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1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敬仲又加潤色,鄭眾、賈逵、馬融並作傳,鄭元作《箋》,而 至今獨立。《齊詩》亡於衛,《魯詩》亡於晉,《韓詩》微存。《禮》漢 初,有《高堂生傳》十七篇,又有古經出於淹中,河間獻 王上之,合五十六篇。至宣帝時,後蒼最明其業,乃為 《曲臺記》以授梁人戴德,及德兄子聖、沛人慶普《古禮》 合二百四篇。戴德刪其煩重,為八十五篇,為《大戴禮》; 戴聖又刪定為四十六篇,為《小戴記》。大小戴慶氏三 家並立,後漢惟曹氏傳慶學。漢末鄭元傳小戴之學, 後以古經校之,取其義長者作註,為鄭氏學,立於國 學,餘多散亡,又無師說矣。《春秋》,夫子作《春秋》,有所褒 諱貶損,不可書見。口授弟子,弟子退而異言,丘明恐 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論本事而作傳也。口說 流行,故有《公羊》《穀梁》、鄒、夾之傳。漢初,四家並行,鄒氏 無師,夾氏未有書。齊人胡母子都傳《公羊春秋》,授東 海嬴公,以至東海嚴彭祖,魯人顏安樂。故後漢《公羊》 有嚴氏、顏子之學,與《穀梁》三家並立。《左氏》漢初,出於 張蒼之家,本無傳者。賈誼為訓詁以授貫公,後劉歆 欲立於學而不得。至建武中,韓歆、陳元欲立之,於是 以魏郡李封為《左氏》博士,而諸儒攻之,及封卒而罷, 然私相傳者甚眾,賈逵、服虔並為之訓。晉杜預又為 《經傳集解》,《穀梁》,范甯註《公羊》,何休註《左氏》,服虔、杜預 註,後皆立國學,至今而《公》《穀》無私說。

議曰:「漢之言《易》者六家,而費氏最後出;言《書》者四家, 而孔氏後出;言《詩》者四家,而《毛詩》後出;言《春秋》者五 家,而《左氏》後出;《禮》雖同出后蒼,而《小戴》最後出;然至 於今,而惟後出者為眾所宗。將掇拾遺灰,考覈未精, 朱紫逓炫,而正始未先表見邪?歷世而後,名山石室 之藏,往往盡出,而諸儒又得以所誦習參互考定,以」 證是非,而後先王之跡著,是未可知也。然余不能無 感矣。孔氏出壁中之藏,有天幸矣,而未得立,至使憸 夫售其贗,又更四百餘載而緝熙於殘缺之後,何運 之餘𢀴也。《詩》四家之傳,渙如參辰,不相屬焉。獨《毛詩》 適與經傳合,而後儒信之似矣。《公》《穀》《左氏》之違戾,蓋 不特亥豕魯魚偶誤一二也。豈有夫子口授,而及門 之徒己自殊畛域邪?世儒擇其差可信者,猶曰「左氏」, 而近誣之譏,尚何辭焉?此三經猶可言也,禮樂不可 一日缺,而漢之言「禮」者,后蒼而外無異同,奈之何踳 駁至今,不可校閱。識者謂衰周諸侯己去其籍,然使 漢興,君臣加意於斯,未必不可收拾百一而卒以澌 滅,是可慨也迨!夫大《易》之義,彌難言之矣。聖人設象 以明教,而理自存,非獨以明理也。借令聖人將以理 教天下微《易》,誰不可明者,而何必以杜默無朕之畫, 精妙𥳑寂之辭為哉!而世儒罕知其故,遂略象數,專 治文義,以飾鄙陋。以此治《易》,不若已之為愈,而猶互 詆京、焦,黨嗤孟喜。彼京、焦、孟喜雖未必入羲、周之室, 而不猶愈於隔藩籬者乎?愈趨而下,以至王鄭,鄭則 多參天象,王乃全釋人事,《易》之道豈偏滯於天人哉? 而天象難尋,人事易習,《折楊》《黃華》學徒多從之,至宋 極矣。雖然,非質有其道、通神明之德者,不足以與於 斯。千載而後,知其解者,旦暮遇之;不知其解者,雖耳 提焉,猶是也。《易》故未易言也。由是言之,吾疑聖人之 學已絕,而其所傳者不啻影響也。吾安知後出者之 是,而前廢者之非邪?區區欲以數千年之後,論數千 年不可知之前,聖人不能,而況其凡乎?然則將遂已 而已乎?是烏可已也!嘗一臠之肉,知一鼎之烹矣;見 瓶水之冰,知天下之寒矣。凡有微言,無論訛正,宜並 存習,以俟知者。天不隕絕,斯文,或生聖人起而折衷 之。不爾,則問禮問官之安從,刪正贊修之奚取,而聖 人亦末如之何矣。昔漢之君臣,詳延廣厲,功至偉矣。 而吾於是有深尤者,「石渠、白虎之議也,據天子之勢 而侵聖人之官,舉一廢百,破壞圖書,不知妄作,莫斯 為甚。曾不若眾建郡學,博徵明儒之為益,而顧不出 此。悲夫!馬」、鄭二子,多所考定,時稱大儒,溺其教矣。今 言出而舊文廢,一家行而眾言息,遂使將來學者,日 趨𥳑《易》,不焚而滅。職是之由。世儒祖之,更相著述,至 使其智彌寡者,其取彌多,馳騖汎濫,以示其博,而纇 瑕屢見,是何為者也?彼囂囂者之載筆也,猶將簧鼓 耳目,而況以儒命世者,冒為之學徒專師,轉相讚揚。 若是而後出者不驩然卒而騖之如馳乎?夫以儒命 世者,言惟作訓,不可不慎也。一言而掃百世顓門,自 昔師儒之學,可滅蹟絕影也。而苟所定者不皆是,所 去者不皆非,焚者其誰也?昔孔子以至聖之德,去群 聖不遠也。載籍尚完,學術未龐,識大識小者,其人不 寡也。兼斯五者,猶謙讓於六籍之事,曰:「吾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蓋載之末年,從心不踰,而後乃敢撰定,然 猶三絕《韋編》,而曰:「庶幾假我數年,以卒學」,《易》,可以無 大過矣。後代儒者微孔子至聖之德,而有千載曠不 相屬之勢。載籍爛滅,異端烽恿,獨聞獨見,無所傳業。 借有一二師友,並持不下,甲是乙非,師心自是。然 授墨謂吾既已知「言矣」,是也,非與!

日知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