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1 (1700-1725).djvu/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後漢書》:「爽字慈明。」

《亡名氏書傳略說》。

按:《周禮大行人疏》《禮記曲禮檀弓》《王制玉藻疏》《春秋公羊傳疏》俱引是書,未詳作者名氏。

王肅《尚書駮議》:《隋志》五卷。《古文尚書注》。《隋志》 十一卷。《新、舊唐書》志十卷。

按:《唐志》有《尚書答問》三卷,當即《隋志》疑問孔晁采鄭康成及肅參以己見者也。

王粲《尚書釋問》。《七錄》四卷。

《唐書志》:「王粲問田瓊、韓益正。」

程秉尚書駮。

范順劉毅《尚書義》。《隋志》二卷。

李克《尚書注》。

范甯《尚書注》。《經典序錄》作《集解七錄》十卷。《隋志》。止 《古文尚書舜典注》一卷。

伊說《尚書義疏》。《七錄》四卷。

《阮孝緒》曰:「說為晉樂安王友。」

孔晁《尚書義問》。《隋志》三卷。《周書注》十卷。

《冊府元龜》:「晁為五經博士,撰《尚書義問》三卷,又注《春秋外傳》《國語》。」

徐邈《古文尚書音》《隋志》一卷。《尚書》逸篇。《新唐志》 三卷。

《謝沉尚書》。《隋志》十五卷。《唐志》十三卷。

李顒《集解》《尚書》。《隋志》十一卷。《尚書新釋》。《隋志》 二卷。《尚書要略》。《新唐志》二卷。

孔穎達曰:「李顒集注《尚書》,於偽《泰誓篇》每引孔安國曰:『計安國必不為彼偽書作傳,不知顒何由為此言』。」

李軌《古文尚書音》。《七錄》一卷。

呂文優《尚書義注》。《隋志》三卷。

《姜道盛集·釋尚書》。《隋志》十一卷。

王儉《尚書音義》。《唐志》「四卷。」

顧歡《尚書百問》。《隋志》一卷。

姚方興「《舜典孔傳》一篇。」

鄭公曉曰:「《舜典》曰:『若稽古帝舜』二十八字,蓋隋開皇時人偽為之假設,姚方興以伸其歲月爾。曰:『若句襲諸篇首,『重華』句襲諸《史記》,濬哲掠《詩》,《長發》,文明掠《乾》,《文言》、溫恭掠《頌》,《允塞》掠《雅》,《常武》、元德掠《淮南子》,《鴻烈》『乃試』』」 、「以位掠《史記伯夷傳》,正見其搜竊之蹤。」

梁武帝《尚書大義》。《隋志》:「二十卷。」

劉叔嗣《尚書注》。《七錄》二十一卷。

《尚書新集序》。《七錄》一卷。

《尚書亡篇》序:《隋志》一卷。

孔子袪《尚書》義。二十卷。

《集注尚書》三十卷。

任孝恭《古文尚書大義》。《唐志》:「二十卷。」

《南史》:「任孝恭,臨淮人。」

蔡大寶《尚書義疏》。《隋志》:三十卷。

孔穎達曰:「《古文》近,至隋初始流河朔。其為《正義》者,蔡大寶、巢猗、費甝、顧彪、劉焯、劉炫。」

巢猗《尚書義疏》。《隋志》三卷。《尚書百釋》。《隋志》三 卷。

費甝《尚書義疏》。《隋志》十卷。

李延壽曰:「齊時諸生,略不見孔《傳》注解。武平末,劉光伯、劉士元始得費甝《義疏》,乃留意焉。」

張譏《尚書義》。十五卷。《尚書廣疏》。《崇文總目》十 八卷。

劉焯《尚書疏義》。《唐志》:「二十卷。」

《北史儒林傳》:「信都劉士元、河間劉光伯,博極古今,後生鑽仰。」

劉炫《尚書述義》。《隋志》:「二十卷。」《尚書》百篇義。《通 志》一卷。《尚書孔傳》目:《通志》一卷,《尚書略義》。《通 考》三卷。

按:劉光伯《尚書百篇義》《孔傳目略》《義》三書,《紹興四庫續到闕書目》俱有之。

王孝籍《尚書注》。

《北史》:「孝籍,平原人。」

顏彪《尚書疏》。《隋志》:「二十卷。」《尚書文外義》。《隋志》 二卷。《今文尚書》音。《隋志》一卷。《古文尚書音義》。 《唐志》「五卷。」《尚書大傳》音。《隋志》二卷。

鄭樵曰:《古文尚書音》,唐世與宋朝並無,今出於漳州之吳氏。

《虞》。失名《尚書釋問》:《隋志》一卷。

王。失名《尚書傳》問。《七錄》二卷。

亡名氏。《尚書潤義》。《隋志》一卷。

《尚書義疏》。《隋志》七卷。

《尚書》逸篇。《隋志》二卷。

唐孝明皇帝《今文尚書》。《新唐志》十三卷。

文宗皇帝《尚書君臣事跡圖》。

孔穎達等《尚書正義》。《唐志》:「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