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1 (1700-1725).djvu/1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懿德。」彝者,常也,經之謂也。生民常秉之物,則雖欲變 「之,不可得而變也。不以堯增,不以桀損,不以孔存,不 以蹠亡,不以綦隆興,不以衰亂滅」,人人各正,時時運 行者也。蹈此之謂道,得此之謂「德」,道德有於身者,則 世不常有焉。愚者既無所見,而智者各執一篇《經》之 所以不明不行,得非自戕其性,天之大經乎。夫《經》一 也,然而有《五經》焉,何也?五經一性也,聖人各從其性 天中所流出者定之,以立萬世不易之教,故各一其 名耳。是故性天之盈虛消息神妙,萬物不可得而形 容之也。聖人特假奇偶之象以明之,所以六十四卦 生生不測者,皆可得意於象辭之表,而乾知坤作,萬 古不變,孰非此性之生生乎?性天之經綸綱紀,一日 萬幾,不可得而形容之也,聖人特因歷代之文以紀 之,所以典謨訓誥維持世教者,皆可會元於政事之 著,而「帝王執中,萬古不變」,孰非此性之降衷乎?性天 之靈機竅妙,有感則鳴,不可得而形容之也,聖人特 因詠歌之聲以別之。所以國風《雅》《頌》各得其所者,皆 可逆志於聲歌之末;而感物成聲,萬古不變,孰非此 性之思無邪乎?性天之是非毀譽,直道而行,不可得 而形容之也,聖人特假筆削之義以明之,所以二百 四十二年行事之實,皆可考核於義例之中,而天王 一統,萬古不變,孰非此性之名分乎?性天之儀文度 數,高下散殊,不可得而形容之也,聖人特因退讓之 節以明之,所以三百三千經曲各當,皆可究竟於節 文之間,而性天之秩敘萬古不變,孰非此性之無不 敬乎?信乎《易》《書》《詩》《春秋》三《禮》皆吾性固有之物也。後 之窮經者,只於疏訓解釋以沉潛其精神而不反求 諸身焉,不知陰陽奇偶皆天地萬物變動之象也,政 事號令皆帝王一時可見之跡也,詠歎歌謠皆人心 一事感觸之聲也,褒貶予奪,皆國史隨事直書之筆 也,升降裼襲,皆三禮制度文為之詳也,其本不在是 也。然則本安在哉?即所謂經也,即所謂吾人固有之 性是也。果能本諸身以求其端,則乾坤易簡之理即 吾性之《易》,帝王一中之傳即吾性之《書》,天機感觸之 聲即吾性之《詩》,天王一統之義即吾性之《春》《秋》,上天 秩敘之原即吾性之禮,一盡性而五經之大本大原 備是矣。若舍原而求之流,舍表而求之影,使聖人刪 述之本旨,反支離于經師傳襲之見聞,何怪乎萬古 之道不常明常行於天下哉?然則窮經者自窮其性 天之真,凡古今典籍皆從此中出也。故《孟子》曰:「君子 之道,反經而已矣。」

《漢儒專經名家源派考議》

《周禮》,「太史以至小行人,皆掌官府之典籍,外史掌三 皇五帝之書,及觀列國之所陳,魯史之所具,左史倚 相之所讀,煩矣備矣。孔子觀載籍之紛紜,懼覽者之 不一,遂乃定禮樂,明舊章,刪《詩》為三百篇,約史記而 脩《春秋》,讚《易》道以黜八索,述職方以除《九丘》,討論《典》 《墳》,斷自唐虞,以訖於周。」故知由孔子而前,學術非寡。 自有《六經》以後,趨於約也。身通六藝之士,雖有三千, 發明章句,始於子夏。於《易》有傳,於《詩》有序,於《禮》有《喪 服》一篇,於《春秋》以授公羊高、穀梁赤,定撰《論語》。此子 夏所以居文學之科也。或《易》以商瞿云,然猶《春秋》分 為五。左氏公羊穀梁鄒氏夾氏《詩》分為四。毛氏齊魯韓《易》有數家之傳, 諸子紛紜,以召焚坑,至漢而始出。《易》自魯商瞿子木 受於孔子,以授魯橋庇子庸,子庸授江東馯臂子弓, 子弓授燕周醜子家,子家授東武孫虞子乘,子乘授 齊田何子裝,而為漢興言《易》之祖。何授丁寬,授田王 孫。王孫所授為三門,曰沛人施讎,東海孟喜,瑯琊梁 丘賀,由是有施、孟、梁丘之學。又有東郡京房為京氏 學。又有東萊費直,傳《古文易》,為費氏學。沛人高相為 高氏學。施、孟、梁丘、京氏四家皆立博士,而費、高二氏 未得立。後漢陳元、鄭眾皆得費氏之學,馬融、鄭元、荀 爽並為之傳註。自是費氏大興,京氏遂衰。施、孟、梁丘、 高氏俱亡,今所得者皆費氏也。至晉王肅又為費氏 註。梁、陳、鄭元、王弼二註列於國學。齊代推傳鄭義,至 隋王註盛行,鄭學寖微矣。《尚書》,漢濟南伏生遭秦亡, 其書口授二十八篇,又河內女子得《泰誓》一篇,獻之 伏生作《尚書》四十一篇,以授同郡張生,張生千乘。歐 陽生世傳至歐陽高,為歐陽氏之學。夏侯都尉受業 於張生,世傳至夏侯勝,為大夏侯之學;勝傳於建,為 小夏侯之學。故三家並立,至東京相傳不絕,而歐陽 為盛。孔安國得壁中書,考定為五十九篇,作傳,而私 傳於都尉朝,為《尚書》。古文之學,未得立傳者中絕,遂 有《張霸偽書》二十四篇。後漢杜林傳之,賈逵作《訓》,馬 融作《傳》,鄭元亦為之註,非孔氏舊本也。至晉永嘉,而 歐陽大小夏侯之學並亡。東晉及齊,始行安國舊本, 列之國學。隋以後,孔氏行而鄭氏微矣。《詩》,漢初,魯申 公受於浮丘伯,作《訓詁》,是為《魯詩》;齊轅固生亦傳《詩》, 是為《齊詩》;燕韓嬰亦傳《詩》,是為《韓詩》。三家皆立於學 官。又有趙毛萇善《詩》,自云「子夏所傳」,作《古訓傳》,是為 《毛詩》;河間獻王好之,未得立。東京謝曼卿為之訓,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