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8 (1700-1725).djvu/8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遐漂,靡所濟集,聊欲係志於翰墨,得以憩思遺老也。 惟六籍之學,先覺之士釋而辨之者,既已詳矣。儒家 惟有《孟子》,閎遠微妙,縕奧難見,「宜在條理之科。」於是 乃述己所聞,證以《經》傳,為之章句,具載本文,章別其 指,分為上下,凡十四卷。究而言之,不敢以當達者施 於新學,可以寤疑辨惑。愚亦未能審於是非,後之明 者,見其違闕,儻改而正諸,不亦宜乎?

宋孫奭孟子正義 卷

按奭進孟子序夫總群聖之道者莫大乎六經紹六經之教者莫尚乎孟子自昔仲尼既沒戰國初興王化陵遲異端並作儀衍肆其詭辨楊墨飾其淫辭遂

「致。王公納其謀以紛亂於上,學者循其踵以蔽惑於 下。猶洚水懷山,時盡昏墊,繁蕪塞路,孰可芟夷。惟孟 子挺名世之才,秉先覺之志,拔邪樹正,高行厲辭。道 王化之源以救世弊,開聖人之道以斷群疑。其言精 而贍,其旨淵而通,致仲尼之教,獨尊於千古。」非聖賢 之倫,安能至於此乎?其書由炎漢之後盛傳於世。為 之註者,則有趙岐、陸善經;為之音釋,則有張鎰、丁公 著。自陸善經已降,其所訓說,雖小有異同,而共宗趙 氏。惟是音釋二家撰錄,俱未精當。張氏則徒分章句, 漏落頗多;丁氏則稍識指歸,偽謬時有。若非再加刊 正,詎可通行?臣奭前奉敕與同判國子監王旭等作 《音義》二卷,已經進呈。今輒罄淺聞,隨趙氏所說,仰效 先儒釋經,為之正義。凡理有所滯,事有所遺,質諸經 訓,與之增明。雖仰測至言,莫窮於奧妙;而廣傳博識, 更俟於發揮。謹上。

王逢原孟子講義一篇

按王安石題逢原在常江陰時學者有問以孟子而逢原為之論說是以如是其詳也未幾而逢原卒故其書纔終於一篇而考之時不同蓋其志猶未就也

雖然,觀其說,亦足以概見之矣,若逢原所謂「見其進 未見其止」也。其卒時年二十八。嗚呼惜哉!逢原卒於 嘉祐己亥六月,後七年《講義》方行。

楊時孟子義 卷

按時自序道之不行久矣自周衰以來處士橫議儒墨異同之辨起而是非相勝非一日也孟子以睿知剛明之材出於道學陵夷之後非堯舜之道不陳於

王前,非孔子之行不行於身,思以道援天下,紹復先 王之令緒,其自任可謂至矣。當是之時,人不知存亡 之理,恃強威弱,挾眾暴寡,以謂久安之勢在此而已。 夫由其道,則七十里而興;不由其道,雖天下而亡,古 今之常理也。彼方恃強挾眾,而驟以仁義之言誘之, 動逆其所順,則不悟其理,宜其迂闊而不足用也。故 轍環於齊、魯、晉、宋之郊,而道終不行,亦其勢然矣。雖 膏澤不下於民,其志不施於事業,而世之賴其力亦 豈鮮哉?方世衰道微,使儒、墨之辨息,而姦言詖行不 得逞其志,無君無父之教不行於天下,而民免於禽 獸,則其為功非小矣。古人謂孟子之功不在禹下,亦 足為知言也。今其書具存,其要皆言「行之跡而已。君 子之言行無所不在,而肆諸筆舌,以傳後世,皆所以 明道也。發諸身,措諸用舍,皆所以行道也。世之學者, 因言以求其理,由行以觀其言,則聖人之庭戶可漸 而進矣。」精思之,力行之,古之好學者皆然,而亦不肖 之所望於諸君也。然聖道淵懿,非淺識所知,姑誦所 聞,未知中否,諸君其擇之,反以告焉。是亦朋友之義 也。

尹焞孟子解 卷

按韓元吉題和靖先生疾革門人呂稽中王時敏問遺表先生曰焞受詔解孟子未上即遺表也有第三篇及其某章皆未備宜為我足之稽中等泣曰先生

「《經解》,稽中輩安能足也?朝廷幸來取,但當以槁進爾。」 先生顧而頷之,明日遂歿。元吉雖游先生之門,其病 也不及見,而聞於時敏者如此。然先生既歿,是書藏 於家,訖不果上也。近始傳而得之,語言嚴密,殆先生 絕筆,其所謂未備者,亦可概見矣。而建安趙使君併 與《論語解》刊於郡齋,因書其後,尚俾學者有考云。乾 「道壬辰七月,潁川韓元吉無咎謹題。」

朱子孟子集義 卷合論語

按朱子自序論孟之書學者所以求道之至要古今為之說者已百有餘家然自秦漢以來儒者類皆不足以與聞斯道之傳其溺於卑近者既得其言而不

得其意。其騖於高遠者,則又支離踳駁,或乃并其言 而失之,學者益以病焉。宋興百年,河洛之間,有二程 先生者出,然後斯道之傳有繼,其於孔子、孟氏之心, 蓋異世而同符也。故其所以發明二書之說,言雖近 而索之無窮,指雖遠而操之有要。使夫讀者非徒可 以得其言,而又可以得其意,非徒可以得其意,而又 可以并其進於此者而得之,其所以興起斯文,開悟 後學,可謂至矣。間嘗蒐輯條疏,以附本章之次,既又 取夫學之有同先生者,若橫渠張公、范氏、二呂氏、謝 氏、游氏、楊氏、侯氏、尹氏,凡九家之說以附益之,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