥;唐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