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1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履天子之籍,負』」扆而坐,諸侯趨走堂下。當是時也,夫

又誰為恭矣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 十三人焉。周之孫子苟不狂惑者,莫不為天下之顯, 諸侯孰謂周公儉哉?武王之誅紂也,行之日以兵忌, 東面而迎太歲,至汜而汜,至懷而懷,至共頭而山隧。 霍叔懼曰:「出三日而五災至,無乃不可乎?」周公曰:「刳 比干而囚箕子,飛廉惡來知政,夫又惡有不可焉?」遂 選馬而進,朝食於戚,暮宿於百泉厭旦於牧之野,鼓 之而紂卒易鄉,遂乘殷人而進誅紂。蓋殺者非周人, 因殷人也。故無首虜之獲,無蹈難之賞。反而定三革, 偃五兵,合天下,立聲樂。於是《武》《象》起而《韶》《濩》廢矣。四 海之內,莫不變心易慮,以化順之。故「外闔不閑,跨天 下而無靳。當是時也,夫又誰為戒矣哉?造父者,天下 之善御者也,無輿馬則無所見其能。羿者,天下之善 射者也,無弓矢則無所見其巧。」大儒者,善調一天下 者也,無百里之地,則無所見其功。輿固馬選矣,而不 能以致遠,一日而千里,則非造父也。弓調矢直矣,而 不能以射遠,中微,則「非羿也;用百里之地,而不能以 調一天下,制強暴,則非大儒也。彼大儒者,雖隱於窮 閻漏室,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之爭名;在一大 夫之位,則一君不能獨畜,一國不能獨容成名,況乎 諸侯莫不願得以為臣,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國莫 能與之爭勝,笞捶暴國,齊一天下而莫能傾也,是大 儒之」徵也。其言有類,其行有禮,其舉事無悔,其持險 應變曲當,與時遷徙,與世偃仰,千舉萬變,其道一也, 是大儒之稽也。其窮也,俗儒笑之。其通也,英傑化之, 嵬瑣逃之,邪說畏之,眾人愧之。通則一天下,窮則獨 立貴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汙,非大 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故有俗人者,有俗儒者, 有雅儒者,有大儒者,不學問,無正義,以富利為隆。是 俗人者,逢衣淺帶,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亂世術; 繆學雜舉,不知法後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禮義而殺 《詩》《書》。其衣冠行偽,已同於世俗矣;然而不知惡者,其 言議談說,已無異於墨子矣;然而明不能分別,呼先 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得委積足以掩其口,則揚 揚如也。隨其長子,事其便辟,舉其上客,傯然若終身 之虜,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法後王,一制度,隆 禮義而殺《詩》《書》,其言行已有大法矣。然而明不能齊 法教之所不及,見聞之所未至,則知不能類也。知之 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以是 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法先王,統禮義, 一制度,以淺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萬」,苟仁義之類 也,雖在鳥獸之中,若別白黑,倚物怪變,所未嘗聞也, 所未嘗見也。卒然起一方,則舉統類而應之,無所儗。 張法而度之,則「然,若合符節,是大儒者也。」故人 主用俗人則萬乘之國亡,用俗儒則萬乘之國存,用 雅儒則千乘之國安,用大儒則百里之地久。而後三 年天下為一,諸侯為臣,用萬乘之國則舉錯而定,一 朝而霸。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 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 之謂聖人。聖人也者,本仁義,當是非,齊言行,不失毫 釐,無他道焉已乎行之矣。故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 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不聞 不見,則雖當非仁也,其道百舉而百陷也。故人無師 無法,而知則必為盜,勇則必為賊,云能則必為亂,察 則必為怪,辯則必為誕。人有師有法,而知則速通,勇 則速「威,云能則速成,察則速盡,辨則速論。故人有師 法者,人之大寶也;無師法者,人之大殃也。人無師法 則隆情矣,有師法則隆性矣。而師法者,所得乎情,非 所受乎性,不足以獨立而治。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 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為乎?」《注》錯: 「習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貳,所以成積」也。習俗移 志,安久移質,并一而不貳,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 故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旦暮積之謂之歲,至高 謂之天,至下謂之地,宇中六指謂之極塗之人,百姓 積善而全盡謂之聖人。彼求之而後得,為之而後成, 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故聖人也者,人之所積也。 人積耨耕而為農夫,積斲「削而為工匠,積販貨而為 商賈,積禮義而為君子。」工匠之子,莫不繼事而都國 之民安習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 天性也,積靡使然也。故人知謹注錯,慎習俗,大積靡, 則為君子矣;縱情性而不足問學,則為小人矣;為君 子則常安榮矣;為小人則常危辱矣。凡人莫不欲安 榮而惡危辱,故惟君子為能得其所好,小人則日徼 其所惡。《詩》曰:「維此良人,弗求弗迪。維彼忍心,是顧是 復。民之貪亂,寧為荼毒。」此之謂也。人論志不免於曲 私,而冀人之以己為公也;行不免於汙漫,而冀人之 以己為修也;其愚陋溝瞀,而冀人之以己為知也。是 眾人也,志忍私,然後能公;行忍情性,然後能修;「知而 好問,然後能才」;公修而才,可謂小儒矣。志安公,行安 修,知通統類,如是則可謂大儒矣。大儒者,天子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