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8 (1700-1725).djvu/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者也。自身而內之心也,意也、知也、德也,吾之所有也, 自身而外之家也,國也、天下也,民也,吾之所與也,成 己成物之道也。是故聖人有以知天下。後世之有老、 莊、佛氏之徒,竊吾之明德,以自私自利而肆其說者 矣,故示之以《親民》焉。聖人有以知天下後世之有管、 晏、商、韓之徒,竊吾之親民以自私自利而鼓其術者 矣,故示之以《明明德》焉。聖人有以知天下後世,崇制 象于彌文,假述作為美觀而民不被其澤者矣,故示 之以教化、用人理財焉。故觀諸親民,而見聖賢廣大 之學有以異于老佛之偏枯者矣,觀諸明德而見聖 賢精微之學,有以異于管、商之昏汨者矣。為人君而 不知《大學》之道,必蹈于禍敗之機;為人臣而不知《大 學》之道,必昧于義利之辨;為學者而不知《大學》之道, 則溺于老佛之偏,功利之弊。斯則聖賢之所憂,著之 于經以為教者也。惜其雜于《戴記》,簡篇脫略,賴程子 而表章易置之稍為完備,然于聖人之精蘊猶略焉, 故特揭而著之。學者能于此識其大焉,則所以合內 外,一物我,而于「窮理盡性之道,存神過化」之幾,思過 半矣。

許孚遠大學述一卷答問一卷

按孚遠自序自格物之義不明而孔門之學晦謂即物而窮其理者疑于支謂于事事物物格其不正以歸于正者涉于徑謂格知物之本末與格無物之物

者,虛見無實,皆愚之所不能信也。蓋宋儒司馬溫公 嘗有捍去外物之說,近時天台王子、涇陽胡子,皆主 「格去物欲」之說。孚遠當在關中與胡子論辨,不以為 然。及謫居山廬,旋罹先君子大故,兀坐沉思,恍然覺 悟,知此心不可著于一物,澄然無物,性體始露,乃知 聖門「格物」之訓,真深切而著明。頃入七閩,得溫陵蘇 子所遺「格物」之解,若合契符,然後益信人心之所同 然。爰取笥中舊著《大學述》一編,復加刪改,就正有道, 以期共為折衷,明聖學于天下,後世其知我罪我,所 不敢辭避也。萬曆癸巳夏五月。

來知德大學古本釋一卷

按知德自序大學之道修身盡之矣修身之要格物盡之矣明德者何也昭明于天下之德也即五達道也若以人之所得於天而虛靈不昧為明德則尚未

見諸施為,以何事明明德於天下也哉?親者,九族也, 民者,萬民也,即親親而仁民也。自近以及遠,而家、而 國、而天下也。非弗當新也,亦非親其民也。止至善者, 止于仁、敬、孝、慈、信也。自字義不明,聖人修己以安百 姓之道荒矣。道喪千載,又安望其知格物也?五帝三 王之學,皆所以明倫。《七十子從孔子問志》,子曰:「老者 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此同志也,即《大學》老老、長 長、恤孤、平天下之志也。及哀公問政,孔子告之曰:天 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 身、治人、治天下國家,則明德即達道,不待辨而自明 矣。孟軻氏得孔子之真傳者,故曰:聖人,人倫之至也。 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 之天下也。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及齊宣、梁 惠、滕文公問政,皆以設為庠序,人倫明于上告之此 皆載之簡冊。但天下學者,日汲汲于科目,如水之赴 海。間有一二高明之士,又馳情于釋氏之空寂,不以 身心體認之,以至此義不明耳。秦漢以來,聖人之道 渾如長夜。至宋河南程氏取而表章之,朱子乃為之 《注》,可謂有功于聖門矣。但以明德為「虛靈不昧」,以格 物為窮,至事物之理,不免失之支離。至陽明王氏,以 此書原未錯簡,程、朱格物不免求之于外,可謂有功 于程朱矣。但仍以明德為「虛靈不昧」,而教人先以「悟 良知」,則又不免失之茫昧支離。茫昧,雖分內外,然于 作聖功夫入手之差者則均也。德以未仕山林中潛 心反覆二十餘年,一旦恍然有悟,懼天下之學者日 流而為禪也,乃書于《大學古本》之後。

周從龍大學遵古編一卷

按李日華序曰大學一書與中庸同出戴記宋儒目為修己治人之方而以六藝當小學夫書數射御信卑卑矣然亦非絕慧精詣不能擅恐未可輕責之髫

丱輩,而以煌煌禮樂之大概受小學之目,則是書將 不得為禮樂之書可乎?周彥雲先生性善治經,而不 欲沿襲勦說,所著《中庸發覆》,已膾炙士林。無何又出 《大學遵古編》行之,名曰《遵古》。遵古本石經也,世所傳 石經,不知何所本,楊止庵少宰業立說痛排之,而先 生良有當焉。何居全書不分經、傳,又以六所謂溯繹 而上,知首章即「已備格物」,無俟更補。又《詠淇澳》詩,知 文、武心法乃在武公,及定為子思居衛之作,皆鑿鑿 有據,非依人口吻異同者可以傳矣。

顧憲成重定大學一卷

按憲成自序世之說大學者多矣其旨亦無以相遠而獨格物一義幾成訟府何也始于傳之不明也于是人各就其見窺之此以此之說為格物彼以彼之

說為格物,而《大學》之格物,轉就湮晦,不可得而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