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8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正心吟》
前人

《明誠》道不離,知格無邪偽。中正著吾心,毋為私欲蔽。

《自欺吟》
前人

揠苗昧所養,乞祭驕其妻。詭遇得禽者,寧無慚嬖奚。

《閒居吟》
前人

斗室安居廣,爐香樂性閒。不欺幽獨境,無愧兩儀間。

《修身吟》
前人

克己工夫熟,磋磨日日新,形端儀表正,湯聖自《盤銘》。

《齊家吟》
前人

齊家先正己,標準自吾身。動息從心理,規模衛《武箴》。

《讀近思錄》
明·陳獻章

《大學西銘》迤𨓦攤,從前只假半年閒。誰家繡得「鴛鴦 譜」,不惜金針度世間。

大學部紀事

《宋史吳育傳》:「育從張載學,授崇文校書、監察御史裏 行,請用大學誠意、正心以治天下國家,因薦載等數 人。」

《呂希哲傳》詔以為崇政殿說書。其勸導人主以修身 為本,修身以正心誠意為主。其言曰:「心正意誠則身 修而天下化。若身不能修,雖左右之人且不能喻,況 天下乎?」

《范祖禹傳》:「拜右諫議大夫,首上疏,論人主正心修身 之要。在邇英守經據正,獻納尤多。」

《杜範傳》:「端平二年入對,言:近者召用名儒,發明格物 致知、誠意正心之學,有好議論者乃從而詆訾訕笑 之。陛下一聞其言,即有厭棄儒學之意。此正賢不肖 進退之機,天下安危所係。願以其講明見之施行。」 《趙善湘傳》:慶元二年進士,歷觀文殿學士。所著有《大 學解》十卷。

《許應龍傳》五歲通經,嘉定元年舉進士。理宗即位,應 龍首陳「正心為治國平天下之綱。」

《李性傳傳》:嘉定四年,舉進士,進對有崇尚道學之名, 未既其實。帝曰:「實者何在性傳對曰:『在陛下格物致 知,以為出治之本』。」

《楊棟傳》:紹定二年進士,除宗正少卿。進對,帝曰:「止是 正心修身之說乎?」棟曰:「臣所學三十年,止此一說。」用 之事親取友,用治凋郡,察冤獄,至為簡易。棟之學本 諸周程氏,負海內重望。所著有《崇道集》、平舟文集。 《包恢傳》:恢字宏父,建昌人。自其父揚、世父約、叔父遜 從朱熹、陸九淵學。恢少為諸父門人講《大學》,其言高 明,諸父驚焉。

《范昭德傳》:「昭德在經筵,以《大學衍義》進講,反覆規正 者甚多。」

《道學傳》:程顥教人自致知至於知止,誠意至於平天 下,循循有序。其弟頤序之曰:「周公沒,聖人之道不行; 孟軻死,聖人之道不傳。」得不傳之學於遺經,以興起 斯文為己任。自孟子之後,一人而已。

程頤其學本於誠,以《大學》《語》《孟》《中庸》為標指,而達於 六經。

朱熹字元晦,紹興十八年進士。孝宗即位,詔求直言。 熹上封事言:「帝王之學,必先格物致知,以極夫事物 之變,使義理所存,纖悉必照,則自然意誠心正,而可 以應天下之務。」隆興元年,復召入對,言:「《大學》之道,在 乎格物以致其知。陛下雖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 未嘗隨事以觀理,即理以應事。是以舉措之間,動涉」 疑貳,聽納之際,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淳熙 十五年入奏,有要之於路,以為「正心誠意」之論,上所 厭聞,戒勿以為言。熹曰:「吾平生所學,惟此四字,豈可 隱默以欺吾君乎?」所著有《大學章句》《或問》。

陳淳,漳州龍溪人。朱熹來守其鄉,淳請受教。熹曰:「凡 閱義理,必窮其源,如為人父何故止於慈,為人子何 故止於孝,其他可類推也。」淳聞而為學益力,日求其 所未至。所著有《大學口義》。

《儒林傳》:「楊萬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紹興年進士, 調永州零陵丞。時張浚謫永,杜門謝客,萬里三往不 得見,以書力請,始見之。浚勉以正心誠意之學,萬里 服其教,迺名讀書之室曰『誠齋,學者稱誠齋先生。 戴溪為太子詹事兼祕書監,景獻太子命溪講《中庸》 《大學》,溪辭以講讀非詹事職,懼侵官。太子曰:『講退,便 服說《書》。非公禮。毋嫌也』』。」

陳亮為人才氣超邁,喜談兵,論議風生。郡守周葵奇 之曰:他日國士也,請為上客。」及葵為執政,朝士白事 必指令揖亮,因得交一時豪俊,盡其議論。因授以《中 庸》《大學》,曰:「讀書可精性命」之說,遂受而盡心焉。 何基字子恭,嘗謂以《洪範》參之《大學》《中庸》,有不約而 符者。著《大學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