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2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祖遙指山上謂群公等曰:「公等有所見不?」咸曰:「無所

見。」光獨曰:「見一桑門。」太祖曰:「是也。」即解圍而還。令光 於桑門立處造浮圖,掘基一丈,得瓦缽錫杖各一。太 祖稱歎,因立寺焉。及為京兆,而郡舍先是數有妖怪, 前後郡將無敢居者。光曰:「吉凶由人,妖不妄作。」遂入 居之。未幾,光所乘馬忽升廳事,登床南首而立。又食 器無故自破。光並不以介懷。其精誠守正如此。撰《道 德經章句》,行於世。子賁嗣,大象中,開府儀同大將軍。

沈重

按《周書儒林沈重傳》:「重字德厚,吳興武康人也。性聰 悟,有異常童。弱歲而孤,居喪合禮。及長,專心儒學,從 師不遠千里,遂博覽群書,尤明《詩》《禮》及《左氏春秋》。梁 大通三年,起家王國常侍。梁武帝欲高置學官,以崇 儒教。中大通四年,乃革選,以重補國子助教。大同二 年,除五經博士。梁元帝之在藩也,甚歎異之。及即位」, 乃遣主書何武迎重西上。及江陵平,重乃留事梁主 蕭察。除中書侍郎,兼中書舍人。累遷員外散騎侍郎、 廷尉卿,領江陵令。還拜通直散騎常侍、都官尚書,領 羽林監。察又令重於合歡殿講《周禮》。高祖以重經明 行修,迺遣宣納上士柳裘至梁徵之。仍致書曰:「皇帝 問梁都官尚書沈重,觀夫八聖六君,七情十義,殊方 所以會軌,異代於是率由,莫不趣大順之遙塗,履中 和之盛致。及青緗起焰,素篆從風,文逐世疏,義隨運 舛。大禮存於玉帛之間,至樂形於鐘鼓之外。雖分蛇 聚緯,郁郁之辭蓋闕;當塗、典午,抑抑之旨無聞。有周 開基,爰蹤聖哲,拯蒼生之已淪,補文物之將墜。天爵 具修,人紀咸理。朕夤」奉神器,恭惟寶闕,常思復禮,殷 周之年,遷化唐虞之世,懼三千尚乖於治俗,九變未 葉於移風,欲定畫一之文,思杜二家之說。知卿學冠 儒宗,行標士則,卞寶復潤於荊陰,隨照更明於漢浦。 是用寤寐增勞,瞻望軫念,爰致束帛之聘,命翹車之 招。所望鳳舉鴻翻,俄而萃止。明斯隱滯,合彼異同。上 庠弗「墜於微言,中經罔闕於逸義。近取無獨善之譏, 遠應有兼濟之美,可不盛歟!昔申涪鮐背,方辭東國; 公孫黃髮,始造西京。遂使道為藝基,功參治本。今者 一徵,諒兼其二。若居形聲而去影響,尚迷邦而忘觀 國,非所謂也。」又敕襄州總管衛公直敦喻遣之。在途 供給,務從優厚。保定末重,至于京師,詔令討論《五經》, 并校定鐘律。天和中,復於紫極殿講《三教義》,朝士儒 生、桑門道士,至者二千餘人。重辭義優洽,樞機明辯, 凡所解釋,咸為諸儒所推。六年,授驃騎大將軍、開府 儀同三司、露門博士,仍於露門館為皇太子講論。建 德末,重自以入朝既久,且年過時制,表請還梁。高祖 優詔答之曰:「開府漢南,杞梓,每軫虛衿;江東竹箭,亟 疲延首。故束帛聘申,蒲輪徵伏。加以梁朝舊齒,結綬 三世,沐浴榮光,祗承寵渥,不忘戀本,深足嘉尚。而楚 材晉用,豈無先哲。方事求賢,義乖來肅。」重固請,乃許 焉。遣小司門上士楊注送之。梁主蕭巋拜重散騎常 侍、太常卿。大象二年,來朝京師。開皇三年卒,年八十 四。隋文帝遣舍人蕭子寶祭以少牢,贈使持節、上開 府儀同三司、許州刺史。重學業該博,為當世儒宗。至 於陰陽圖緯,道經釋典,靡不畢綜。又多所撰述,咸得 其指要。其行於世者,《周禮義》三十一卷,《儀禮義》三十 五卷,《禮記義》三十卷,《毛詩義》二十八卷,《喪服經義》五 卷,《周禮音》一卷,《禮記音》二卷、《毛詩音》二卷。

樊深

按《周書儒林樊深傳》:「深字文深,河東猗氏人也。早喪 母,事繼母甚謹。弱冠好學,負書從師於三河,講習《五 經》,晝夜不倦。魏永安中,隨軍征討,以功除蕩寇將軍, 累遷伏波征虜將軍、中散大夫。嘗讀書見吾丘子,遂 歸侍養。魏孝武西遷,樊、王二姓舉義,為東魏所誅。深 父保周,叔父歡周並被害。深因避難,墜崖傷足,絕食」 再宿。於後遇得一簞餅,欲食之。然念繼母年老患痹, 或免虜掠,乃弗食。夜中匍匐尋母,偶得相見,因以饋 母。還復遁去,改易姓名,遊學於汾、晉之間,習天文及 算曆之術。後為人所告,囚送河東。屬魏將韓軌長史 張曜重其儒學,延深至家,因是更得逃隱。太祖平河 東,贈保周南郢州刺史,歡周儀同三司。深歸葬其父, 負土成墳。尋而于謹引為其府參軍,令在館教授子 孫。除撫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遷開府屬,轉從事中 郎。謹拜司空,以深為諮議。大統十五年,行下邽縣事。 太祖置學東館,教諸將子弟,以深為博士。深經學通 贍,每解書,嘗多引漢、魏以來諸家義而說之。故後生 聽其言者,不能曉悟,皆背而譏之曰:「樊生講書,多門 戶,不可解。」然儒者推其博物。性好學,老而不怠,朝暮 還往,常據鞍讀書,至馬驚墜地,損折支體,終亦不改。 後除國子博士,賜姓萬紉于氏。六官建,拜太學助教, 遷博士,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天和二年,遷縣伯 中大夫,加開府儀同三司。建德元年,表乞骸骨,詔許 之。朝廷有疑議,常召問焉,後以疾卒。深既專經,又讀 諸史及蒼雅、篆籀、陰陽卜筮之書,學雖博贍,訥於辭