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8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人許允成皆有《註釋》,崇、觀間,場屋舉子宗之。

潁濱《孟子解》一卷。

陳氏曰:「其少年時所作,凡二十四章。」

王逢原「《孟子解》五卷。」

陳氏曰:所講纔盡二篇,其第三篇盡二章而止。

尹氏《孟子解》十四卷。

陳氏曰:尹彥明所著十四卷,未成,不及上而卒。

張無垢「《孟子解》十四卷。」

張南軒《孟子說》十七卷。

晦庵「《孟子集註》《或問》各十四卷。」

石鼓「《孟子答問》三卷。」

陳壽老《孟子紀蒙》十四卷。

說並見論語條下

《續孟子》二卷。

《崇文總目》:林慎思撰。慎思以為《孟子》七篇,非軻著書,而弟子共記其言,不能盡軻意,因傳其說,演而續之。

《刪孟》二篇。

晁氏曰:皇朝馮休撰。休觀《孟軻書》,時有叛違經者,疑軻沒後,門人妄有附益刪去之,著書十七篇,以明其意。前乎休而非軻者荀卿,刺軻者王充,後乎休而疑軻者溫公,與軻辯者蘇東坡,然不若休之詳也。

《疑孟》一卷。

晁氏曰:皇朝司馬光君實撰。光疑《孟子》書有非軻之言者,著論是正之,凡十一篇。光論性,不以軻道性善為然。

《翼孟》 卷。

朝奉大夫臨川陸筠嘉材撰。周平園序曰:「嘉材平生篤志《孟子》,著《翼孟音解》九十一條,擇《春秋左氏傳》《莊》《列》《楚辭》《西漢書》《說文》之存古文者,深思互考,遂成此書。如以折枝」為磬,折腰肢,讀樂酒若樂山樂水,《角招》為《韶》,眸子為「牟」,殺三苗本作二女果作婐之類,皆粲若白黑。至論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視漢儒所記《檀弓》、蒼梧之語,孰近孰遠,孰信孰疑,此古今學者議論所未及也。且舜居河東、歷山、雷澤,各有其地,而越人別指歷山,舜井象田,仍以餘姚、上虞名縣,《風土記》曲為之辭,人不謂然。蓋異端之作,其來也久於舜,平居附會已類此,況身後乎?所謂九疑之葬,二妃之溺,宜退之《黃陵碑》云,皆不可信。彼孔安國解《書》,以「陟方」訓升遐,其說尤拘。《書》固曰:「升高必自下,陟遐必自邇。」陟豈專訓升乎?然退之近捨《孟子》而遠引《竹書紀年》,何也?予每嘆恨不得質疑於韓門,而喜嘉材嗜古,著書有益。後覺,藏其本迨三十年。今嗣子新融水尉孝溥追敘先志,請題卷首,始為推而廣之。昔唐彭城劉軻,慕《孟子》而命名,著《翼孟》三卷,白樂天記其事,賴以不朽。嘉材視劉何愧?特予非樂天比,其能令嘉材不朽乎?

《尊孟辯》七篇。

陳氏曰:建安余允文隱之撰。以司馬公有《疑孟》,及李遘泰伯常語、鄭厚叔拆衷皆有非孟之言,故辯之為五卷。後二卷則王充《論衡刺孟》,及東坡《論語說》中與《孟子》異者,亦辯焉。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

《孟子》

《孟子解義》十四卷。

尤溪周諝著,《熙寧進士》,不肯行王安石新法而歸,時稱為「周夫子。」

《孟子指要》 卷。

朱文公著

《孟子解 卷》。

《袁甫著》,甫燮子。學於楊簡,以斯道自任。

《孟子指義》 卷。

傅子雲著,子雲金谿人。學以明善知本為先,言行動中規矩。

《孟子大義》《孟子贅說》 卷

俱時少章著

《孟子通義》 卷。

葉夢得著。夢得,湖州人。建炎中以尚書左丞遷崇慶軍節度。

《孟子略解》 卷。

邵武《上官愔著》。合《論語》。

《孟子注解》 卷。

趙汝談著

《孟子解》十四卷。

趙善湘著

《孟子紀蒙》 卷。

陳耆卿著

《孟子通旨》 卷。

王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